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读春秋齐顷公搅动风云

大家好,我是“正一天授”。

弘一法师曾经有一句醒世恒言,说的是: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这句话最核心的主旨,就是挑明了人生之大不幸,就是因为小事上的侥幸而产生习以为常的心理,把小事上的侥幸当做以后所有事情的必然,那么到最后,必然引出灾难性的后果。

这句话,放到春秋时期的齐顷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齐顷公,名叫吕无野,是春秋一代目霸主齐桓公吕小白之孙,齐惠公吕元之子。齐顷公本身的能力其实并不怎么样,但是他志气不小,一心拿他爷爷做榜样,做着春秋霸主的梦。

而在他执政的早期,最让他出名的就是“戏耍四国使臣事件”。

公元前年,也就是齐顷公上台之后的第七个年头,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四国使者同时到达齐国进行访问。而确实比较奇葩的是,这四国使者中,晋国使者是个跛子,鲁国使者是个秃子,卫国使者是个独眼龙瞎子,曹国使者是个罗锅。于是,这四国使者形成了一个由跛子、秃子、瞎子和罗锅组成的外交天团F4。

齐国的齐顷公见到这个场景,觉得实在是滑稽好笑。为了给他娘逗乐子解闷,他竟然不顾外交礼仪,故意使坏,派了四个和使者有着同样残疾的司机,让跛子拉着跛子,秃子拉着秃子,独眼龙瞎子拉着独眼龙瞎子,罗锅拉着罗锅在齐国国都临淄城最热闹的大街上左转三圈右转三圈,让他娘看得是哈哈大笑,齐国国人也哈哈大笑。

这是非常侮辱人的做法,也严重践踏了国家之间外交的底线,所以,这四国对齐国的做法都感到非常的愤怒。但是当时北方诸侯迫于南方霸主楚庄王的压力,并没有挑起和齐国的战争。

但是,就在“四国使臣”事件爆发的第二年,一代雄主楚庄王抱病而亡,一命呜呼。老霸主嗝屁了,就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春秋争霸的局面瞬间又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一时间,晋、楚、齐这些大国,都蠢蠢欲动了起来。

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曾经给别人集体开了个大玩笑的齐顷公,也被命运开了个大大的玩笑。

什么玩笑呢?就是咱们这回书开头引用弘一法师说的那句醒世恒言,命运给了齐顷公两次小的胜利,而让他盲目自大,飘了起来。

齐顷公想参与后楚庄王时代的争霸,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展示实力,而他选择的展示实力的方式,就是去打人。楚庄王死之后,他明面上马上去拉拢楚国的新君楚共王,暗地里其实打的是取而代之的小算盘。然后在第二年,马上对北方的诸侯开始动了手。

他第一个打的,就是鲁国。

之前的书里咱们曾详细讲过齐鲁之间相爱相杀的渊源旧事,而这个时期,正好是齐鲁相杀相攻的时期,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齐顷公大举进攻鲁国,包围了龙邑,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泰安县东南这个地方。

其实这一仗啊,鲁国这龙邑也有点自己作死的味道在里面。齐国派出去的先锋,是齐顷公的宠臣爱将卢蒲就魁。结果呢,这卢蒲就魁确实猛,率先冲入敌阵猛攻城门,结果扭头一看,他的大部队没跟上来,于是他就被俘虏了。

据不可靠消息,这齐顷公对这位卢蒲就魁将军,有着不那么一般的特殊感情。所以,齐顷公哪里舍得他的心腹爱将受委屈呢,赶紧派人到龙邑求和,说:“诶,你们千万不要杀我们的卢蒲就魁将军啊!只要你们好吃好喝地待他,然后放他回来,我对你们发誓,我一定马上退兵,再也不靠近你们龙邑一步!”

结果,龙邑的人不听,当着齐国使者的面就把这卢蒲就魁将军给“咔嚓”了。“咔嚓”了还不算完,还把他的尸体用木桩挂起来,在大太阳底下曝尸!

这一下,可把齐顷公给彻底惹毛了。伤心欲绝的他化悲痛为力量,当天晚上就命令齐国军队发起了总攻。齐顷公在中军亲自击鼓,齐国兵士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争着往城墙上爬。结果,用了不到72个小时,就把龙邑完全拿下了。齐顷公为了给心爱的人报仇,在龙邑杀了不少人,然后继续挥师南下,到达了巢丘城,也就是泰安县。

这第一战,齐国就这么胜了。咱们回过头以上帝视角来看,其实这位卢蒲就魁将军的死,已经是给齐顷公敲响的一记警钟了。一个小小的边境小城,就能让你折损先锋大将,你还不谨慎点?

但是齐顷公没有,他也没来得及总结和反思,因为他和卫国前来打他的军队,在新筑城正好迎头就遇上了。

卫国这支军队其实就是纯搞笑来的。卫穆公没派多少人,但是却一口气派了四个统帅,分别是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其中,孙良夫就是那位被齐顷公开玩笑过的独眼龙瞎子使者。

所以,孙良夫是坚决、坚定地要带兵跟齐国干一仗的,但是其他三位统帅就完全不想打。因为他们人确实少,跟齐国完全不对等,所以他们也不想自寻死路。于是其他三位将军就想要撤兵回去,但是孙良夫坚决不同意,卫国军队就这么拧拧巴巴地还是跟齐国打起来了。

咱们也都知道,领兵打仗,最怕的就是统帅思想不统一。统帅思想不统一,士兵们的士气自然就高不了,士气不振,那执行军令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失败基本上就是必然的事了。

本身就处在弱势一方的卫国肯定更不可能是个例外,他们很快就败了。卫国将军石稷为了避免全军覆没的结果,就让其他几个卫国将军带着卫国的残兵撤退。他带着自己家族的亲兵就留战场上,然后故作疑阵,同时向齐国释放假消息,说卫国援军的战车来了不少,马上就到。

齐顷公听到这个消息,就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在鞠居这个地方驻扎了下来。但是此时的他,心里想的是:老子打败了鲁国,又连着打败了卫国,你们这些诸侯的实力也不过如此嘛!看来我挺行了嘛,我做一哥应该没什么问题嘛!没错,我就是领头羊,接下来,我还要一个一个打败你们这些诸侯,然后恢复我爷爷齐桓公当年的伟业!让你们都来朝贡我,都来给我磕头!

齐顷公就像弘一法师说的那样,把这两次多少都带有一些侥幸和碾压性而不是真正实力性对抗的胜利,当做了必然。弘一法师说,“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那么,祸患必然就不远了。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齐顷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不远的四周,晋、卫、鲁、曹四国的主力,已经在悄悄联络和集结,马上将要迎接他的,是他一生都再也挥之不去的噩梦。

咱们下回书,接着聊。

正授篆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