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霸,五帝三王之王西楚霸王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猿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巨鹿之战后,项羽之名遂威震华夏。而在此战中则产生了两个有名的历史典故,一个是破釜沉舟,另一个则是作壁上观。

破釜沉舟相信大多数人都很了解,如果不了解的可以看下赏月的上一期文章。而说到作壁上观,或许有些人就不太清楚了。

原来,在项羽军与章邯军苦战的时候,诸侯们却开启了观战模式,吃瓜吃得正嗨呸。

为何呢?因为这些所谓的诸侯被秦军打得一败再败,已经丧失了胆气。故而一开始这些人是极其不看好项羽军的,他们自己打不过秦军,所以也不相信项羽这个年轻人能够击败那不可一世的虎狼秦军。所以,本来说好的大家一起上,结果成了项羽独自单挑秦军。

诸侯们对这场战役普遍只有两个看法:一是两败俱伤,二是项羽战败。如果是前者还好,刚好下去能捡个便宜;如果是后者,那还打个屁,赶紧溜。可谁知最后战事的发展结果一出来,他们便傻眼了。乖乖,这项羽可真猛啊。不过,咱们之前就这么一直看着项羽独自苦战真的好吗?诸侯们面面相觑。快,扶寡人跪下,吾等去恭迎项羽将军。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副滑稽的画面:身为王的诸侯,竟在道路两旁跪着迎接楚国的将军项羽。

而项羽呢,本来欲发作问罪。可在见到这样的场景后也不好再说什么,冷哼了一声便独自进入营帐。而诸侯见此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也怪不得人家如此,实在是项羽身上那股杀气太过吓人了。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本就怒火未熄的项羽更是杀意冲天。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大战之前,义军共主楚怀王熊心曾言“先入关中者为王”。当时人们对这话的普遍理解是,谁能够打败秦军先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而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只能正面选择击败拦路虎章邯军才可以,项羽就是如此做的,选择了正面怼。

可刘季这小子,比起有些耿直的项羽可就卑鄙太多了,他就不按套路出牌,而是趁着项羽军与章邯军正面硬刚的时候,此人悄咪咪地绕道攻占了当时基本上无人防守的咸阳空城(秦人的战士们都在前线和项羽军打仗呢),用这种略显卑鄙的手段,刘季顺利地当上了“关中王”。

项羽在尸山血海中挥戈执戟之时,刘季却已经乐呵呵地住在了豪华的秦宫,躺在了美姬柔软的怀中,满心幻想着楚怀王正式的册封诏令。

可他注定是当不成关中王的。

因为他这种举动惹恼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感情爷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全为你刘季做了嫁衣?真是岂有此理!

众将听令,发兵讨伐刘季!

就在项羽军浩浩荡荡赶往咸阳时,得到内幕消息的张良急忙赶来告知刘季,刘季大恐。随后依照张良的献策,刘季果断向项羽认怂,此外再加上友军“项伯”的相助,这才死里逃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项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耳根子太软,意志不坚定。

他必将为他这一弱点而付出巨大的代价,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至少此刻,项羽意气风发,他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大到可以为王的时候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所以项羽不等楚怀王的诏令,便自封了王,话说这一套还真算得上楚人的传统艺能。当年楚武王东征西讨,战功赫赫,自觉眼下的爵位已经配不上自家的功绩(当时楚为子爵,国君称楚子),所以向周王室提出升爵,但周王不允。楚武王大怒,汝不尊我,我自尊之。于是自那刻起,楚国成了周朝势力范围外的唯二王国。而时隔多年,项羽也开始自尊之的王之路。

好,既然已经决定称王了,那称号该如何定呢?项羽集团仔细思虑之后,一个威风凛凛的称号正式出炉了:西楚霸王。

西楚,是表示项羽出身以及有别于同楚怀王之楚,这是国号。

而霸王,就是项羽的尊号了,就如同秦始皇的始皇帝一样。

霸王何意?又有何依据呢?关于这一点虽没有定论,但我们可以根据始皇帝尊号的由来猜测一二。当年秦始皇认为自己功盖三皇五帝,取其中的皇和帝二字,创造了新的称号,即“皇帝”。而现在我们也可以大胆猜测,项羽的尊号取自春秋五霸之霸,五帝三王之王,故曰“霸王”。

西楚霸王!单是读来便让人觉得霸气凌人的尊号,而这个尊号注定只属于项羽一人而已,此后的历史将再无人有资格自称霸王。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了,感谢诸位读者朋友的阅读,喜欢的朋友可以给个推荐或点个赞支持下,赏月感激不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6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