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春秋

《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编修而成,记载的是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共计十二代国君、两百四十二年的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书中记录的都是各诸侯国的重要人物以及国与国之间的重大事件。

你可能有疑问,那么久远的历史,我还有了解的必要吗?

无论是从社会制度、生活环境,还是经济水平、科学文化,我们与古代都有巨大的差异,相对于我们现在的日新月异,称那时为蛮荒都毫不过分,它能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我们读《春秋》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个人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春秋》是信史,阅读《春秋》是我们了解春秋时代最便捷、最可靠的途径。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乃因史记《春秋》”,意思是依据原有的史书记载作了《春秋》,同时还说孔子作春秋的方法是“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也就是对原有史书有删改,有保留,如此形成的《春秋》尽善尽美到了连高徒子夏都提不出一点意见的程度。

所以,即便是孔子在修订过程中对史书记载有所删改,但不会违背史实。另外,春秋时期虽然各国皆有本国史书,可惜经过无数战乱、朝代更迭之后,现均已失落无考,只有孔子留下的这部《春秋》可供阅读。因此,《春秋》也成了那个时代硕果仅存的一部史书,不仅是我们了解春秋时期历史的不二之选,也是了解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和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料。

第二,《春秋》寄托了孔子恢复礼乐秩序、拨乱反正的政治理想。

周王朝以礼乐制度治理天下,建国初期倒也国泰民安。但随着岁月流逝,周王室势力逐渐衰微,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都城被犬戎攻破,西周灭亡,继位的平王只能依靠各国诸侯护送,才能平安东迁,定都洛阳,史称东周。此时的周王室,已经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了,其实力还不如一个诸侯国,春秋乱世正是由此而始。

孔子见天下诸侯为争夺地盘,战乱频起,民不聊生,他认为,只有大家都遵守周礼,办事都有个规矩,就不会你打我、我打你了,天下也就能重回到西周初年

国泰民安的状态,所以,恢复礼乐成了他毕生追求。

为了实现理想,他在治政期间不断推行自己的理念,甚至不惜周游列国去游说各国国君,可惜最终也没有成功,迫于无奈,他只有著书立说,把自己恢复礼制、施行仁政的理念全部倾注到《春秋》之中,体现在字里行间之上,即所谓“春秋笔法”,一字之差,忠奸立辨。

阅读《春秋》,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这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如何通过一支史笔去影响天下的。

第三,《春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文化的基础。

《春秋》成书之后,备受后世推崇,阅读学习者纷至沓来。尤其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了历朝历代统治天下的工具。两千多年历史中的许多沿革、争议、改变,从风俗到立法,从秦朝郡县制到明代大礼议,甚至从夷狄论到文学观、价值观,都可以一路追溯到《春秋》的世界。

所以,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中国这个国度,甚至即便身处他国,只要你还要和中国人打交道,都有必要了解一下《春秋》,因为,它是理解中国传统的第一块敲门砖,是中国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底层逻辑,也是中国人处理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密码。

可是,当你真的兴冲冲翻开《春秋》之后,你会发现,书中内容不仅枯燥无味,而且根本看不懂,因为记述内容非常简练。简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全书记载了年的历史,但只有区区余字,平均到每年只有66个字,平均到每件事就是十几个字,也就是一句话。基本都是这个样子的:“某年某月,发生了某事”,“某年某月,某人去了某地”,“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赢了”,“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输了”。

下面是隐公元年的正文内容截图,感受一下:

是不是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这写的都是什么和什么啊?简直就是流水账。就算古文表达的内容比现代汉语丰富,但仅仅靠十几个字想把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说清楚,也是难于登天。所以你看不懂是正常的,不但你看不懂,其实古人自己也看不懂。

正因《春秋》记事太过简略,后面才不断有人给它做注释,比较有名的且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就是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即便是有了这三本注释,因为都是古文版的,今人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加上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即便看懂了原文,理解起来也还是有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后续我将陆续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希望能帮你读透《春秋》,感兴趣的话,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