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字
阅读需要15min长久以来,民间对山东是简称为“齐”还是“鲁”都很有争议。这个争议不是现代才有,自古以来,齐、鲁均可作为山东的简称。齐国是周代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鲁国是孔子的家乡,它们是山东半岛上最著名的两个古国。
在西周和春秋时期,两国大体以泰山为界,西南侧是鲁国,比较靠近中原;东北侧是齐国,比较靠近大海。战国时期,山东半岛基本上都归战国七雄里的齐国,鲁国只能偏居一隅苟延残喘了。如果不是孔子,鲁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是难以与齐国并列。同样是“山东人”,同样身处列国林立的乱世,齐鲁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春秋时期的齐鲁。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句话很适用于齐国历史。当年武王克商、周公东征,平定了天下局势,开始分封诸侯。周初分封诸侯可不像后世得天下后裂土封侯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周人以蕞尔小邦经略天下,像齐、鲁这些分封出去的重要诸侯都是深入虎穴干革命。
鲁国的周公、伯禽家族和齐国的吕尚(也就是姜子牙)家族,并不是去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享清福,而是拿了独立经营许可证,然后发到最险恶的地区实施“武装开拓”。山东半岛在商末周初是殷商族群势力和土著势力极强盛的地方,周初,东方大叛乱就起源于此,周公率军东征才将之平息,所以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和当时杰出的军事将领姜太公分封于此。当时的策略,就是把最杰出的人才放在最险恶的地区。东方是齐国、鲁国,北方是召公家族的燕国,南方是南宫括家族的曾国,殷商旧都朝歌是卫康叔家族的卫国,都是如此。这是周人经略天下的智慧,把天下最边缘、最不稳的地区安排上最得力的人,像几颗强有力的钉子钉住四角,内部的局势也就没有大问题了。从结果看,除了北方的燕国因为实在太远、长期失联外,其他几颗“钉子”都经营得很好。
姜子牙剧照。来源/电视剧《封神演义》截图
正所谓机遇与风险共存,齐国、鲁国面临最大的危险,同时也有最好的发展前途。中原腹地的诸侯固然安全,但诸侯挤在有限的空间内,上面有周天子镇着,扩张和吞并都是不允许的。周边的诸侯,面临着殷商旧势力、土著和戎狄,虽然危险,但可以合法扩张,打这些家伙不仅没有问题,而且还受到鼓励和支持。所以,周王朝还在制度上授予齐、鲁征伐之权。后来齐桓公打楚国,号称当年周王朝授权齐国“五侯九伯,汝实征之”,还赐给姜太公一双鞋,表示在“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的范围内想打哪就打哪。这个话肯定是夸张了,但齐国从姜太公时期开始就有一定范围内的征伐权应当是没问题的。
地处边远、敌人环伺,一味强调斗争肯定不行,在斗争中也要讲团结。姜太公作为战略大师,自然精于此道,在齐国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政策,也就是顺应齐国土著人群的礼俗,简化周礼的条款。隔壁鲁国的伯禽,到底还是年轻,或许也是背负着周公后嗣的包袱,虽然团结了殷商旧族,但对于土著人群,那是绝对看不上的,更不会在礼俗上迁就他们。所以鲁国采取了“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传说当时在周王朝主政的周公听说齐、鲁政策的差异,就判断“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从此开始,齐国与鲁国之间开始拉开差距。
地理条件上,齐国有独特优势。相对而言,鲁国距离中原更近,而齐国地近海滨,环境更为险恶;正因为齐国近海,所以有“鱼盐之利”。兴鱼盐之利不是管仲发明的政策,而是齐国自姜太公时期就有的政策。整个周王朝都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齐国因地利之便能够享受到渔业、盐业以及因此而起的工商业带来的利益,经济富足程度是遥遥领先的。一直到秦汉时期,齐地都以富庶闻名天下。
齐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从列国中脱颖而出,所以问题来了,照这个发展势头,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齐国大概不用等到春秋时期,就会在东方形成一个新的政治中心,周王朝的统治者自然也看明白这一点,在周初创业阶段结束后,齐国一直受到周王朝的压制,甚至可以说处在相当憋屈的境地。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周夷王烹齐哀公”。
周夷王烹齐哀公。来源/网络
齐国有一个邻国纪国,也是姜姓国。照理说,同为姜家人,又都在海边讨生活,就算不能同甘共苦,至少也要和平共处吧。可齐哀公在位期间,纪国的国君跑到周夷王那里说齐哀公的坏话。具体说了什么也没有记载了,但后果非常严重。周夷王听信谗言大为恼火,虽然当时周王室已经走下坡路了,但发火上头的周夷王还是要雄起一回,直接把齐哀公扔到大鼎里给煮了,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周烹哀公”。不要说在西周这个天下秩序比较稳定的时期,就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直接把一代诸侯烹死的事情也是极为罕见的,更何况是齐侯这种位高权重的大国诸侯。由此可见,周王朝与齐国之间的关系紧张到何等程度,周王朝对齐国的不信任又到了何种程度。
西周时期的齐地所在位置。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前些年,在山东高青县陈庄村出土的《引簋》铭文是西周时期的周、齐关系的重要史料。《引簋》铭文记载了周王对“引”这位官员的册命,有趣的是,周王并非任命“引”担任周王朝官员,而是任命“引”继承他父祖的职位,继续管理“齐师”,也就是齐国军队。《引簋》又正好出土于齐国的地界内,也就是说,西周时期齐国军队的统帅,并不是由齐侯任命的,而是由周王任命,空降到齐国,直接对周王负责。铭文中,周王让“引”继承其父祖的职位,说明周王直接任命“齐师”的统帅并非偶发情况,而是惯例。《引簋》中出现的这位周王,极有可能就是周夷王的父亲周懿王。
山东高青县陈庄村出土的《引簋》铭文。来源/网络
我们再回头看文献,文献中记载齐国执掌政权的上卿是“天子之二守”,即在齐国世代执政的两个世卿家族:国氏和高氏,他们的权位同样也不是齐国国君授予的,而是周天子直接授予的。
西周时期,齐国国君以下,执政的上卿由周天子任命,军队的统帅也由周天子任命,等于齐国的政权、军权很大程度上不在齐侯手中。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周王室权威已经衰落的周夷王时期,周王仍然能够轻而易举地以烹杀这种极其残酷的方式处死齐侯。
齐国作为当时稳定天下局势的政治力量,不能被彻底拔除;齐国因其地利而造就的富庶也非人力可控。那么压制齐国一飞冲天的办法,就只剩下在政治制度上管控齐侯的权力。齐国就在这种环境下熬过了西周的两百多年,虽然从实力上讲一直都是大国,但长期不被信任、饱受压制。时间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断送了西周王朝,原本处于最高权力位置的周王朝失去了掌控天下格局的能力,天下秩序分崩。
周幽王剧照。来源/《东周列国·春秋篇》截图
当最高权力缺失,在政治格局中次一级的权力就要向上递补,以填补权力真空。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中,早已为这种情况预设了方案,就是“侯伯”制度。“侯”,就是诸侯;“伯”,就是“长”。所谓“侯伯”,就是诸侯之长。也就是说,在王朝权力孱弱的情况下,由强势的诸侯成为“侯伯”,代行王朝的功能,掌管天下秩序。传说在夏代的昆吾,商代的大彭、豕韦,都曾在王朝衰弱时成为“侯伯”。我们今天所说的“霸”,其实是“侯伯”之“伯”的通假字;所谓“霸主”,官方称谓就是“侯伯”。
两周之际,天下诸侯中最具实力的有以下几个:晋国、卫国、鲁国、宋国、郑国、齐国。他们是这场争霸赛的首发选手,这几位选手,可以说各有优势。
春秋时期全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晋国原本是最早接近霸主的诸侯,可晋国不仅没有成为周代第一个霸主,反而陷入了长久的内乱,可以说,成也晋文侯,败也晋文侯。在两周之际的变乱中,晋文侯是拥立周平王以及护送平王东迁的第一功臣,凭借这些政治资本和影响力,如果能好好发展,成为“侯伯”应当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尚书·文侯之命》中记载周平王对晋文侯的册命,已经颇有些册命侯伯的意味,只是没有明说。可惜,此时晋文侯已是晚年,留给他经略天下的时间很少了;而他的弟弟公子成师颇有野心,晋文侯无法解决他弟弟的问题。晋文侯死后,留下了乱世中进行到一半的努力,和一个野心、实力一起膨胀的弟弟。公子成师被分封到晋国的旧都曲沃,形成一个强大的国中之国,开启了长达数十年的晋国内乱,造成晋国元气大伤。直到曲沃代晋,公子成师的后代成为新的晋侯,此时齐桓公已经在位近十年了。晋国在争霸事业中,可以说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晋文侯画像。来源/网络
卫国在两周之际最大的优势是其国君卫武公。卫武公是一代有德之君,在位五十五年,活了近一百岁。卫武公在位期间,卫国实力大增。但卫武公死后,继位的卫庄公并不是个头脑很清醒的人物,还犯了过分宠爱小儿子的毛病,导致“州吁之乱”。在此之后,卫国内乱频发,致使卫国因内乱而衰。
鲁国最大的优势是其宗法地位。鲁国是周公之国,周公作为周初实际的无冕之王,地位极高,所以鲁国在祭祀时可以使用天子礼乐。如果说周王室不行,鲁国效法周公旧事、代行王朝政事,可以说是很顺畅的。但无奈鲁国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差点意思,导致实力不济。在时机上,鲁国没有参与两周之际的纷争,只是静观其变,错失了乱中得利的最佳机遇期;在地理上,鲁国夹在齐国、宋国两大国之间,北面、西面、南面都没有扩张的余地,只有东南方向可以扩张,还偏偏遇到邾国这么个颇为强劲的对手。鲁国为了灭掉邾国,蹉跎了整个春秋时代。无法扩张吞并,就无法获得大量土地与人民,也就无法建立其庞大的军队。在人事上,虽然从西周灭亡到春秋早期鲁国几代国君并不算无能,但也都不是能够大破大立的雄主。
宋国的优势在于,其在诸侯中的等级最高。宋国作为殷商王室后裔,名义上不属于周王朝分封的诸侯,而是作为周王室的客人,因此直到春秋早期,在诸侯会盟中,宋国还是要排在第一位。所谓风水轮流转,当年周朝取代商朝,现在周朝不行了,我们殷商能不能回个锅?道理说得通,但宋国的实力并没有什么优势。宋国当年分封的这个位置,就不是个能够长足发展的地方。西边是郑国,东北是鲁国,北边是曹国,南边是陈、蔡,往哪个方向都是很难扩张的。加上宋国国君经常搞高风亮节的让位,破坏了原本的君位继承秩序,好心办坏事,造成内乱。
对于郑国,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双刃剑。郑国始封君郑桓公抓住西周灭亡前短暂的时机,率先经营东方,在西周灭亡的动乱中保存了郑国的力量;继任的郑武公更是拥立周平王的功臣之一,所以当时人说“周之东迁,晋、郑焉依”,郑武公抓住机遇,当上了周王朝的执政卿士。在地域上,郑国位于天下之中,商业发达、国家富庶。而且,郑国桓公、武公、庄公三代明君,让郑国在六七十年的时间里平稳发展;郑庄公的儿子们也非常出色,公子忽、公子突都很有能力,有力支持了郑庄公的“小霸”。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郑国在两周之际变乱的机遇期中积累的政治资本不断消耗,周王朝与郑国的关系越来越差;郑国处于中原最核心地域,周边列国林立,根本没有战略扩展空间;郑庄公的儿子们都太能干,都能当国君而且都想当国君,这就造成了郑庄公死后,郑国长达三十年的内乱。
郑庄公剧照。来源/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截图
在天下纷争的形势下,少出错、善纠错的国家往往会走在最前面。相较于以上诸国,齐国从西周末年到春秋初年,都没有发生过重大动乱。两周之际天下纷乱,当时齐国在位的是齐庄公,他治下的齐国在东方安享太平岁月。齐国本身是富庶的拥有广阔土地和众多人口的大国,之前受到周王朝打压,而周王朝的崩溃恰好让齐国失去了枷锁。齐庄公对重新扶立周王室兴趣不大,安心于国内的发展。到其子齐僖公即位时,齐国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大国。当时正处于鼎盛的郑国太子不愿意娶齐国女子为妻,理由是“齐大非偶”。可见,齐国的绝对实力在当时是郑国都难以企及的。
所以,春秋初年的“小霸”,有郑庄公和齐僖公两人。郑庄公“小霸”,更多的是依靠其个人能力;齐僖公个人能力并不突出,他的“小霸”更多是借助齐国强大的国力。齐僖公死后,其子齐襄公虽然作风荒唐,但在争霸事业上毫不含糊。他灭掉了当年害死其祖先齐哀公的纪国,实现了“大复仇”;果断肉体消灭了已显示出争霸之相的鲁国国君鲁桓公。虽然他死于公孙无知发动的政变,但这次内乱并未给齐国造成根本性打击。公孙无知之乱后,大家熟悉的齐桓公和管仲登上了政治舞台,正式开启了春秋时期的霸主时代。
管仲剧照。来源/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截图
齐桓公这样的雄主和管仲这样的良相,固然对齐国称霸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们做的,归根到底是把齐国本身已有的优势发挥出来。
“叁其国而伍其鄙”,是将齐国的土地人口优势发挥出来;
“轻重鱼盐之利”,是将齐国固有的渔业盐业优势进一步扩大。
如果没有齐国从西周积累下来的一系列优势,即使有齐桓公和管仲,恐怕也难以将齐国送上霸主之位。郑庄公的能力胜于齐桓公,郑国祭仲等人也未必比管仲逊色,但郑国终究只停留在“小霸”阶段。齐国能够成为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而非仅系于一二英雄人物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