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入驻自媒体平台刚刚半年,总是想要将自己所学的很多三国知识分享给大家,并且获得沟通,认识更多知音。在经历八十多篇人物描写之后,开创了自己特色的顺序精读计划。在期间还曾尝试尬聊三国的题材,有时候自己也在想到底要分享什么。经过半年思考,其实舆论和热点对于汉末三国历史来说是新环境下的趋势,不过对于一本《三国志》,还是很少有人尝试耐心持续阅读的。尝试这个专题要做什么?也许就是咬文嚼字,不对,字斟句酌而已吧。
废话不多说,小弟开创此专题,尽量每周发相关文章五篇。即使每天五个知识点,一周就可以复习了解三十五个知识点。一年下来,算了身边没有计算器就不算了。
那本题材所谓的知识点是什么?小编认为就是按照顺序从《三国志》中挑选,其中有可能包含生僻(歧义)字;争议点;地理;礼制;背景;官职;体制等。我自身也希望能够像我的顺序精读一样坚持下去。
本专题小弟打算依旧按照《三国志》顺序进行,以后如果发文,小弟将会标记上当天日期,哪本传记等内容方便大家查阅。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书归正传。
今天是年1月3日(周三),今天要分享的五个三国知识点请看官随小弟一起往下看!
一:《曹瞒传》到底是什么样的参考文献
曹操1:这本书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所作,但是具体是谁就不可知晓了。
2:因为当时三国的政治原因,所记载的事情大多为曹操负面,有很大一部分几率掩盖了部分史实。
3:《曹瞒传》中大多数的记载较为浮夸,毫无根据,像小说一样。
4:本书现如今已经失佚,不过历代文献引用较多。
5:现代学者有将其小说般的记录方式看为中国历史上文学体裁的重要节点。
二:裴松之引的《魏书》究竟是什么
1:《魏书》为魏晋时期著名大臣王沈;荀顗;阮籍所作。
2:《魏书》是裴松之注解的《三国志》中引入条数最多的一本,多达处。
3:写书时因为必须时常考虑魏国和晋朝的名讳,所以被古今学者认为没有《三国志》实录性强。
三:春秋时邾国和曹操有何关系
邾国1:《魏书》记载:“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於邾。春秋之世,与於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子孙分流,或家於沛。”
2:邾国曹姓,在周朝一开始本是鲁国的附属国,传了二十九世后被楚国灭掉。
3:国灭之后宗室四散,有一支就来到了沛国地区,那一支里面就有曹操的祖先。
四:《续汉书》是什么
1:这本书由西晋宗室司马彪(司马懿六弟之孙)所著作。
2:本书通过纪、传、志和序传描写了东汉光武帝到汉献帝之间约二百年的历史。
3:范晔的《后汉书》问世之后《续汉书》逐渐被淘汰,最终只有八志被补录所以才可以在其他文献中查找到。
4:通过古人的文献,此书确切流传到了至少公元年。公元至公元年本书被列为失佚名单。
五:曹阿瞒是褒义还是贬义?
曹操1:有一种说法瞒字是借音字,在当时普遍指小孩的乳名等。所以曹阿瞒是客观称呼。
2:喜马拉雅中谢涛听世界的版本,因为曹操年少期满叔父,成功后被其叔父被冠以阿瞒的称号,表示贬义。
对此小编有幸从台湾带回来过一本书,听世界所讲的三国基本上完全采用了此书的内容。书名为《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陈瓷著),大家可自行查阅。
3:也许是小时候叫阿蛮,后代为了好听就改为阿瞒(稍牵强)。
4:传说中在亳州地区,有人贵名贱的传统,很多小孩十二岁才起名,防止阎王注意到名字,贱名士为了不引起阎王的重视,曹嵩为了含糊其辞,取名为阿瞒。
5:表示可爱的意思,褒义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今日《三国志》五个知识点,希望大家多多探讨,烦请积极评论交流。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只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