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周平王东迁,这个时候周王室的势力开始逐渐衰退,只拥有天下共主的名义,却对各诸侯国没有实际的控制能力。各诸侯国又因为地区的发展不同,而有了经济上的差异,于是各诸侯国开始争霸,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公元前)开始了。
历代朝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分界点在公元前年,以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这个分界点主要是以战争发生形式的不同来区分的。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周王室的实力衰退,无法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管控,各诸侯国之间又因为地区发展的差异,开始争霸。小诸侯国被不断吞并,大诸侯国开始崛起,并逐渐行成了“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春秋时期的战争相对于战国时期比较温和,这一时期人们还继承着周礼的影响,骨子里还留存着那种礼仪的风度。因此这一时期的战争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丝毫不耍炸,不拖泥带水。
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场比赛,一种竞技,而不是必须消灭对方,也不以掠夺对方的财富为战争的目的。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很神圣的,只能由贵族参加,最低的也是“士”,平民和奴隶只能在后方保障战时供给,而没有上场的机会。在这一时期还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读来肯定会让你感觉到镌刻在他们骨子里的礼仪,感受到他们的可爱。
第一条是战争必须师出有名,不能随便发起。有着“不加丧,不因凶”的限制,即不允许趁着敌国国君去世或闹灾荒等重大变故之际发兵攻打。在两军交战的时候,会有使者去说明交战的原由,这时候使者就代表着国君,因此就流传了下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第二条即在交战时,看到对面国君时非但不能供击他,还要给对面国君行礼。
第三条就是对方逃跑时,若跑出五十步之后,就不能追赶了。晋楚争霸时,楚军大败晋军,晋军仓皇逃跑之时,有一辆马车陷入在了泥坑当中,在后面追赶的楚军看到了,就在旁边指导着晋军把马车修好抬出。晋军跑出五十步后竟回头对着楚军喊话“我们比你们楚军打的败仗少,你们比我们逃跑的经验多多了”。这不禁让我们感受到那时候人们的豪爽的心情,也感觉到了那种镌刻在骨子里的礼仪。
晋楚争霸第四条是“不鼓不成列”,就是在对方还没有摆好阵势之前,不能进行攻击。宋楚争霸时,宋襄公就因为自己的仁义而两次拒绝了大司马子鱼的建议,因而错失了良机,致使宋军大败,自己也身负重伤。这场战争让楚国成为了春秋第二个霸主,而宋襄公在次年因伤重不治而亡,这不禁令人唏嘘。
宋楚争霸春秋时期的这些不成文的规定,正是侧面反映了那个时候的人们对礼仪的恪守,可是有些时候还是有点太过于恪守,不懂得灵活变通。
你对于春秋时期的战争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