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流传较广的一个故事,大意是周幽王为了能博美人一笑,最后找到了点燃烽火让诸侯援军们白跑一趟的办法来让美人褒姒一笑。而且周幽王不止点了一次烽火,而是反复点,点到了诸侯们都不再理他的程度。等到申侯联合缯侯和犬戎攻入镐京的时候,周幽王急忙派人前去点燃报警的烽火。但被耍惯了的诸侯们视而不见,于是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入犬戎,西周灭亡。于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便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但这一切是真实的吗?
01史记
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传播最广的恐怕就是《史记》里的记载: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其后犬戎入侵的时候,周幽王命人点燃烽燧后,便没有诸侯带兵来援。这便是烽火戏诸侯的源头,是司马迁载入《史记》的。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写史记可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信手拈来,而是参考了许多历史资料的。西周灭亡到司马迁写《史记》时应该有六百年了,那个时候的书籍资料的取得可不容易,所以《史记》里有些内容也采用了一些民间传说。那么这个传说真实性如何呢?
02烽火
关于西周时期到底有没有烽火台,这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国家太小的话,没有必要搞什么烽火台接力传递消息。只有一个国家很大的时候,才有必要建立一套烽火传递系统。所以我们在《史记》中看到的其他关于烽火的记载主要是到了战国时期的赵国和楚国,并没有其他国家使用烽火台的记载。《春秋左传》中更是没有一处关于烽火传递消息的记载。所以烽火接力传递敌人入侵的传递消息方式很可能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才建立起来的。
而在更早的时候烽火台很可能就是用于几个城市之间传递消息,并不能用于过远距离的信息传递。因为要建立起一套遍布西周诸侯国的烽火接力传递系统,那需要西周对诸侯国有很强的控制力。而到了西周末年周天子是否还有这样的权威是值得怀疑的。即使西周初期,恐怕这样的系统也难以建立起来。那时的周天子直辖领地都是最大的,其所属军队也是最强大的,西周总是到处去征伐四方蛮夷,什么南方的淮夷,东方的东夷,西方的西戎,北方的猃狁之类的。
0鸡肋
周天子一直处于攻势,从来都没有处于守势。这种情况下,西周根本就不可能浪费精力建立一套自己用不上的烽火接力系统。等到西周国力衰落,面临着西戎、犬戎等蛮族威胁的时候,恐怕它也难以号令其他诸侯国了。即使其他诸侯国愿意带兵支援西周,那也是耗时耗力的事情。那时的华夏地区可不是只有华夏人,各种蛮族部落星罗棋布,每个诸侯国都面对着不少的什么山戎,什么某某之蛮,什么莱夷,什么骊戎等等五花八门的各种邻居。
每个诸侯国其实都是焦头烂额的,晋国、齐国、鲁国、郑国在扩张过程中,一直在与各种蛮夷部落作战。即使是洛邑周围也不乏蛮夷部落前来骚扰,所以东周时期洛邑也多次被蛮人攻破。所以西周的诸侯国之间并不都是一片祥和,它们除了要防备同是华夏文明的邻国之外,还要不间断地与各种蛮族部落作战。所以一旦周天子那里遇到了麻烦,这些诸侯国能抽调多少军事力量前去支援也是一个大问题。
04尾声
所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可信性并不高,那时的诸侯国们与周天子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即使诸侯国想去支援周天子,大多数时候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周天子与和他邻近的诸侯国关系密切一些倒是可能的。一旦遇到麻烦,首先互相支援的就应该是邻国。他们之间传递信息倒是可以使用烽火台,不过由于西周一直比较强势,所以即使开始有一些烽火设计,这个时候恐怕也都由于长时期的不使用而荒废了。所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记载,我们就把它当作一个故事也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