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瞄不准射不死,还易消耗,为何却是古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同为远程武器,弓箭的操作可比枪支难得多。

枪支易于操作,任何一个有着正常智商和行动力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都能使用。

但弓箭不同,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很难有什么成效。

最令人丧气的是,长久练习也未必能成为箭术高手,因为那对视力、臂力、天赋都有很高的要求,不是努力了就能达到。

历史上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手艺好到值得留下名字的,就那么几个。

春秋时期楚国的养由基、西汉初期的飞将军李广,以及自诩跟尉迟敬德一人持矛一人持弓就能天下无敌的李世民。

还有《三国演义》里辕门射戟秀手艺的吕布、《水浒》中常当狙击手使用的小李广花荣。

很多弓箭手根本就瞄不准,或者没射到要害之处,敌人拔出长箭又是一条好汉,己方白白损耗一根箭。

既然如此,为什么弓箭还是很多古代战争中的第一选择呢?

首先咱们要知道,弓箭是最早的远程攻击武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中,并没有出现更好的替代品,只能一直在对弓箭进行改进。

中国用箭的历史很久远,可上溯到遥远的神话时代,后羿射日的传说向来脍炙人口,这也是关于弓箭威力最有效的广告。

当然了,神话是神话,不足为信。但神话也是古人对自身生产生活的描述和升华,他们用箭,才会创造出一个用箭的英雄。

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境内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那时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将一端削尖就是箭。

最初的弓箭,主要功能不是用于战场,而是原始人捕杀猎物的利器。

想像一下那幅场景,前面是兔子或山羊拼命逃跑,原始人追不上,扔石头,准头太低没砸中。回来一琢磨,就用木棍或竹竿削成了箭。

下一次,他们捕获兔子山羊的机率就高了,并且敢躲在远处挑战更大的猎物,比如老虎豹子。

等到部落间发生战争,弓箭就被用上了。远距离快速杀敌,令敌人防不胜防,自身安全有保障。先上弓箭杀一波,打下敌人士气再近身拼杀,多爽。

可以说所有的远程武器,包括热武器时代的枪支大炮,都是基于这一原理而研制。

俗话说得好,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弓箭能满足远程伤敌的功能,也就不会被淘汰。何况冷兵器时代也没有出现截然不同的代替品,但一直在改进。

新石器时代,出现了用石头、骨头、蚌做成的箭镞,即箭头,弓箭的杀伤力得到加强。

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箭镞,其式样是“有脊双翼式”,春秋战国时盛行“三棱式”。

汉朝之后,铜镞开始向铁镞过渡,有“三翼式”或“四棱式”。

四川省新繁县牧马山出土的东汉铁镞,呈扁平的锐角三角形,既适合锻造,又有较强的杀伤力。这种形制,也被后世朝代长期使用的点钢镞所承袭。《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弓箭,应该就是这种样式。

其次,古代打仗讲究人海战术,对弓箭手的精准度要求不是很高。

古代有过一些箭术高超的人,《史记》记载,汉朝名将李广在箭术方面造诣极深,居守右北平时山里闹虎患,他便常常背着弓箭到山里猎杀恶虎,有一次先被老虎抓伤,他竟然还能设法逃开一段距离,再回身射杀了此虎,神勇非凡。

《水浒》里的花荣也擅长箭术,有百步穿杨之能,人送外号“小李广”。

像他们这样的人多吗?肯定不多,否则也不值得如此大书特书。

但是在古代战场上,其实也不需要达到他们这种程度。

中国古代打仗,动员的兵力基本是以“万”为单位,尤其战国时期,双方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大规模战争,比比皆是。

比如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各出兵四十多万,打起来对面人头攒动,乌泱乌泱的,这时候还讲什么精准度,只要力气够大,闭着眼睛射出去都能杀敌。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弓箭在古代是最适合大规模配置的远程武器。

古代十八般武器通常指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钯,其中没有一种是远程武器。

可见远程武器本就少,很长时间内古代都只有弓箭及其变种弓弩,后来才有了攻城槌、抛石机、投石车等等。

但是,这三种武器专为攻城而打造,造价极高且笨重难移,想要配备到个人是不可能的,也没那必要。

弓箭则不同,轻便灵轻,造价也远远低于攻城器,适合大规模配备。

的确,箭一射出去就没了,很难回收,近战兵器刀枪剑戟等则可以反复使用。但近战兵器再经久耐用,也替代不了远程武器,正如弓箭也替代不了刀枪,两者功能不一样,无法进行比较。

而且打造一柄上好的战刀也不便宜。一支箭能值多少钱?训练有素的弓箭部队几乎可以决定战局,和战事结果比起来,箭的成本不值一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