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为什么叫春秋

春秋时期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一本史书,它比《史记》更经典,比《二十四史》更真实客观,它引领了中国几千年的史官风骨。

这本史书让那个时代的帝王将相感到恐惧,却又无可奈何。

写书的人纵然粉身碎骨,也要如实记录,丝毫不受帝王将相的影响。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春秋》!

这跟春秋时代有什么关系呢?

中国古代,由于我们民族有着深厚的祖先崇拜传统,所以早在夏商周时代就很注重记录历史。

从夏朝时开始就设置了“太史”这个官职,太史不仅要负责起草文书、管理各类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活动,还要负责记录历史,编写史书。

到了春秋时代,原本记载并编写历史这种事情是周王室才有的特权,但当时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周王室也不再记录各诸侯国大事。

所以,各大诸侯国便自己设立史官,记录并编写本国历史。

但其中最著名的是鲁国史官写的《春秋》。

作为史学巨著,它的内容客观真实,即使文辞十分简练,却几乎每一句话都暗含褒贬之意。

后人将这种写作手法称作“春秋笔法”,赞叹这种笔法是“微言大义”。

此书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它的背后却是两段段流血牺牲的悲壮故事!

那个时代的史官们,他们有着极强的职业精神,为了如实记载历史,他们不会因为任何势力的干预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哪怕刀剑加于身,亦不能改其志。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干过一些不道义的事情,所以在称帝之后就会篡改历史,那些史官们也会迎合。

比如,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弑弟,违背道义伦常,所以他篡改过唐朝初期的历史,给自己树立高大历史形象。

但春秋时代的史书绝不会出现这种篡改历史的情况,因为编写史书的人,宁死也不受任何威胁与胁迫。

为了这种史学精神,先后有多名史官因此丧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齐国和晋国发生的两起弑君事件。

第一段:齐国崔杼弑君事件。

齐国的大臣崔杼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叫做东郭姜,结果在不久之后,齐庄公经常去崔杼的家里,与东郭姜私会。

庄公通焉,骤如崔氏。以崔子之冠赐人。——《左传》

好家伙,堂堂国君,竟然和臣子的妻子私通,这把崔杼气得够呛,顿时心情十分不爽。

于是称病不朝,齐庄公听说后,特意前来看望他,实际上是借机来找东郭姜。

果然,齐庄公到了崔杼家里后,开始调戏东郭姜。

这时,毕竟崔杼也在家,东郭姜也不敢胡来,面对齐庄公的调戏,她干脆跑到崔杼那里,夫妻二人为了躲避齐庄公,把门关着不让他进来。

但齐庄公却像着了魔一样,竟然抱着柱子唱起情歌来........

此举直接惹怒了崔杼的家臣护卫们,他们将齐庄公的侍卫拦截在大门外,然后关起门把齐庄公围起来,一拥而上。

齐庄公见状,急忙请求和解,但是崔杼那些被激怒的护卫们不干,还是要砍了他才罢休。

齐庄公为了保命,又想出一个缓兵之计,他提出让自己体面一点,去宗庙自尽。

崔杼的护卫们还是不答应,齐庄公见状,试图逃跑,结果被护卫们直接给剁了。

护卫们为什么敢杀国君呢?那是因为崔杼的指使。

事后,崔杼拥立柞臼为君,是为齐景公。

崔子称疾,不视事。乙亥,公问崔子,遂从姜氏。姜入于室,与崔子自侧户出。公拊楹而歌。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甲兴,公登台而请,弗许;请盟,弗许;请自刃于庙,勿许。皆曰:“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近于公宫,陪臣干掫有淫者,不知二命。”公逾墙。又射之,中股,反队,遂弑之。——《左传》

事发后,齐国的太史在史书中写下了:崔杼弑其君。五个大字。

在古代,弑君属于大逆不道的重罪,哪怕国君和臣子的妻子私通,弑君也是不对的,而且是严重的罪行。

崔杼为了维护形象,试图让太史公把这段破坏形象的事件在史书上抹掉,他对史官进行了威逼利诱。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史官非常有骨气,就是不肯抹了这段黑历史。

于是崔杼大怒,将史官杀掉!

当时太史之职是世袭的,但是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接任太史之职后,照样写下崔杼弑君之事,被崔杼当场砍杀。

之后,太史的另一个弟弟太史叔又接替两位哥哥。

崔杼又威胁道:你的两个哥哥都为此丧命了,你难道不怕死吗?还是按照我的要求,就写齐庄公是暴病而亡吧。

只见太史季正色道:依据客观事实,秉笔直言,是史官的天职,就算你杀了我,也照样得如实记载!

接着如实记载了崔杼弑君的事情,崔杼又将其碎尸万段。

太史叔死后,崔杼又让太史季接任太史之职,可当他看到太史季提交过来的记载后,依然是:崔杼弑其君这五个字。

然而崔杼却罕见地没有发怒,甚至连生气的表情都没有。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可以主宰齐国所有人的生死,甚至连国君都不放在眼里,却战胜不了眼前的所谓“史官”。

俗话说,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当一个人连死都不怕的时候,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万般无奈之下,崔杼只得深深地叹息一声,然后放任太史季离去了。

这时,齐国的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听说太史一家三兄弟遇难后,连忙抱着竹简前来。

他们要前赴后继,接替太史兄弟将崔杼的罪状记载下来。

走到半路时,听说太史季已经如实记载,才放心地回家了。

太史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

第二段:晋国的赵盾弑君事件

晋灵公夷皋在位期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宠信屠岸贾,戕害臣民,导致民不聊生。

赵盾(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作为执政大臣,多次劝谏,晋灵公也照样不听。

而且还多次派人暗杀赵盾,均没有成功,赵盾只好逃亡保命,当他逃到晋国边境时,赵盾的弟弟赵穿带兵杀了晋灵公。

赵盾收到消息后,立刻返回晋国,继续执政之后逐渐成为晋国第一大权臣。

于是,晋国的史官董狐在史书上记录下:赵盾弑其君,并将其公布给群臣看,以示笔伐之意。

赵盾听说后,立即找到董狐。

赵大人毕竟还有点正义感,他只是想再狡辩一下,并没有打算把董狐砍了。

赵盾申辩的理由是,晋灵公是自己的弟弟赵穿所杀,并不是自己杀的,不能把屎盆子扣在自己身上。

但董狐却正色道:你身为晋国的执政大臣,和晋灵公有着君臣之义,即便逃亡到晋国边境,这种君臣之义也没有断绝。

君王被人杀了,你应该率军讨伐弑君的乱臣,如果你没有讨伐,有违君臣之义,那弑君这事儿,你就是第一责任人!

眼见这段黑历史是洗不白了,董狐说得又很有道理,自己确实有违君臣之义,所以羞愧之下,只好作罢。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左传》

这两段历史便是《春秋》之所以不朽的原因。

它展现出来的是那个时代的史官们身上那种秉笔直言的史学精神。

他们为了维护史官的职守和天下公理,纵然粉身碎骨,也无惧无畏!

在这种无畏强权的史学精神以及那个时代史官们高尚的节操的指引下,使得《春秋》这本史书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它的背后,是史官们的铮铮铁骨和崇高的职业精神,后世千百年来,难有史官再能企及他们的高度。

虽然历史被如实记载了,但这并不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

在春秋时代,虽然礼乐崩坏,诸侯间互相攻伐,但“礼义”依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所谓“礼”,它的核心就在于维护君臣大义,所以在语言表达以及它的立意必须符合君臣大义的价值观。

维护君臣大义,又势必会对一些人和事采取美化的说法,但史官又得如实记录历史,两者是冲突的。

所以,史官们想出了一种特殊的写作手法,叫做——春秋笔法。

在编写史书时,往往看似简短几句话,只是平淡地记录历史,实际上简短的语句中暗含了褒贬之意。

通过这种笔法,使得史书在字面上看来,不违背君臣大义,实际上暗含了深刻的公理正义。

所谓“直抒其事,善恶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史官在乱世之中保持了自身的独立地位,不仅维护了史学精神,也维护了天下公理。

在那个人治的社会里,当权者是无法受到法律审判的。

而史书保持独立性,对于那些不义之举如实记载,是为笔伐。

这实际上是用历史审判这种笔伐的方式弥补了法律审判的不足。

在各大诸侯国的史书中,鲁国史官编写的《春秋》,不仅记载了鲁国的历史,也同时记载了各大诸侯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春秋》的记载上起鲁隐公(公元前年起),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年)结束,而春秋时代起始时间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

这部史书基本覆盖了整个春秋时代的历史。

到了鲁国后期,孔子对其进行了整理修订,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存的版本。

春秋时期又为何得名呢?

这事儿得从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来讲。

一方面,在近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农业是确保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事情。

而一年的春夏秋冬中,春秋两季属于农忙时节,春天播种,秋天收割,这两个季节代表了一个王朝一年农业收入,是非常重要的。

用春秋来代表全年,合乎逻辑。

另一方面,诸侯们朝见天子以及诸侯国之间互通使节、展开外事活动也基本上在春秋两季进行,所以春秋季节是一年中政治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

在以上这种情况下,春秋两季,又是播种、秋收,又是各种频繁的政治活动,十分繁忙,发生的事情自然也多。

所以,在写史书的时候,用春秋来指代历史,是比较正常的。

而鲁国史官编写的这部《春秋》,不仅记载鲁国历史,也记载各大诸侯国重大事件,覆盖整个春秋时代。

因此,后人便将那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