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中,军事

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夷陵之战,就是“火烧连营八百里”的那场战役。关羽兵败身死丢失荆州后,刘备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举全国之兵与东吴开战。《三国演义》中讲,刘备开战的原因是讲兄弟义气,要为关羽报仇,其实这是胡扯。

关羽死在公元年7月,夷陵之战发生在2年之后,刘备要真是冲冠一怒为兄弟,那早就开战了。其实,刘备开战的真正原因,是想夺回荆州。因为荆州对蜀汉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为什么?这是由军事地理决定的。

当时全国由南向北的通道一共就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走淮河平原,这条路遍布沼泽,不适合大部队尤其是骑兵部队的展开。西线是翻越秦岭从汉中进入四川,有五条小路,能走但军粮转运困难,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就是在这些小路中反复试验。剩下一条中线,从荆州出发,经襄阳、南阳、方城,到达许昌和洛阳。

中线这条路从春秋战国时就被广泛使用,平坦易行,适合大兵团作战,属于当时军事上的高速公路,被称为“南襄隘道”或者“方城隘道”。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做出的战略构想是,利用四川盆地生产足够多的粮食,然后命一上将带荆州之兵走宛洛,刘备亲自带四川之兵出祁山,对曹魏形成钳形攻势,其中“出宛洛”就是走“南襄隘道”。

计划不如变化快,关羽丢失荆州后,这个完美的战略构想没法实现了。但是刘备不甘心,他意识到了“南襄隘道”对实现霸业的重要性,所以才不顾大臣反对,不惜与东吴翻脸,想重新达成《隆中对》设想的完美战略态势。不幸的是,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蜀汉彻底失去了从荆州北伐曹魏的路线。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但受军事地理的制约,徒劳无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地理因素不仅是个别战争成败的关键要素,也通过战争成败关系到整个历史的走向;换句话说,熟悉军事地理,就能更透彻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甚至整个历史发展的趋势与规律。

不管是“天时”“人和”还是其它因素,都有很大的偶然性,只有“地利”相对固定且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了地理规律,就可以计划一场战争,至于人和、天时,都是在根据地理制订了作战计划之后,才去考虑的因素。作为一个中国人,懂得了中央帝国两千余年军事战略的演化,也就读懂了中国何以过去,何以现在。

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主要国家有七个,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统称为“战国七雄”。去掉秦国,另外六国还有一个称呼,叫“关东六国”。为什么叫“关东六国”呢?因为这六国都在函谷关的东侧。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附近。这个位置有一条黄河冲击出来的沟壑,是连通中原和关中平原的交通要道,人们走在沟底,仰望两侧山脉,就像走在一个封闭的箱子底部。“函谷关”的“函”字,也就是“邀请函”的“函”,本义是指能把整只箭都盛放起来的一种器皿。你想想,能让置身其中的人有这样的感觉,这个沟壑的地势得有多么幽深、险要?

函谷关确实易守难攻。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过秦论》中讲到,战国末期,“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意思是六国组织联军从函谷关进攻秦国,秦国打开关口迎接敌人,敌人都不敢进来。

秦国占据的地利除了东侧的函谷关,还在三个方位都有重要关塞,分别是东南方的武关,扼守湖北通向关中的要道,主要防范楚国;西南方的大散关,扼守西南方进入关中的要道,主要防范夷狄;北方的萧关,扼守北方进入关中的要道,主要防范犬戎。这四道关口,合称“关中四塞”。

只要守住了这四道关口,秦国就封闭了边境,处于绝对安全的态势。再加上关中平原生产的粮食,进可以逐鹿中原,退可以闭关自守。而反观其他六国,多数处于平原地带,缺乏险要关隘,而且边界犬牙交错、多面受敌,连自家后院都保护不了,更谈不上什么统一六国了。

尽管秦国在“地利”上占尽优势,但想成就统一大业依然有很大难度,原因有两个:第一,关中平原生产的军需不足以支持统一全国的军队。话说战国时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人参战,比如长平之战赵国动员40万人……统一六国,每天都有几十上百万的军人等着吃饭,军需不足可不行;第二,秦国当时最大的敌人是楚国,但秦国和楚国之间只有武关一条通道,防守的优势在进攻时就成了劣势,秦国想要灭楚,还缺乏迂回、包抄、夹击等多样化的进攻手段。

公元前年,秦国大将司马错提出一个新战略——为统一中国,秦国要先拿下四川。他是这么想的,控制四川有两大好处:第一,四川盆地是个大粮仓,加上关中平原,两者生产的粮食,能够保证军队供应;第二,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可以顺流而下攻击楚国,为打败这个头号敌人开辟了一条新战线。

司马错的这个想法,第一次将军事视线瞄准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四川,虽然荒地开发、战略部署还是花了秦国近一百年时间,但是所幸,公元前年,秦国还是依靠这个战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战略模板一旦确定,后来者模仿起来就容易多了。“关中+四川”战略的一个模仿者,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的主要竞争对手项羽,是一个战术大师,局部战争胜率极高,但项羽不是一个战略家,不太懂军事地理。这点从他分封诸王时就能看出来:项羽的领地在江苏、安徽和河南南部一带,这个区域一马平川,是生产粮食的好地方,但也是一个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项羽把刘邦安置在哪儿了呢?汉中,汉中正好连接四川盆地和关中平原,刘邦稍微一活动就能同时占据四川和关中,达到秦国统一全国前的战略态势。

当然,项羽也没有傻到底,他让秦国的三个降(xiáng)将分三个国家占据关中,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刘邦。但历史证明,这是一步臭棋。这三人不能同心同德,很快就被刘邦个个击破,丢失了关中地区。结果,刘邦只用4个月时间就占据关中,然后挥兵东进;又用8个月时间攻陷了项羽都城彭城;后来战事虽然有反复,但刘邦凭借地利优势,最终用了五年,彻底击败项羽、统一中国,成为“关中+四川”战略的又一个受益人。

除了刘邦,唐高祖李渊也用这个战略完成了统一、建立了唐朝,在这儿我们就不详述了。总之,从秦朝到唐朝的这段时间内,除了光武帝刘秀,大凡完成全国统一的帝王都是从关中出发,向外扩展领土。

刘秀虽然不是从关中起家,但是他的逆袭也离不开关中。彼时,刘秀先占据了粮仓河北,然后拿下了地势高耸的山西,接着先后拿下洛阳、长安,统一了中原。而当时的关中地区呢?大小军阀有十几个,常年混战不断,整个关中呈碎片化状态,没法拧成一股绳对抗函谷关外的敌人。先统一了中原地区的刘秀,用整个中原的资源对付碎片化的关中,把军阀个个击破,啃下了关中这块硬骨头,这才完成了统一大业。不得关中,无法统一,刘秀这个反例也间接证明了关中的重要性。

关中时代,得关中者得天下。从秦朝到唐朝,“关中+四川”的战略成为帝王统一全国的最优选择,除了光武帝刘秀,完成统一的朝代几乎都依靠了关中的地形优势和四川的军需。可以说,“关中+四川”,是中央帝国的第一个军事密码。

我们前面讲了“关中+四川”这个战略的优越性。这个战略也有一个明显的局限,它主要围绕着黄河流域,没有重视尚未有效开发的长江流域。随着长江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膨胀,长江流域渐渐有了抗衡北方的资本。而且,四川和湖北之间的长江水道日益畅通,四川开始脱离关中,获得独立的政治地位。

所以,从东汉末年开始,以关中为根据地的势力,除李渊完成了“关中时代”最后的荣耀外,多数政权只统一了北方却不能够统一全国,中国就此进入了长时期的分裂时代。

分裂时代的开篇,从一个划时代的军事战略《隆中对》开始。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颠沛流离、一事无成,他先后给公孙瓒、袁绍、陶谦、曹操等多人打工,唯一一次自己当老板,还是因为陶谦“三让徐州”把徐州让给了他。但有句话说得好“凭借幸运得来的东西,很容易会凭借实力丢掉”,这很容易理解,徐州地理位置重要却无险可守,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就算吕布不来,别人也迟早会打过来,丧家犬刘备并没有实力守住徐州,结果就只能拱手让人。

话说刘备丢失徐州后投奔刘表,继续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他遇到诸葛亮。诸葛亮是个战略天才,当时只有27岁,没有实战经验,就坐在书斋中提出了影响中国历史千年的《隆中对》。《隆中对》最伟大之处在于:诸葛亮认识到南方对抗北方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离开关中和中原地区,刘备仍然能找到足够发挥的战略空间。这一点,以前没有人考虑到。

在此基础上,诸葛亮进一步进行了分析,为刘备规划了路线图:第一,曹操占据关中和中原,孙权占据江东,这两个势力目前难以动摇,先不要惹;第二,刘备应该努力获取荆州和四川,“四川+荆州”不但能为刘备提供足够的财富,还能分两条路形成钳形攻势,攻击曹操;第三,应该和孙权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曹操。《隆中对》的战略构想,成功实现了前一半,刘备占有荆州和四川后,三分天下,走向了人生巅峰;但后一半构想缺失败了,原因有两个。

一、《隆中对》本身存在一个矛盾:占据荆州和结盟孙权。

荆州在孙权的战略构想中,也是不可放弃的。所以,刘备集团想既占据荆州又结盟孙权,非得有一个既能坚持原则又善灵活处事的人负责荆州事务。刘备选的是关羽,关羽其人,傲慢成性,原则有余,灵活不足,反而激化了蜀汉和东吴之间的矛盾,最后丢失了荆州。

二、诸葛亮对南方实力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实际上,就算刘备同时占有荆州、四川,甚至占有江东,依然难以统一全国。这是由南北方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的,并屡次被之后的历史证实。

南北方地理条件有什么不同呢?南方只靠长江天险,而北方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从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北方统一南方,一旦攻克长江边上的南京,就宣告南方政权的结束。因为南方的皇帝无处可逃,当时浙江杭州都是边缘地区,居民多是蛮人,皇帝逃到那里就失去了政治影响力。江西和湖南的地形如同两个口袋,进去了就出不来。南方各地之间不能互相支持,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南京失守,南方政权基本就土崩瓦解。

但北方不同。南方政权可以占领长安,但来自甘肃、河北、山西的敌人都可以威胁长安。南方政权也可以控制洛阳,但山西的敌人会跨过黄河,打击洛阳。就算南方政权同时控制了洛阳、长安和山西,但敌人仍然可以从塞外和河北发动进攻。所以,北方的地理形势环环相扣,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当时,没有哪个南方政权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任务。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做得最好,他一度控制了长安,很快又被赶走。但这已经是南方政权能做到的极限了,绝大部分南方政权北伐,都会在淮河流域或者荆襄地区就把军事资源用尽,然后草草收兵。

所以,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认清了当时南方政权可以靠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历史现实,但没有认识到南方政权难以统一天下的历史现实。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南方开始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北方。诸葛亮认识到南方政权可以依靠长江自保,却没有认识到南方政权不可能统一北方。南方政权依靠长江最多自保,不可能统一全国,是中央帝国的第二个军事密码。

三、失衡时代,华北平原战略地位的提升。

中国历史上,西安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唐朝以前,大大小小的王朝都喜欢把西安作为首都,有人把西安称为“十六朝古都”。但从宋朝开始,就再没有王朝把西安当成首都。

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西安了呢?最根本原因是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长江下游地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经过了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开发,到了隋唐,长江下游地区的粮食产量渐渐赶上北方。其次,黄河下游成了新的产粮基地。函谷关以东的黄河下游,原本泥沼遍布,土地泥泞,但随着地理的变迁,这里湖泊干涸,变得更加适合农作物增长。这两个区域的飞速发展,让关中的经济地位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

以唐朝为例。唐朝时,首都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皇室、官僚、军队,全国各地的商人,大量的外国人,让长安人口猛涨到近百万。数量巨大的非生产性人口,吃光了关中平原的全部粮食,甚至还不够吃。唐朝时,经常发现皇室和官僚跑到洛阳“就食”的事件。

这样,中国的军事地理就进入一个失衡的时代:关中拥有地利优势,却失去了经济优势。先用地利防守住关中,打一波消耗,再靠“关中+四川”的经济优势消灭敌人统一全国的战略,不可能实现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隋炀帝的办法是,在全国粮仓的洛阳和扬州,设立新的行政中心,并修建运河,转运粮食。在修筑运河时,通往关中的河道是最困难的。因为黄河水每年有枯荣期,只有几个月能行船,所以运粮的船只有时要在黄河口等待很久;另外,黄河还有个三门峡河道,水中有巨大的礁石,经常导致沉船——总之,向长安运粮成本巨大。

隋炀帝的办法存在一个重大隐患,那就是一旦敌人截断粮道,关中就彻底玩完。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利用了这一点,派兵猛攻洛阳,攻克洛阳后,大运河的物资运输线被截断,唐朝只好匆忙间搭建了另外一条绕了很多远路、效率更低的运输线,沿长江而上到达武汉,从武汉转汉江,过襄阳,进入汉水到汉中,再从汉中走陆路到长安。

安禄山破坏了从大运河到关中的运输线后,一部分部队向南攻击,试图占领长江区域这个全国经济中心。如果这里也被叛军攻陷,唐朝就无力回天了。幸运的是,安禄山的军队在雍丘和睢阳遭到到了顽强的抵抗。雍丘令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两个小官,,在危急关头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阻止了叛军南下。两人抵抗了两年,挽救了唐王朝,直到叛军势头已尽,无力南侵,这两座小城才告沦陷。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又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但关中地区暴露出的“失衡”态势,已被后来的战略家们引以为戒。后来的几个朝代都放弃长安,转而寻找新的首都。新首都同样应该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战略要地,有险可守;第二,容易补给,靠近新的粮食产地。

北宋选了汴梁。汴梁虽然更靠近长江区域和华北平原这两个粮仓,但是地处平原,除了一道黄河,无险可守。宋太祖赵匡胤反复权衡,始终觉得汴梁太过危险。他曾说过,汴梁没有地理优势,就得养更多的军队来确保首都安全,这样会从经济上拖死我们。结果还真让这个乌鸦嘴说中了,“冗兵问题”自始至终困扰着宋朝。

赵匡胤一度想先迁都洛阳,再迁都长安,宁可牺牲补给优势,也要获得地利条件,但他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就去世了。

赵匡胤只能在“有险可守”和“补给容易”二选一,是因为当时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到了元明清时代,赵匡胤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因为幽云十六州始终在当时的中央政府手中,于是大家就选出了一个能同时满足“有险可守”和“容易补给”的城市当首都。这个城市就是北京。

北京的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到了北京附近,才有了高耸的山脉和险要的关隘,具备了地利条件。北京紧靠华北平原这个粮仓,从南方转运粮食也比关中方便太多。元明清定都北京后,长江中下游、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华北平原的军事地理都被摸索得差不多了,战略家们开始向外围做新的探索,为中央帝国开疆拓土。

随着历史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区域和黄河下游区域成了两个新的经济中心,这让中国的军事地理进入了“失衡时代”:关中仍保有地利优势,在经济上却要依靠南方;一旦掐断关中的粮食补给,关中的地利优势也不复存在。鉴于以上原因,唐以后的历代王朝只好放弃关中,寻找新的首都,最终选定了北京。

四、帝国时代,开疆拓土形成现代中国的边境线。

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罕有对手的蒙古人,却遭到了南宋的顽强抵抗,战争进入僵持状态。看似弱小的南宋能挡住蒙古人的铁蹄,原因就在于传统中国的军事地理已经毫无秘密可言。

蒙古人想攻击南宋,只能走三条路,而且每一条都困难重重:第一条是东路淮河流域,那里水网密集,蒙古人骑兵优势难以发挥,但南宋军队却可以利用水网反复骚扰;第二条是中路,南宋守将孟珙在襄阳建立了完善的防护体系,蒙古始终无法突破;第三条是西路,南宋守将余玠利用四川多山的地理条件,在各地山上建立无数堡垒,让蒙古军队由擅长的机动战变成了不擅长的攻坚战,无法获得更大的进展。

传统的三条线路都无法突破,善于快速作战的蒙古人丧失了优势,进入了汉人主导的战争模式,双方围绕一城一池反复争夺,蒙古军队被消耗在中国广大的土地上。只要南宋不犯错,蒙古人想赢就很难。

蒙古人必须重新找回机动优势。怎么办呢?蒙古人中的一位叫郭宝玉的汉人将领,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主张:摸索一条新的道路,开辟一条新的战线进攻南宋。郭宝玉看中的进攻区域在西南。南宋的西南方,是位于现在西藏的吐蕃和云南的大理。蒙古人可以先绕个远道,将吐蕃和大理攻下,再顺流而下,从南宋侧后方发动攻击。

公元年,忽必烈执行了郭宝玉的战略设想。他带领大军,从甘肃临洮出发,沿着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越过白龙江,翻过岷山,渡过金沙江,在高山深谷中奔袭数千里,攻下大理,很快占领整个云南。

占领云南后,蒙古人多路齐发,组织新一轮灭宋。但蒙古大汗蒙哥意外死于钓鱼城下,忽必烈等大汗候选人都扔下军队,跑回蒙古争夺汗位,南宋这才又苟延残喘了数年。

一、是丰富了中国的军事地理,让以后的军事家们意识到,中国边境地区仍存在很多可以用兵的地理条件。忽必烈进军六百八十一年后,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几乎沿着蒙古人进攻的反方向,重走了这条道路,他们就是中国工农红军。

二、是使云南彻底进入中国版图。在蒙古人征服之前,云南和中央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秦汉时,云南的部分地区曾属于中央政府;宋代时,大理虽然接受册封,但相对独立;蒙古打下云南后,云南永久性地属于中国了。

中国人对于军事地理的认识是逐渐升级的:华夏民族的征服从三代时期的陕西、河南,逐渐打开;战国时加入华北、四川、西北;秦汉时期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进入视野;三国时长江成为主战场;唐宋时期,大东北进入战争考量;到了元明清时期,大一统帝国稳固,政府大量在边境用兵,一边开拓新的军事地理,一边拓展帝国的疆域。元朝对云南和西藏的征服,清朝对新疆的征服,渐渐形成了现在中国的边境线。

总结

一、关中时代,得关中者得天下。所谓“关中”,是指现在陕西省中部的区域。这片区域保证了关中的绝对安全,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但仅拥有关中还不够,想统一全国还要同时占据四川,关中平原和四川平原的粮食,加在一起,才能为统一全国提供足够的军需。“关中+四川”,是中央帝国的第一个军事密码。

二、分裂时代,依靠长江天险足以割据一方。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膨胀,南方渐渐开始有足够的实力对抗北方,这在三国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中国疆土进入了一段较长的分裂期。这段“分裂时代”中,南方政权多次北伐想统一中国,但都失败了。南方政权依靠长江最多自保不可能统一全国,是中央帝国的第二个军事密码。

三、失衡时代,北京取代长安成为帝国新首都。随着三国、东晋、南朝对淮河以南区域的开发,长江中下游区域和黄河下游区域成了两个新的经济中心,此时,关中仍保有地利优势,但在经济上要依靠南方。隋炀帝想靠大运河转运南方粮食来解决这种“失衡”,但过于依赖粮道、隐患巨大。所以,唐以后的历代王朝都放弃了关中,寻找新的首都以解决这种“失衡”问题,其中北京成为元、明、清的选择,历史地位也日益凸显。

四、帝国时代,开疆拓土形成现代中国的边境线。南宋末年,因为传统的军事地理都被军事家们吃透了,蒙古军队无法大展拳脚,必须开发新的进攻路线寻找机会,所以忽必烈在中国西部的高山深谷中奔袭数千里,攻下云南,从侧后方攻击南宋。忽必烈的这次奔袭,展现了元明清“帝国时代”军事行动的新特点:在军事行动中发现了新的军事地理,并为帝国开疆拓土。元明清三个王朝反复在边境用兵,渐渐形成了现代中国的边境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