文/捷Jesse
我们在中学语文课本上,都学习过《左传》的一些篇目。比如,从《曹刿论战》中,我们学会了“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从《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们领略了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和过人的辩才,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的才能。
这些只是我们接触到《左传》的冰山一角,并非她的全部。《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全书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的历史,既有史学价值,也有文学意义。
读《左氏春秋》
说到编年体史书,孔子所著的《春秋》应属第一部。“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春秋》记载了自公元前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卒),大约十二位国君、年的历史。其记述的内容不仅是鲁国史,还包括当时天下大势演变情况。
《春秋》主要内容,包括了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了诸侯国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还有日蚀、月蚀、地震、水灾、虫灾等自然现象,还有祭祀、婚丧、城筑、搜狩、宫室等经济文化活动。整部文字言简义深,若无注释,较难理解。
在对《春秋》的注解过程中,许多人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形成了《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又称“春秋三传”。其中,《春秋左氏传》的原名为《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
那么“三传”异同又在哪里?宋代叶梦得讲过“左氏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倒是可以作为一条参考线索:《左传》主要是把《春秋》里的事更加详细地流传下来,而对《春秋》中的大义着笔较少;《公羊》《穀梁》则较偏重于《春秋》之义。
春秋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各种思想处于大迸发状态。要了解春秋时期的许多先进思想,读懂春秋,不妨先读“传”,读读“春秋三传”。毕竟当时的许多先进思想观念,在春秋传记中都得到一定体现,尤其是《左传》更能助你厘清学习的思路。
朱自清曾说,“《左传》不但是史学的权威,也是文学的权威。”的确,《左传》一方面将历史上形形色色真实发生过的人物都囊括其中,及时描摹刻画出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生活特点;另一方面,又在情节推进和细节把控上有独到之处,通过妙趣横生的小故事展现大场景,令人回味。
因此要全面了解春秋,不妨读《春秋左氏传》,从史事和微言大义两个方面都做些学习积累。如果你觉得入手较难,文言辞藻较为晦涩,这时可以借助福建闽县人林纾所著这本《左传撷华》来赏读研习,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看林氏“撷华”
关于《左传》的评注,古之文人众多,为何特别要推荐这本林纾的“撷华”呢?其实在我国古代,《左传》一开始并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