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货宋襄公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

熟读我国历史之人应该都知道,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弱,诸侯争霸不断。据众多典籍记载,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而这其中有个唤作宋襄公的人,或被后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对此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见。

今天,我们来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分析,宋襄公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

首先,我们来看看春秋五霸到底是哪五霸?

春秋时代,列国混战,霸主更迭,历来都认为当时曾经出现过“五霸”。

孟子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又说:“五霸,桓公为盛。”(《孟子·告子》)《商君书·更法》也强调:“五霸不同法而霸。”《汉书·诸侯王表序》更明确指出:周王室衰,则“五霸扶弱”。

然而,春秋“五霸”所指究竟为谁,孟子也没有交代,商君也没有表明,班固亦没有细说。所以五霸究竟为谁,众说纷纭。

还好,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相关典籍找到对春秋五霸的解释:

(1)《荀子·王霸》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所谓信立而霸也。”《荀子·议兵》又说上述五君,“可以霸而不可以王”。《墨子·所染》也谓上述五君,“所染当,故霸诸侯”,(2)《风俗通义·五霸》曰:“《春秋》说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是五霸也。”《孟子》赵岐注也以上述五者为五霸。(3)《白虎通·号》记:“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人阖闾也。”(4)《汉书》颜师古注云:“五霸谓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也。”

在上述四书中,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是众所公认的二位霸主,大家都没有异议,其余三霸则是各有殊异。

成书距离春秋五霸时期最近的《墨子》和《荀子》中,所列出的五霸皆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宋襄并不在春秋五霸其中,这说明战国时期的知名大家、知识分子并不认为宋襄公可以称得上春秋的五霸之一,阖闾、勾践倒是可以。

其后在班固撰集的《白虎通》中,春秋五霸的榜单有所变化,勾践下去了,楚庄王上来了,但宋襄公依然没有上榜。

再后来,到了东汉末年,应劭的《风俗演义》说《春秋》中所指的五霸应该是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同时期的赵歧在注解《孟子》中也这样认为。这时,宋襄公才逐渐被认可到春秋五霸之中。到了唐代,颜师古在为《汉书》做注时,亦把宋襄公列入春秋五霸之一。

此时只要我们细心的话就会发现,春秋五霸本义其实有两种含义:

一种指孔子编纂《春秋》中五霸;

另一种则是指后人对春秋人物整体的看法而得出的五霸。

孔子作《春秋》,其时虽处于春秋末期,但春秋并没有结束。距离三家分晋还有几十年,春秋的一切还尚未盖棺定论。阖闾、夫差、勾践和孔子生活的时期相仿,或稍早,或稍迟。被孔子记为春秋五霸的可能性较小。

所以后世学者认为《春秋》中所指的五霸更有可能是孔子之前的人物,而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的事迹与之相宜。

因此宋襄公被列为春秋五霸,其实应该更正为《春秋》中的五霸。

(至于宋襄公为什么有这个资格,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如果就春秋人物整体而言,宋襄公被称为五霸之一的水分还是蛮大的,以他的实力很难挤进春秋五霸之中。

至少,生活在临近春秋的战国、秦汉的人士是这么看的。

所以宋襄公为何能名列春秋五霸,这多亏了《春秋》、孔丘老师以及他的后世弟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7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