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知识精编老熊

北京青春痘医院医师 http://m.39.net/pf/a_8740647.html

必修一文言知识精编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徐徐语文坊精编)(“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才能)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惫困倦。)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6、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7、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您;今义:掌管某事的人)

三、固定词句

1、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言于……曰:对……说)

3、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为什么要)

四、文化常识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依照《春秋》编次,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二百四五十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它的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丘明所著。《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徐徐语文坊精编)

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最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3、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徐徐语文坊精编)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6、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7、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五、句子翻译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以:因为。无礼于晋:状语后置,于晋无礼。贰:数作动,从属二主)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利,我们又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敢:冒昧。以:拿,后面省略“之”。执事:您。鄙: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作名,远方的郑国。其:这。陪:增加。厚、薄:形作动,变雄厚,变薄弱)(徐徐语文坊精编)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君:(于)君。)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它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东、西:名作状,在东边,往西。封:名使动,使……成为边境。阙:使……减少,侵损,削减。焉:从哪里。唯:希望。图:考虑。)(徐徐语文坊精编)

5、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个人。因:依靠。敝:损害。其,自己的。所与:结交的人,同盟国。其:还是。不仁、不知、不武:判断句)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高兴)

2、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5、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仓猝)

7、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8、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9、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0、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3、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徐徐语文坊精编)

4、持千金之币物(币,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5、秦王方还柱走(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6、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7、左右既前,斩荆轲(左右,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

9、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

10、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有这个心意;今义:故意)

1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12、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3、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

14、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偷别人的)

15、可谓深矣(深,古义:刻毒;今义:与“浅”相对)

16、给贡职如郡县(职,古义:赋税;今义:职务)

三、固定词句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为之奈何(奈何:如何,怎样)

4、荆轲有所待(徐徐语文坊精编)(有所:有……的人、的事、的物)

5、将军岂有意乎(岂……乎:是否……呢。)

6、仆所以留者(所以:……的原因。)

7、乃遂收盛樊於期头(乃遂:于是、就)

8、然则将军之仇报(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9、何如?(何如:怎么样)

10、终已不顾(终已:始终)

11、以故荆轲逐秦王(以故:因此)

12、切齿拊心:形容愤恨到极点。

13、发上指冠: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

14、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5、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16、变徵之声: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声调悲凉

四、文化常识

1、《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它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辩论时的政治主张或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徐徐语文坊精编)《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9、九宾:古代外交上的最隆重仪式,即君王接见外国使者时由九个招待官员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五、句子翻译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译:秦王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太刻毒了。父母和同宗族的人都被杀戮或没收为奴婢。现在听说(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遇:对待。深:刻毒。购:悬赏,重金征求。金千斤,邑万家:句前省略“以”,且定语后置。奈何:怎么办?)

2、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译:我就用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的匕首)直刺他的胸膛,(既然)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凌辱的耻辱也消除了。(徐徐语文坊精编)将军是否有这个想法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进一步说:“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啊,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揕:刺。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陵:被凌辱。岂:是否。偏袒:袒露一只臂膀。切齿拊心:咬牙切齿、捶胸痛恨。)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现在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生死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想等我的客人和他一起去。如今太子嫌我动身太晚了,那就请允许我就此辞别吧。(竖子:没用的人。仆:我。所以:的原因。与俱:与之俱去。迟:意动,以……为迟。请:请允许我)

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到了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头对他笑了笑,走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边远地区粗鄙的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陛下:殿前的台阶下。(徐徐语文坊精编)怪:意动,对……感到奇怪。前:名作动,走上前。为:为(之),替他。鄙人:粗鄙的人。少:稍微。假借:原谅。使:第一个,让。第二个,使命。)

5、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译: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陪侍在大殿上的臣子们,不能带任何兵器;那些侍卫虽然拿着兵器,但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得上殿。(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侍殿上之群臣。尺兵:任何兵器。郎中:侍卫。陈:排列。)

6、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译: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便靠着柱子大笑,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是想用这个办法活生生地劫持你,一定要得到约契来回报太子啊!(就:成功。箕踞: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乃:是。以:以之,用这个办法。)

一、通假字

1、成五采(“采”同“彩”,彩色)

2、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

3、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徐徐语文坊精编)(“蚤”通“早”,提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7、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徐徐语文坊精编)(今人,古义:现在别人;今义:现在的人)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北、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6、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

7、人为刀姐,我为鱼肉。(鱼肉,古义:被欺凌的对象;今义:鱼的肉)

8、再拜。(再,古义:两次,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三、固定词句

1、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3、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徐徐语文坊精编)

5、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6、鸿门宴:藏有杀机、别有用心的宴会。

7、旦日飨士卒(旦日:明天早晨)

8、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若属:你们。吾属:我们)

9、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没有……的)

10、秋毫不敢有所近(有所:有……的)

11、孰与君少长(孰与:跟……比,谁更……)

12、何辞为(何……为:何必……呢)

四、文化常识

1、《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百科,表为年代大事表。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是极具价值的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徐徐语文坊精编)司马迁,字子长,他和其父司马谈一样都是汉朝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报任安书》便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着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与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按剑而跽:握着剑,跪直身子。(徐徐语文坊精编)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五、重点句子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译: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去,说:“不要跟刘邦一起送死啊。”(驰:乘马车疾行。之:到。驰之:骑马赶到。具告以事:以事具告之。与俱去:与之俱去。毋从俱死:毋从之俱死。)

2、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刘邦说:“(他)跟你比,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招呼他进来,我要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侍奉他。”(孰与:跟……比,谁更……。于:比。兄:名作状,像对待兄长一样。事:侍奉。)

3、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译:有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就可全部占领而称王了。”(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使……进入。王:名作动,称王,统治。)

4、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译:刘邦就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并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入和意外变故。我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全都告诉项王。(奉:两手捧着。卮酒:一杯酒。(徐徐语文坊精编)为寿:为之寿,敬酒,祝项伯健康。婚姻:儿女亲家。有所:有……的。近:接触,沾染。籍:名作动,登记。所以:之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意外变故。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愿伯(以)臣之不敢倍德具言(之)也。具:全部。倍德:忘恩负义。)

5、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再三举起佩带的玉玦来示意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数目项王:数目于项王。目:名作动,使眼色。以:来。示:示意。三:再三。)

6、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君王为人心慈手软。你进去走上前敬酒,敬酒完了,请求用剑起舞助兴,趁机将刘邦刺倒在座位上,杀掉他。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不忍:心地不狠,心慈手软。若:你。前:名作动,走上前。因:趁机。不者:否则。若属:你们。且:将。为所:被。)

7、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译: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着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于是进入军帐中,揭开帷幕向西站着,瞪眼看着项羽,头发向上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徐徐语文坊精编)项羽握着剑跪直身子问:“客人是干什么的?”(止:使……止,阻止。仆地:仆于地。披:掀开,揭开。西向:向西。瞋目:瞪眼。上指:向上竖起。目眦:眼眶。按:握。跽:跪直身子。何为:为何,干什么。者:的。)

8、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樊哙说:“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何必告辞呢?”(大行:做大事。顾、辞:注意,讲究。细谨:细枝末节。让:谦让。为:是。何……为:何必……呢)

9、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走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马上会被他俘虏了!(竖子:小子。与谋:与之谋。吾属:我们。今:马上。为:被)

(来源:徐徐语文工作坊。本号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