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是王道日衰落、礼崩乐坏的战乱时代,诸侯之间互相兼并,齐、楚、晋、秦等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相继称霸诸侯,周天则从“天下共主”变成了“天下共煮”。然而,春秋时期又是中华文化和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等思想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景,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时代。
后世学者虽然偶有建树,比如汉朝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宋朝程氏兄弟和朱熹的程朱理学、明朝王守仁的心学等,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和道家。这两个思想流派的主张几乎完全相反,但两者却对中国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就像八卦中的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前文已经对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思想做了阐述,本文我们将探讨儒家的对立学派—道家。
中国的道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伏羲氏时代。伏羲基于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创造了阴阳和八卦,中国最早的文字据说也产生于伏羲时代,他还发明了各种乐器,并谱写乐曲。毫不夸张地说,中华民族的源头便发源于伏羲氏。
年后的黄帝时代,中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只知道黄帝是部落首领,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但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著名的《黄帝内经》便是最佳例证。
伏羲氏黄帝提倡“执雌持下”,这一思想被老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为“不争”和“尚柔”。换句话说,中国自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左右,道家思想一直在发展之中,指导了中国数千年。道家可以看作是百家之首,所以它在春秋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道家的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本文主要探讨老子生平及其思想。
一、老子生平据史料记载,老子姓李,名耳,有时也被称为“老聃”。虽然道学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的伏羲氏,但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也因此被道教尊奉为始祖,神话中的“太上老君”便是老子的化身。到了东汉末期,老子开始被皇家祭祀。虽然无籍可考,但唐高祖李渊将老子奉为李唐皇室的始祖,唐高宗李治还给老子上一个尊号,叫“太上玄元皇帝”。到了宋朝,老子的名号更加丰富了,被尊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我们且不论后世的认祖归宗和溜须拍马,只讨论老子的生平、思想和事迹。
老子史书对老子的生平记录语焉不详,既不知其生卒年月,也不知其出生之地,以至于后世为了争夺“老子故里”这一名号打得不可开交。有传言称他是出生于李树之下,所以便以李为姓。但也有观点认为,老子本姓老,而李姓只是老姓的分之。先秦时代,中国人的姓和氏是分开的,姓表示一个族的根,而氏则是该姓的分之。如果第二种说法成立,那么“老”是老子的姓,而“李”则是他的氏。秦汉以后,中国不再区分姓氏,所以老子姓李也就成了公论。至于他为什么叫“耳”,有观点认为老子的耳朵生来就很大,而且“聃”就是耳朵又长又大的意思。但另一种观点认为,老子是周朝聃国人,因此才被称作“老聃”。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观点。
至于老子的出生地,自古以来便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陈国苦县,也有人认为是楚国苦县。到了现代,河南鹿邑和安徽涡阳因为老子故里之争也没少打嘴官司。
老子故里之争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有个太清宫镇,镇里有太清宫一座,相传是老子的出生地。东汉时期,汉桓帝曾派人在此为老子修建祠堂。李渊追认老子为李唐始祖后,还对这座祠堂进行了扩建。唐玄宗即位后更是大兴土木,并将其更名为“太清宫”,即神仙的居所。直到现在,太清宫镇还存留有唐宋时期营建的建筑基础,以及唐、宋、金等朝碑刻20余通。明清时期建造的宫殿则更多,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太清宫是有史以来第一座由官方出资营建的道教圣殿,所以它也成为道教各大门派的祖庭。
除此之外,鹿邑县城内有一座老君台,相传是老子得道成仙之处。老君台始建于唐代,原为明道宫的附属建筑,明道宫早已因战乱而损毁,而由砖石垒砌而成的老君台则部分幸存了下来,后经修复,今人才得以一睹其真容。
老君台然而,安徽涡阳有一座天静宫,相传也是老子的诞生地。这座天静宫在明朝时还有一段轶事。明成祖朱棣曾屯兵于此,并许下心愿,如果自己能够登基称帝,一定重修此宫。朱棣后来得偿所愿,便兑现诺言,不但重新翻修天静宫,还重塑了太上老君的金身。只可惜这座辉煌一时的天静宫也在战火中损毁殆尽。
太清宫老子青年时代曾师从于商容,20岁左右便学有所成,被周王室任命为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老子为官就像他一直以来倡导的学说那样,清静无为,所以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0多年。后来,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典籍被王子朝劫走并运到了楚国,老子无书可藏,便离职而去。
老子任守藏室史期间,孔子曾专程从鲁国赶到洛邑,向其学礼。今洛阳市东关大街北端立有清雍正年间所见碑楼一座,上书“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相传此处便是老子在洛邑的居所。
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楼除了这座碑楼,洛阳老城区北大街还存有一座洛阳祖师庙。该庙始建于元朝末年,现为洛阳老子纪念馆,也是国内唯一一座以老子为专题的展馆。
自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就像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老子任守藏室史期间,周王室已经彻底沦为摆设,这令老子感到心灰意懒。那时他已辞官在家,感觉当时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值得自己再为之效力。于是,老子离开家乡,西出函谷。函谷关守将尹喜是个热爱读书的三好学生,尤其喜读谶书。他见有一团紫气从东方而来,知道此乃祥瑞之其,便断定必有圣人经过。不久,他果然看到老子起着一头青牛缓缓而来。
尹喜向来敬重老子,听说他准备云游四方,心中感到惋惜。于是,他对老子说:“请先生在隐居避世之前为后世留下您的珍贵思想吧。”老子觉得尹喜言之有理,便在函谷关写了言,这就是《道德经》。尹喜有感于老子志向高洁,便拜他为师,并辞去官职,随侍老子左右。
为了纪念老子,后人在函谷关东门右侧建了一座太初宫,庙内现存元、清石碑各一通,所记载皆为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之事。
老子身世不详、姓名不详、出生地不详,就连他出函谷关之后的行踪也不详,《史记》只用了“莫知其所终”五个字,一笔带过。河南栾川老君山原名景室山,指引传说此处为老子归隐之所,唐太宗便将其改名为老君山,并尊其为“道源”和“祖庭”。老君山上矗立着一尊全球最高的老子像,山顶还有颇为壮观的道观群,这些庙宇始建于北魏时期。
老子过函谷关除此之外,西安终南山相传也是老子的归隐之地。终南山北麓现存一座楼观台,据信是老子再次开坛授课,其中种有9棵前年柏树,其中一棵是老子的栓牛桩,后人称之为“系牛柏”。为了认祖归宗,李渊曾率文武大臣上千人到此祭拜老子,唐玄宗时期,楼观台得到大规模扩建,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唐玄宗有个妹妹叫玉真公主,她颇好道教,曾在此隐居修炼近半个世纪。
楼观台从楼观台西行可到周至县就峪河,河西岸有一座老子墓,此墓最早记载于卑微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
老子墓老子虽然是道家的开山鼻祖,但其生平事迹却乏善可陈,史料对其记载语焉不详,我们只能通过只言片语进行猜测。
前文提到,老子师从于商容,后经商容推荐,入周王室为博士,并在太学深造,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等。三年之后,老子学问大成,被授予守藏室史一职责。这个官虽然不大,但老子却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得以遍览王室收藏的珍贵典籍。后来,老子因博闻强识而闻名天下。
孔子问礼于老子不少人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拜在老子门下,阳子居、庚桑楚、南荣等,儒家创始人孔子也曾多次问道于老子。公元前55年,老子因受排挤而辞去干了0多年的守藏室史之职。
有一年,老子来到鲁国,为朋友主持葬礼,遇到了时年17岁的孔子,这是两位巨子首次会晤。孔子向他问礼。5年之后,老子再次返回洛邑,官复原职。又过了4年,时年26岁的孔子从鲁国专程赶到洛邑,问道于老子。10年之后,周王室动乱,王室所藏典籍被王子朝运到了楚国,所以拉老子再次罢职,回到故乡。15年后,时年51岁的孔子再次寻访老子,向其问道。
老子见周王室日薄西山,便离开家乡,西出函谷,来到秦国,开坛讲学,并在函谷关写成了《道德经》一书,这也是他留存于世的唯一著作。
二、《道德经》思想精义人的思想境界各有不同,有些人认识粗鄙,有的人一知半解,而老子对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其思想同样贯彻“大道至简”的原则,所以认识浅薄之人往往很难领略到老子思想的精义。虽然老子只留下一部《道德经》,但它与《易经》和论语并成为影响中华文明的三部最伟大著作。
道德经《道德经》虽然仅有寥寥数千言,但却浓缩了老子的思想精要,主要阐述了修身、养生、用兵和治国之道。
1.修身
《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即老子注重身心洁净。老子认为,“内外两除”是人的最高境界。所谓“内外两除”,是指内心要除去对知识的向往,而外在要除去对名利的追求。人只有达到无欲无求,就像初生的婴儿那样,才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2.养生
老子认为,最佳养生方法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生活朴素、不追名逐利便是最佳养生方式。低级养生观念主张食物越丰盛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但追求极致反而会损害健康。终极养生观念主张饮食适度,运动适当。而老子的养生思想则是,生活朴素,不追名逐利,便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用兵
《道德经》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与。是谓不争之德。”其大意为:“善于带兵打仗的将帅,不逞其勇武;善于打仗之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制胜之人,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之人,往往对人谦和。这是不与人争的品德,是善于用人的能力,也是符合自然的道理。”
4.治国
《道德经》曰:“为无为,则无不治。”言外之意,如果当权者好不显露自己的作为,那么国家将无所不治。老子认为,世间万物肇始于“道”。道虚无缥缈,无具体形象,但它却衍生了万物。虽然道孕育了万物,但由于它丝毫不彰显自己的存在,所以很少有人了解它。老子将道不自显的现象称为“无为”。
为什么道不主动彰显呢?因为它无意于名利,不显露自己的作为。如此,“无为”便是最大的作为。
世人对“无为”的理解,大多源自历史教科书上的“文景之治”,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其实这大大歪曲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倡导的“无为”,是指不在事物发生变化之前主动干预,任其自由发展,所以看似是“无为”,实则是“无所为,又无所不为”。
很显然,老子的治国思想是《道德经》中核心的部分,它阐述了“无为”的概念,并以下从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论述: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如果统治者不举贤任能,民众就不会为了得到一官半职而恶性竞争。如果统治者不爱财货,那么其子民也不会贪财好利,偷盗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很多人对老子的“无为”二字有所误解,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但“无为”实际上是不妄加作为,按照事物的一般规律作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中最原始的物质,但由于它不显露自己,以至于人们不知其存在,也不知其有什么作为,所以“道”即是“无为”。
统治者不胡作非为,不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让人民自主决定如何生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自然而然地兴旺发达起来。统治者不追名逐利,才能做到“无为而治”。统治者好静,其实是以静制动,这样社会风气自然会端正。利益熏心的人,必然会主动作为,而只有淡泊名利之人,才能以静制动。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有人错误地认为,这句话是老子的愚民之术,鼓吹人民越蠢越好,其实不然。善于为道之人,不是教导人民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国家就多处盗贼,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之福。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统治者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谦下的态度对待人民,必须将自身利益放在人民之后。有些人为了得到高位而费尽心机,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但其下场往往是身败名裂。统治者不与民争先,甘居人后,人民才会认为他修养高尚,才会乐意推戴他,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有些统治者意图通过压制措施树立威严,但却激起激烈的反抗,反而有损其威严。所以,只有统治者不用威权,才会在人民中赢得真正的威严。争权夺利之人,必然会通过威权达到目的;淡泊名利之人,不愿使用威权,但却能获得更大的威严。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饪一条小鱼一样,只需要用简单的方法便可以将其做熟。但如果方法过于复杂,那么这条小鱼必然会卖相难看。秦始皇父子为了江山永固,采取各种残酷镇压手段,结果导致秦国二世而亡。汉朝建立以后,采取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国家迅速繁荣起来,奠定了两汉年的江山。
上者,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一流的统治者,会令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二流的统治者,人民亲近并称赞他;三流的统治者,人民会畏惧他;末流的统治者,人民会轻蔑他。统治者诚信不足,人民便不相信他,最高明的统治者垂拱而治,很少发号施令,一切顺其自然,因为人民本来就是这样生活的。
为无为,则无不治。不举贤任能,老百姓才不会互相争夺;不贪图财货,老百姓才不会去偷窃;不显耀容易引起贪心的事物,民心才不会被迷惑。因此,圣人的之国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弱化百姓的竞争意识,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使老百姓不用智巧,无欲无求。如此一来,那些有才智之人也不敢胡作非为。
综上所述,《道德经》所倡导的治国原则是,统治者不举贤任能,不胡作非为,不以智治国,不与民争利,不使用威权,而是谦和待人,甘居人后,举法简单,顺其自然,则国家必然大治。
三、何为“无为”老子倡导的无为可以用《冲虚经》中的三句话来概括,即“不为而成,不言语而有信,不管理而自运行”。
不为而成。根据道家的解释,按照事物的自然规律办事,不胡作非为,并非真正做到了“无为”,因为“办事”还是有为,只有不进行任何作为,才能称之为“无为”。所以,“无为”的深层次理解是,统治者有所作为,但人民却意识不到。人民看到的是统治者毫无作为,但他却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民,这才是真“无为”。
前文提到,“道”即是“无为”,它是宇宙的原始物质,但毫不外显,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它却充塞宇宙。而现世一切可见的实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的。“道”与宇宙相始终,它滋养、哺育着万物。但宇宙万物如何由“道”演化而来,凡人根本无从知晓,自然也就不知道它做了什么,因此“道”既“无为”,又“无不为”。
根据道家八卦理论,阴阳是统一、对立和互化的,中国古人用以描述蕴含在自然规律背后、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并且认为它们是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道家认为,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五行。浩瀚宇宙中的万物和现象都有阴阳两面。它们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这就是道家眼中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源。
天和地、日和月、风和雨,雌和雄、刚和柔、动和静、显和敛......万物皆分阴阳。此外,人体的骨肉、经络、五脏、六腑,莫不合阴阳之理。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一股肉眼无法看到的气,它沿着经络循环运行,人的生命便依赖于此。可见,中医理论与道家学说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中医经脉人不知道“道”有何作为,它却是世间万物之根源。这种让人看不到的作为,才是最大的作为。无为之人就像“道”,他不显山露水,在外人眼中毫无作为,但他却在无形之中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不言语而有信。越是信誓旦旦的人,越容易食言而肥。而少言寡语或不言不语之人,反而更加诚信,更讲信用。“无为”之人从来不显耀自己的信用如何高,但他却最守信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不管理而自运行。《道德经》曰:“上者,下知有之。”意思是无为的统治者不显山露水,看似毫无作为,不随便干预治下之民,所以人民说不出他有何功劳。无为的统治者只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民,人民虽然察觉不出其功劳大小,但整个社会却和平宴然。他就像“道”一样,默默无闻地付出,以至于人民几乎不知道他的存在。
总结起来,老子认为,“无为”符合“道”的本质。“道”蕴含着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它无处不在,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例如,春天到了,万物生发,一切欣欣向荣;夏天到了,生命的活力也达到了顶峰;到了秋天,花谢叶落,草木枯萎;到了冬天,万物肃杀,但又在悄悄积蓄力量,以待二次复苏。“道”无处不在,人无法改变,所以人类要想长盛不衰,首先必须接受“道”,并遵守其规律,而不是与天斗其乐无穷,余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道”没有人格,它既不仁慈,也无恶念,它只是按照既定规律周而复始地运行。所以“道”就像初生的婴儿那样纯良、朴素,它不分善恶,而是给万事万物生存和展现的机会,所以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多样。
老子认为,统治者应充分尊重“道”,充分尊重事物的自然规律,这便是黄老学说中的“无为而治”。开明的统治者都懂得尊重自然之道,化繁为简,顺天应人,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各得其所。但凡通过严刑苛法约束百姓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秦二世而亡便是最好的例证。但凡违背自然规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都不会有好的下场,隋炀帝便是最好的例证。社会就像一汪清水,你越是使劲搅动,它就越浑浊。但如果干扰因素消失,它又会自动恢复平静、清澈,这便是“道”在发挥作用。
四、为人之道除了治国,《道德经》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为人之道,我们可以将老子的处世思想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样,它滋养万物,却从不居高,反而只沿着低洼处流淌,即上善却下之。在老子的眼中,水的运行与“道”最接近,所以水德之人也更加接近于“道”,更加接近于“无为”。有功而不求回报,这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不争,故无人能与其争。好争者每天都疲于奔命,他们在看到别人强于自己时,便会产生嫉妒、愤恨等不良情绪,以至于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超越对手。所谓“利令智昏”,就是指功利心太强、急于出头之人,其头脑往往不清醒。
相比之下,不争者能够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会看透一切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总能从容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更容易取得成功。越是功利心越强的人,越容易急功近利,但所谓欲速则不达,现实往往与其愿望背道而驰。因此,不过分追名逐利,凡事懂得适可而止,才能获得实际的利益。不争是人的至高内涵和修养,只有拥有泰然处之的心态,对事物没有过分的欲望和追求,才能做到“天下莫能与之争”。
后其身而身先。如果一个人总是显耀自己,事事争先,别人会认为他言过于实,反而容易被鄙弃,最终落于人后。但如果一个人从不主动显耀自己,事事甘居人后,别人会认为他有涵养,有真才干,因而敬佩并效仿之,所以他反而成为众人的表率。因此,不为人先,甘居人后乃是做人的另一个至高境界。
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正是由于大海位置最低,所以河流皆汇于海,大海因此成为百川之王。商汤不嫌弃伊尹卑贱,任其为宰,遂开创年之基业;姬昌不嫌弃姜子牙老迈,拜其为师,遂有两周年江山;秦穆公不嫌弃百里奚为奴,聘其为相,遂开地千里,称霸西戎。这些贤德之人,无不把自己放在较低的位置,所以人才纷纷归附于他们。欲成大事者,必须学会放低姿态,处人之下,然后才能有所成就。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认为,生活简单朴素、清心寡欲是明智的做法。成由勤俭败由奢,绝对不是一句虚言。纵观历朝历代兴衰治乱之由,我们会发现一个道理,开国之君大多出身戎马,深知创业艰难,百姓疾苦,因此他们多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不为自己营造奢华的宫室,不兴建各种劳民伤财的工程,政事化繁为简,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因此国家在经历战乱之后往往能够迅速实现大治。然而,经过数代之后,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守成之君早已忘记祖先的筚路蓝缕,反而肆意挥霍,生活奢靡,大兴土木。当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对人民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最后揭竿而起,前文讲的夏商两代之所以亡国,莫不如此。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老子认为,不优先考虑自身利益的人,反而更容易取得自身利益。这与黄老之学中的“少则得,多则惑”道理相似。人的欲望越强烈,反而越得不到,甚至导致原有利益受到损害。有些人经商之所以赔本,往往是因为私心太重,欲望太强所致。天地之所以永世长存,就是因为它只考虑生化万物,不考虑自身利益。少私利,懂知足,人反而更容易成就事业,更容易心平气和,更容易健康长寿。大多数人认为艰苦奋斗是良好品德,但所谓物极必反,如果不懂得适可而止,他们最终会发现,自己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更有价值的东西。
五、道学的发展与应用皇帝提倡“执雌持下”,崇尚为人谦和、甘居人下的思想,而老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不少人认为,“执雌持下”是指雌性应该为人柔和,处人之下,但这有贬低女性、将女性视为附庸之嫌,所以我在这里并没有采信这种主张),这就是后来的到家基本思想“不争”和“尚柔”。
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史0多年,因而有机会遍览各种经典,吸取先贤智慧,逐渐形成了系统的道家思想。南北朝之前,黄老之学始终是道家的主流学说。但南北朝以后,老庄思想开始取得优势地位。
黄老之学主要倡导顺天应人、清静无为,这很符合新朝建立后的治国理念,所以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朝代,在立国之初都采取无为而治的国策,到了国力恢复、社会稳定之后,则“内用黄老,外施儒术”。因为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适合约束和规范社会秩序,而治国、治军则需要政令简明,这正好契合道家思想。尤其是在立国之初,国家经过长期动乱,民力疲惫,百姓思安,此时采取无为而治的国策,有助于革除前朝的弊病;制定简明的政令,有利于人民遵守;减轻老百姓的赋税和徭役,有利于人民休养生息。所以自汉以降,历代开国之君采取的大多都是这一套政策。
《道德经》是道家的指导思想,但它太过凝炼,几乎一句一个意思,而且互不相通,普通人很难理解。作为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庄子则将老子的思想具体化,这极大地推动了道学的发展和普及。
庄子老子的思想可以比作道家的骨骼,而庄子的思想可以比作道家的皮肉。庄子是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庄子》一书共包含多则故事,如庄周梦蝶、知鱼之乐、自由之龟、无用之用、鼓盆而歌、望洋兴叹等。庄子就是用这些故事,具体形象地阐述深奥的哲理,所以《庄子》较《道德经》更容易理解。
庄子同样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之源产,主宰着世间一切。“道”是一种混沌状态的气,无固定形态,庄子称之为“无”。政治方面,庄子反对礼教制度,主张“无所用天下为”,即不追求权力和名利。人生态度方面,庄子崇尚自由超脱,主张无己,将自己看成虚幻,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庄子的思想核心是“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认为事物都存在对立面,两者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有趣的是,庄子最早提出了“内圣外王”的主张,这对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思想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游世。但他玩世不恭的态度是故意为之,而非天性使然,由于生逢乱世,他的这种态度实出于逃避现实和矛盾。但庄子也不否认,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消极避世是一条死路。
庄子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至人同勿忘我,神人不建功业,圣人不求名声。儒道两家虽然对立,但庄子对孔子评价颇高,认为孔子堪称至人。因为孔子一生都在忧国忧民,却从不为己,他将大部分生命都风险给了自己的学生和学说,他历经艰险周游列国,只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求天下重归太平。
但孔子最多也只能是个至人,尚未达到神人和圣人的境界,因为孔子终生求仕,希望有所作为,所以他不是“不建功业”的神人。孔子开坛讲学,著书立说,嬴得生前身后名,所以他更不是“不求名声”的圣人。
儒道两家就像阴阳二气,相生相克,它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世2年,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需纠缠哪种学说更加高明,因为就像周而复始的阴阳二气,只有相对,没有绝对,只有顺势而为,没有万法归一。
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两位思想家,所以我用了较长的篇幅阐述二人的生平与思想。接下来,我们继续讲故事,请看下一章:《小人物,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