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11

《经法》篇《名理》章,刑名之理

乱积于内而称失于外者,伐;亡刑成于内而举失于外者,灭;逆则上洫(溢)而不知止者,亡。国举袭虚,其事若不成,是胃(谓)得天。其事若果成,身必无名。重chóng逆[以荒],守道是行,国危有央(殃)。两逆相功(攻),交相为央(殃),国皆危亡。

内政之乱象累积,举事有失于外交,必遭讨伐;内政治理上遭遇艰难困苦,而对外用兵不当,必被灭国;治下有叛乱,而治者仍征敛无度,必身死国灭。国家出兵,趁他国虚弱之时发动偷袭,如果战事不胜,那是由于上天仍眷顾该国。即便是战胜得手,也绝无生前身后名可言。如果内外两患同时交织蔓延,即便循道施治,妥当应对,也会给国家带来危难。因为内忧与外患二者相互助力,交相呼应,无论国家大小强弱,必将危殆,甚至灭亡。

昨天我们分享了《黄帝四经·经法·名理》章的“能虚静公正,乃见正道,乃得名理之诚”,今天把本章剩下的最后一点讲完,《经法》篇也就全部讲完了。《经法》篇讲完总共用了篇,别以为还剩四分之三,其实《黄帝四经》的详解我们已经过半了。

我们先总体回顾一下本章的脉络: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处于度之内而见于度之外者也。

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祸及其身。养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

如燔如淬,事之反也。如繇如骄,生之反也。凡万物群才,绳长非恒者,其死必应之。

天下有事,必审其名。名理者,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为福,非必为灾。

翻译一下:“道”是思想理论的来源,可以让我们能窥见规则内外的规律。万物从降生的那一刻,便遭遇各种挫折艰险,骄纵豢养的结果就是陷落绝境,遭受各种艰难险阻反而会生机勃勃。万事万物,往往呈现进步或衰落、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两类对立的关联。任何事物都有始有终。治理天下,必须要通过循名究理,也就是研究普遍和一般的规律才能掌握,准确判断就是福吉,判断错误就是灾难。

在阐述完深邃的哲理后,《黄帝四经》把表述的重点转向对统治者的警告,使之不失为一部治国之书的本分。“乱积于内而称失于外者,伐;亡刑成于内而举失于外者,灭;逆则上溢而不知止者,亡。”

今天说到“称”字,大多会理解为称呼、称谓和称量,因为今天几乎已经不用“称兵”、“称乱”了。,《老子》中有“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的表述,原来,“称”字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举事、或领兵造反。《吕氏春秋孟春》中“不可以称兵”,可以作为旁证。

祸乱在境内不断地累积,而另一方面外交举动上却有失于外,这样的国家很容易遭遇他国的讨伐。

前面跟踪过我们解读《黄帝四经》的小伙伴应该能理解这里的“亡刑”是什么意思。是指天刑有可能导致其灭亡的艰难险阻,可以是来自政治方面的,也有可能是来自经济方面的,甚至是自然灾害带来的。但更多的情况是综合的,比如自然灾害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不恰当的处置导致暴乱的的产生,所以只能笼统地论述“乱”和“亡刑”。

当“亡刑”已然形成,此时如果还不大力加以应对,居然还在外交上错误用兵,这简直就是作死的节奏。按理说,这个道理并不很难理解,但是,偏偏就有国家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今天的袋鼠国和隔壁的三哥。本来新冠疫情和经济下滑,这足够任何一个国家为之头疼的了,此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还要在外交上挑战大国。中国真的是宅心仁厚,换做其他大国试试。

前面的“称”和这里的“举”都具有,举动和用兵的意思。“逆”则有遭遇“逆邢”或有叛逆发生的情况。如果遭遇到“逆邢”,统治者还溢满无度,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要国破家亡的。

所以,这一段其实是说了三种可能亡国的情况,综合一下,就是内政和外交上,如果内政有所失,而外交上再遭遇重大的冲击挫折,那么就会出现亡地失君的情况。如果国家已经出现重大的危机了,统治者还不知收敛,溢满无度,其结果一定是无法承受之痛。

这里的“溢”字不仅仅是指财货上的无度索取,也包括傲慢之心。例如今天的德国和法国,尽管急需新冠疫苗,但是由于傲慢,让他们对中国的新冠疫苗退避三舍。如果将来欧洲人肯接受来自中国的新冠疫苗,那么这就是中国人用现实重新纠正欧洲人看待中国人的态度。因为睡狮已经醒了。

接下来,《黄帝四经》又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以更深一层分析。“国举袭虚,其事若不成,是谓得天”。如果趁他国虚弱,动用全国的力量发起袭击,如果没有取得成功,证明对方仍有上天眷顾。即便是侥幸取得了胜利,君王也无功名可言。“其事若果成,身必无名”。

我们说过“无名”,不是指没有声名,而是基于祖先崇拜的没有功名事业,不被家族认可,不被先祖接受,被祖庙除名的情况,这就是古人最担心的惩罚。由于他的过失,导致家族离散,没有子嗣。没有子嗣的祭奠,也就是孤魂野鬼,这是对他们最严厉的惩罚,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事。

“重逆以荒,守道是行,国危有殃”。“重”字在这里念“虫”,是指双重打击,即内政及外交,并不是指重大灾难的意思。《周书·谥法》中有:“外内从乱曰荒”。在内政外交两个方面都遭遇重大打击的情况下,即便是循道谨慎地选择正确的方法应对,所面对的也是一个重大的国家危亡殃祸。

“两逆相功攻,交相为殃,国皆危亡”。如果不能“守道是行”,让内外两个“逆行”相互助力,相互勾连,那么不论是强国还是弱国,必将危亡。也就是说,如果莫迪想要把内政的压力转移到外交上,非但内政问题解决不了。反而在外交和军事上承担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阿根廷的独裁者加尔铁里。因为他的反动统治引起人民的广泛不满,为了转移视线,加尔铁里扬言:“主权问题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于是发动了对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称“福克兰群岛”)的进攻。时任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下令军队反击。结果阿根廷战败,加尔铁里由于其在战争中“指挥失误”,被判刑12年。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惜就是有那么多过客,在匆忙中忘记了回顾。为了自己一时的私利,不惜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做赌注,大多是反误了卿卿性命。加尔铁里那时候是读不到《黄帝四经》,希望莫老仙能抽空读一下。

浔阳野老翻译撰写,版权所有,禁止非研究用拷贝,如需引用转载必须标注来源。更多《黄帝四经》及《老子》解读请在往期中查找。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审察名理之终始

逐字逐句详解《黄帝四经·经法·名理》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

逐字逐句解读《老子》——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不上贤,使民不争——老子是禁欲主义者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