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高山仰止

新疆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44079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孙持雄绘制《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正襟危坐》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癸巳岁尊经征圣集古瞻孔子像吟

龙马图犹在,宋·章云心

周游布典坟。唐·苏拯

游遍七十国,唐·苏拯

不令遇一君。唐·苏拯

奇文虽可贵,宋·陆游

长叹何足云。南北朝·沈约

谁为尧舜徒,宋·王安石

两楹梦奠殷。清·弘历

荡荡东家丘,宋·薛季宣

殁世议方存,唐·张诂

万古长不灭,宋·魏了翁

天岂丧斯文。宋·陈师道

十五志于学,宋·朱熹

昭事极精纯。宋·胡宿

礼乐湮沦久,宋·周紫

幽独自伤神。宋·左纬

丈夫志四海,魏晋·曹植

昂藏九尺身。宋·刘克庄

端居事探讨,明·蔡叆

匡扶系国钧。明·曾仕鉴

道济三千子,宋·苏轼

正意叙彝伦。唐·李中

君子秉大道,明·杨起元

绝粮诚苦辛。明·黄省曾

乐天知有命,明·欧大任

忧道不忧贫。魏晋·陶潜

行行向不惑,魏晋·陶潜

势屈道则伸。宋·刘敞

立德而立言,清·魏裔介

适中乃彬彬。明·宋濂

五十以学易,先秦·孔子

风云气象新。元·耶律铸

孔子固大圣,宋·吕本中

不止能亲民。清·毛奇龄

六经如日月,宋·丘葵

群星拱北辰。清·弘历

惟君当厥任,元·杨翮

大地免沉沦。宋·朱翌

杏坛花正落,唐·王绩

文字日生尘。唐·刘长卿

竟失帝王师,明·郑善夫

千岁无麒麟。宋·王安石

稽首瞻遗像,明·邓雅

潸然泪满巾。宋·李廌

举头天外望,宋·陆九渊

无我这般人。宋·陆九渊

韩天佳教授赏析:

这首诗集中了几十位古人的诗句,本来是在不同场合描述不同对象的。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竟然珠联璧合,严丝合缝,令人怀疑是用西方最新发明的作文机器或考试机器ChatGPT合成的。

但是本诗作于十年前,当时还没有眼下这种马斯克式的先进武器。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作者是靠博览群书、博闻强记的功夫,才能搜寻古今佳句,合成一首“神作”。

“龙马图犹在(宋·章云心)周游布典坟。(唐·苏拯)”首联概括了孔子的历史功绩。孔子最大的功劳,就是将夏商周的文化集大成,创立了儒家文化。虽然生当乱世,眼见优秀遗产散失,他自强不息,胸怀大志,为后人保存了珍贵的精神财富。我想作者本人,生长于泥沙俱下的“文化热”浪潮之中,冷眼旁观一场场文化闹剧,也会动心忍性,立志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游遍七十国,(唐·苏拯)不令遇一君。(唐·苏拯)”继续描写孔子艰辛的一生。孔子周游列国,首先源于在鲁国的不得志。齐人馈女乐,鲁国君臣玩物丧志,不理朝政,有司荒疏,漏发酢肉,可以看作孔子出游的直接动因。而鲁国三桓专权,政治混乱,则是孔子出游的基本原因。本诗到此为止只有四句,却已经引用了同一作者的三句诗。说明苏拯的原诗甚得彬宇先生之意,足以表达对于孔子身世的同情与敬仰。而“不令遇一君”的惨痛现实,也说明了列国君主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的现状。

“奇文虽可贵,(宋·陆游)长叹何足云。(南北朝·沈约)”孔子不同于今之教授,首先出版教材,然后照本宣科。以今逆古,编排校对、印刷装订,发行之日,事过境迁。西人曾云:“理论灰色,生活常青。”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针对现实进行教学,使得弟子学到运用儒家理论观察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实操能力。而弟子现场记录的《论语》,则是将理论与人生有机结合的千古奇文。当然,由于“不令遇一君”,《论语》中也几次记载了夫子的喟然长叹。这不是屈大夫“长太息以掩涕兮,爱民生之多艰”和杜子美“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叹息。文学家的悲天悯人,主要是怜悯生民之苦。而圣人的叹息,又包含了对文脉断绝、国运衰微的深刻思考。

“谁为尧舜徒,(宋·王安石)两楹梦奠殷。(清·弘历)”上联中的沈约,本联中的王安石,都曾担任宰辅,而本联中的弘历更是帝王天子。这些身在最高层的君主和宰辅,对于孔子的遭遇也是无限感慨。儒家言必称尧舜,而当时得势的却是五霸。弟子们往往徘徊在先生动情描绘的王道乐土和举目可见的满眼疮痍的社会现实之间。孔子教学中频繁出现的是古代的礼仪之邦,而难过于人心不古。

《礼记.檀弓上》记载:“‘予(孔子)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余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原来孔子在临死前七日,曾梦见自己坐于两楹之间受祭奠,自知有生之日不长,因而对生不被任用表现出极大的哀伤。圣人创造经典,丰富语言。从此之后,汉语中的“两楹”一词,就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

“两楹”的本义是指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礼记·投壶》记载:“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賔就筵。”汉·刘向《九叹·愍命》:“戚宋万於两楹兮,废周邵於遐夷。”唐·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况与二三子,列坐分两楹。”《礼记·檀弓上》:“殷人殯於两楹之间。”后亦以“两楹”借指停放棺柩、举行祭奠之所。《公羊传·定公元年》:“正棺於两楹之间,然后祭祀之。”

从此之后,历代诗篇中经常出现有关词语,如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诗:“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唐·王起《贡举人谒先师闻雅乐》诗:“两楹凄已合,九仞杳难分。”还有清代康熙大帝写的“两楹梦奠殷”等等。中国历史上,像孔子这样对于汉语词汇造成巨大影响者,真是不多见的。

“荡荡东家丘,(宋·薛季宣)殁世议方存。(唐·张祜)”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现在的山东曲阜,就是他的故乡。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成名的就有七十二人。因为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多尊孔,不但称他为“孔子”,还把他当作“圣人”。两千四百多年来,几乎人人都知道他。

然而他在世的时候,倒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名气。据《孔子家语》说:当时,孔子的西邻,住着的一个人,却并不知道他这位东邻是个什么人物,他每次提到孔子的时候,总是毫不客气地直呼孔子的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到了东汉时候,有一位以学识和品格著称一世的学者:邴原,字根矩。年轻时,曾经出远门打算找一位极有学问的老师,他投奔名师孙崧门下。孙崧对他说:“不是我不收下你,是因为我实在不能胜任与你,离你家不远的康成先生,不就是很有学问的好老师吗?他博闻强识,通晓古今,是当今学子的楷模,你何必舍近求远呢!”

原来这位康成先生,姓郑名玄,是当时的儒学家,以“博通诸经”闻名,从远地前往求学的弟子,前后有几千人。他原籍山东高密。邴原家在山东临朐,和高密当时同属青州。后来邴原就拜郑玄为师,而且也成了有名的儒学家,两人曾被并称为“青州邴郑”。但是,邴原起初却不知道家乡有这么一位名儒。所以当时有人说:邴原把郑玄当作“东家之丘”了。比喻不认识近在身边的著名人物,就往往用“东家之丘”这个成语。

孔子为天下学子编撰了《六经》,后来逐步发展为“七经”“九经”“十一经”“十三经”。而大儒郑玄,竟然为其中的十部经书做了注解。圣人轶事也可以成为典故。“荡荡东家丘”也成了“有眼不识泰山”的另一表达方式。“殁世议方存”是许多重要人物的共同命运。孔子逝世之后,列国君相和诸子百家对他的争议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激烈。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哪个地域、哪个民族的人做了皇帝,几乎一致尊崇孔子,陆续来到曲阜三跪九叩,树碑立传,乃至在阙里形成壮观的碑林。

“万古长不灭,(宋·魏了翁)天岂丧斯文。(宋·陈师道)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思想的漫漫长夜。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多次遇到危险,不比唐僧遇到的灾厄更少。但是他有一个强烈的信念:天不丧斯文。正是这种信念鼓舞着他,完成文化的万里长征。当有的弟子在困难面前困惑乃至退缩,夫子都能及时排除他们的恐惧。

“十五志于学,(宋·朱熹)昭事极精纯。(宋·胡宿)”这是夫子自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通又,这是古汉语中的数字表述方式。十又五就是十五岁。志于学不是开始学习,而是钻研学问。

“三十而立”这句话,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重要节点!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提出了这些人生的重要节点,时隔至今我们还依旧挂在嘴边,可你真的懂它们的意思吗?

“三十而立”是否就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三十岁要有车、有房、有事业才算而立?四十岁不困惑、不迷惑、不被诱惑就是四十不惑?五十岁生命过去一半,感叹时间飞逝岁月愈短就是知天命?你真的理解对了吗?

“三十而立”指的并非你物质而立,而是,你是否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你的精神是否独立!在这个鱼龙混杂,纷繁复杂的世界,你是否有自己正确的坚持!当别人为名为利追逐,迷失了本心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守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本真!是否还辨的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好,什么是坏!是否能把握自己的原则让自己的心不因外物而动摇!是否能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公和困苦!如果可以,那才算你三十而立!

我们身边有的人,三十岁,已经买了房,买了车,当然大部分是依靠父母一辈子的积蓄,也有自己奋斗所得,我们在努力过好平凡的日子,可天灾人祸,悲欢离合,你是否能扛得住,是否挺得过去?你真的三十而立了?是不是只是物质而立?

“四十而不惑”,简单而言,只有两个字,选择!你再也不像年轻的时候,有各种选择恐惧症,你有自己清晰的判断,有对事物透彻的看法,即使选择再多,再复杂,你也能明白自己要选择的是什么,什么是适合你的,没有疑惑,没有迷惑,这才算不惑!我们知道,四十岁是人生最重要也是最辛苦的时候,父母已经老去,孩子尚未成年,我们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孩子的就业,房子的贷款,工作的压力,有了小积蓄,身边各种的诱惑和盘算,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不惑谈何容易?多少人,四十岁,风华正盛,或者贪污落马,或者眷恋女色,毁了婚姻家庭,贪图名利,损失了财富!四十岁,你真的能做到不惑吗?

“五十而知天命”更简单了,一句话就可概括:“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五十岁的人,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起起落落,这时候已经明白,人生很多事情人力难控,很多事情,并不能按照我们期望的发展,顺其自然才是天命所归,这时候的我们学着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的过日子!但这顺天命并非随天意,自己无作为,我们应该做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为先!不苛求任何,不再倔强,学会顺其自然的生存!才是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这句话也非常简单,但是做起来可以说是非常的难!耳顺,什么话都能听进去,那需要多大的心胸和多广的知识面!年轻的时候,我们阅历少,血气方刚,总有很多事看不下去,接受不了,总有很多人很喜欢或很讨厌,我们很容易开心或者难过,失恋了喝酒喝到断片,难过了可以痛哭一场,开心了可以嗨一整晚,可是,六十岁的人,见惯了太多人事,经历了各种场面,心里眼里没有不能容忍的人事,心情再没有那么大的起落!一切的人事,一切的合理不合理,我们都能坦然的接受!这才是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因为“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在古代就是人生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已经超级成熟,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因为道德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逾越道德界限,更不用说法律界限了。

当然,懂了这些生命阶段的意思,并非只是文字,只是理论,是要我们明白,我们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都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能你发现了,你的心态,你的心里强大程度才是你人生的重要目标!人,所要面对的任何,都是心灵在支撑,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内心,如果走完这漫漫长路,如果面对这一路发生的种种呢?每到一个十年,你都只能变得更强,否则接下来的路你将更难前行,我们身边多的是遇事扛不起事情的人,不是这样吗?

“昭事极精纯”,描写做事精细纯粹。诗句出自《礼毕庆成》一诗:“路寝凝中宇,星文直大辰。总章裁往范,斋驾奉明禋。惟圣能严父,于皇重飨亲。永怀深肃僾,昭事极精纯。钟律咸韶古,衣冠黼黻新。九金徕贡职,万玉俨朝伦。夷夏观殊礼,干祗享至仁。参祠七世庙,再降六天神。万宝成秋野,千祥拥禁宸。睿恩覃四海,寿域跻斯民。”诗中描写庄严肃穆的祭祀典礼,与本诗歌颂孔子的氛围相合。作者也是一位耿直忠臣。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宋仁宗时,一名卫士夜晚进宫禁偷盗,惊动了皇帝,案子牵连到都知杨怀敏。杨因此案被贬到知州任都监。杨怀敏在宫内任职时问很长,势倾朝廷内外,后疏通关节拟召还,官复原职。当时,胡宿为知制诰,掌管起草诏令。他退回皇帝召还杨怀敏的谕旨,拒不起草诏令。他说:“卫士入宫禁偷盗一事,根据线索追查,牵连到杨怀敏,不彻底追究处以死罪就是万幸,怎能让他还待在皇帝身边!”仁亲于是不再召杨怀敏回朝。

朝廷曾有决定,礼部每四年应向朝廷推荐一批才能卓著的读书人。有人认为四年时间太长,应当改为两年举荐一次。胡宿认为,两年一次,间隔太短,会使读书人四处奔走,没有闲暇时间读书而荒废学业。他建议三年贡士一次。起初,大家不同意胡宿的意见,不接受他的建议。实行几年之后,读书人果然也觉得不便,于是采用胡宿的建议。

一次,信奉道教的仁宗皇帝命胡宿撰写青词,在祖先陵墓和名山大川之处祈祷,以求得皇储。胡宿给仁宗皇帝上疏说:“太祖皇帝为昭宪太后临终遗言所感动,舍弃儿子魏王德昭而立兄弟大宗为皇储,他的英明神圣,遇事果断,是开天辟地以来所没有过的,陛下一定要等有了亲生儿子后,才考虑立嗣的事,这不是居安思危的措施。请陛下考察宗室中贤明的人。立他为储君,这事定下来,天下人心就安宁了。”江宗皇帝听了胡宿这番话很有感悟,于是不再祈祷。

“礼乐湮沦久,(宋·周紫)幽独自伤神。(宋·左纬)”如果把儒家倡导的中华文化凝缩为两个字,那就是“礼乐”。正因为具有“礼别尊卑,乐分贵贱”的重要功能,所以历代思想家和帝王都把礼乐作为治国之本。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见“礼乐不兴”是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礼乐兴隆之时,一定是社会秩序井然有序、国泰民安之时。而礼崩乐坏之时,一定是纲纪废弛、社会混乱、民不聊生之时。所以不仅儒家重视礼乐,历朝历代有识之士都知道:礼乐是治国之本。孔子生活的时代“礼乐湮沦久”,不仅是礼仪用具已经“觚不觚”了,而且已经到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地步,所以孔子的心情常常是悲凉的。“幽独自伤神”正是真实的写照。

“丈夫志四海,(魏晋·曹植)昂藏九尺身。(宋·刘克庄)”儒家以“修齐治平”教导子弟,“大丈夫志在四海”是士子普遍的理想。孔子不仅有四海之志,也有天下之行。我家先生张红星教授曾经撰文《四为、四观与四海:读有感》:“喜读廖彬宇先生的新书《平心平天下——传统文化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与经世致用之学》,欢喜莫名。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