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特别珍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春秋》“大一统”思想由《春秋公羊传》提出。“大一统”之“统”,三统也。大同也,统一行动、分工协同、步调统一也。中国人为什么思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天下大同?其实就是对于“统”的深入、深刻思维结果。
那么,儒家《春秋》“大一统”思想在当代具有哪些意义?
儒家学派是一个开放的学派,一直在不断地扩大和发展中,我们应当继承其内在精神特质。这正如《论语》所记载的孔子之言“温故而知新”“因不失其亲(新)”。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乃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统文化“两创”和“两个结合”,要求继承传统文化的实质,继承“大一统”思想的精神,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自觉接受党的核心的集中统一领导。可以说,“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出了中国式发展道路,开创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模式,在价值上尊重人民群众和以人民为中心,也是一种崭新形态的“大一统”。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一统一直是主流。“大一统”是关于合法政治秩序的学说。在历代中国人心目中,政权虽然可以暂时分裂,但国家必须一统;即使暂时不能一统起来,也以“正统”代“一统”。
在传统中国,历史学家书写、记载历史,非常强调“正统观念”。例如唐朝修《晋书》以晋为“本纪”,而把割据的“十六国”各政权都列为“载记”。人们心目中“正统”代表民意,代表先进方向,意味着代表“正统”的政权会顺应民心、民意,历史地承担国家“一统”的使命,完成国家统一,推动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所以,“大一统”思想对于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新时代的正统、道统、法统,具有特殊重要的启发意义。今天我们要特别珍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统一,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台湾的分裂是暂时的,祖国必将实现完全统一,这样的趋势谁也阻挡不了。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大一统”观,对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我们将中华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精华相结合,正是我们思考中国传统“大一统”的现实需要和题中应有之义。现代中国大一统的建立,将纳马克思主义于中华文明,又以马克思主义丰富中华文明,而形成一个新的现代的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思想,将是中华民族献给世界的伟大礼物。崇尚“一统”就是崇尚和谐、崇尚协作、崇尚共识。中国人历来追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中国人追求的“大道”就是人心和顺、社会和谐、天下大同。“天下为公”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追求,其中“为”是动词,“公”则与“私”相对,“背私为公”。这是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这与大一统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国者,执中而立于天下,定于一,安定四海。中华文化气象使中国主流价值追求清晰而坚定,今天的中国发展,今天中国所走的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作者:杨朝明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
来源:《人民政协报》(年08月18日第03版)
作者:杨朝明
版面编辑:司晋丽
新媒体编辑:黄喆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