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挂羊头卖狗肉,一句光复晋室造

三家分晋是先秦时期,中华文明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事件。老东家晋国遭到家仆“赵魏韩”的集体瓜分,这次自下而上的政权更迭,虽然是发生在晋国的小范围事件,却开启春秋战国“强臣代弱君”的先河,导致此后数百年间,各家诸侯士大夫纷纷效仿不止。再加上,赵魏韩三家自立得到周王室的认可和册封,更加为士大夫做强做大找到法统依据。智伯画像三家分晋可以说影响着整个先秦的政治格局,更是春秋进入战国的开端,自此华夏大地由过去的五国争霸变成七国争雄。很多历史学家(特别是儒家)将三家分晋的原因归咎为士大夫“赵魏韩”的不臣行为,实际上晋国遭到瓜分的后果,早已成定局。明朝文史学家李贽的《史纲评要》曾写道:“智伯贤而不仁,乃能得国士,异哉!贤之与愚,其亡一国也,然而愚主断不能得国士矣。”智伯是何许人?他与赵魏韩一样,同属晋国的四大宗族势力。李贽的话指向智伯(智襄子),认为智伯绝不是昏庸的人,为何却导致自己极力拥护的晋国灭亡呢?晋国势力分布图李贽的言外之意是智家分晋的想法绝对在“赵魏韩”三家之前,所谓带头拿出一部分封地给晋室以图重复昨日之辉煌只是幌子。智伯拥护晋室的背后“挂羊头卖狗肉”晋国有四大家族(智家、赵家、魏家、韩家),唯有智家势力最大,也最得晋室信任。智家的掌门人智宣子死后,由智襄子(智伯)接管诺大的宗族。智伯为人戏谑不遵循法度,上位后宴请赵魏韩三大家族。由于智家势力太大,智伯没有将另外三家放在眼里。宴会之上,智伯口不择言羞辱韩康子和段规。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如下: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从这段记载中,可以看出智伯是个极其嚣张跋扈的人。俨然以自己是晋国真正的主人自居,才有“难将由我”的狂言。所谓的“难将由我”作何解呢?即晋国的地盘上,所有的灾祸都有我来决定。由此可见,智伯已经无视晋室的存在。智伯戏谑三大家族随后谋士智国引用《夏书》劝谏智伯曰: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从君相二人对话中,智国看到智伯带领的智家,表面上看是要压制赵魏韩三家,实际上智伯的言谈礼节已经远远超过作为臣子的范围,智国表面上是提醒智伯小心三大家族,实则上替智家意图“一家独大”后造成君臣关系失衡的担忧。智伯发起晋阳之战索要土地是“三家分晋”的导火索此时的晋室已经和东家周王室没有差别,只是形式上的最高领导者。晋室的实有“股权”大部分都在智家手中,智伯不满足现状。为了进一步强化智家的实际地位,弱化另外三家,继而提出“进献土地,光复晋室”的口号。大致是由智家带头,四大家族分别拿出封地的一部分归还晋室,让晋室强大起来带领晋国重回霸主的地位。智伯的建议可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矛盾。晋国的土地自然属于晋室所有,怎么变成四大家族进献土地。也就是说,包括智家在内的晋国士大夫早就与晋室貌合神离。连智伯自己提出拥护晋室的言论都自相矛盾,所以说,智伯想要拥护晋室的背后是想通过“自伤一指,断敌一臂”的策略,来分化削弱晋室其他宗族势力。如此以来智家更容易巩固现有的地位。《资治通鉴·周纪》记载如下: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智伯之命必不久矣。确实如任章所预料,智伯得到韩魏两家的土地后,变得更加骄纵,随即向赵家索要土地。赵襄子压根不买单,进而导致“智赵之战”爆发。水淹晋阳城“智赵之战”忽现倒戈,彻底葬送晋国赵襄子没有同意智伯的要求,智伯联合韩康子、魏桓子发兵晋阳(赵襄子封地)。由于晋阳城坚若铜墙铁壁,智伯掘开河口水淹晋阳。晋阳城中的百姓早就对智伯的不仁有所耳闻,如今自己的家园又被智伯毁掉,整个晋阳城上下齐心,浴血奋战誓死不降。面对智伯水淹晋阳城的损招。韩康子和魏桓子看在眼里,慌在心里。谁都想不到智伯为人居然残暴到如此地步,心中难免不寒而栗。《资治通鉴》原文记载: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智伯伐赵不成,惨遭身死晋阳城破在即,赵襄子派使者张孟前去游说韩魏。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韩魏两家,韩康子和魏桓子深以为然。便与使者张孟约好趁夜发动叛变,将河水掘开引向智伯的军营。智伯丝毫没有心理防备,最终全军覆灭,惨死乱军之中。赵家的晋阳之围得以脱险。接下来,便是三家商议将原有的智家土地坐地分赃。智伯的“雄心壮志”,不仅仅是给智家带来灭族的惨剧,更多地是开启士大夫依靠武力获取权力和土地的先河。天下的诸侯和士大夫看到,合纵连横、弱肉强食后,坐地分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壮大自身的途径。三家分晋图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公元前年,韩虔﹑赵籍﹑魏斯得到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直到公元前年,赵魏韩三家彻底瓜分晋室。历史也由春秋时期进入战国时代。智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提出“进献土地,光复晋室”的口号。从道义的表面来看,符合君臣大义。可惜智伯的动机和方式完全违背晋国士大夫阶层的阶级利益。一是“光复晋室”是以牺牲士大夫的土地为代价;二是伐赵的过程中,没有采取仁德的方式,造成各路大夫惶恐不已。更为深远的影响是给“自下而上”的春秋无义战,找到更多的法统依据。晋国作为此次事件的发源地,最终由本国士大夫所取代也已成定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