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孔子和他身后的儒者还在呼吁恢复周礼,重建礼乐秩序时,有一群人却破天荒地喊出了“平等博爱”、“停止战争”、“天下大同”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和目标,他们还建立了严密的组织,统一号令,严明纪律,进行军事和科学研究,并以学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积极奔走于各国硝烟弥漫的战场,为践行他们“兼爱”,“非攻”的大义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不仅能传经布道,教化人心,也能持刀挥戈,与敌血战,还能制造出当时最先进的守城武器。他们守城防御的理念和方法,冠绝天下。他们一次次立在弱国的城墙上,抗击着千军万马,排山倒海般的攻击而岿然不动。屡屡以小博大,以弱胜强,挽狂澜于既倒,让一些小国,弱国在军事大国的碾压下死里逃生。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当时的社会卷起狂潮,为众多有识之士和社会底层人士信仰和追求,成为显学。和儒家双峰并峙,风靡天下。
但他们到底没能挽救世道人心,他们思想极大的超前性注定了他们的生不逢时。他们就像高山悬崖上的奇葩,艳丽夺目,香气袭人,却无奈距人世太远。而历史则需要按部就班地走过它那漫长曲折的旅程。所以他们注定只能是一个超越时代的浪漫的梦,注定只能留给历史一抹惊艳和一声叹息。
他们是谁?
他们是墨者!
他们是墨家学派的弟子!
守城武士一超越时代的理想主义
司马迁是一个儒者,但他是一个思想开放,极具侠义之风的儒者。所以历史上不受儒家待见的刺客,侠客得以在他的笔下得以青史留名,鲜活后世。这需要不一般的勇气和见识。但墨翟,这个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侠义江湖中最早和最具名气的领袖,极具侠义精神和传奇色彩的人生,在司马迁的笔下竟然只有寥寥二十四个字。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墨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典型的“士”。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但到墨翟时已没落成平民,他当过牧童,做过木工,也受过系统的教育,世人都称其为“布衣之士”。
因为当时儒学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墨翟先师从儒学,决意“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伦”,用儒学之道来提升自我,周济天下。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了儒学的众多弊端。人情伦理等级森严,亲疏有别;对君对父一味遵从,愚忠愚孝;行为做事繁文缛节,循规蹈矩;厚葬逝者耗费钱财,使人致贫……。于是他决定自立门户,创立一派新的学说,一改儒学的弊端,来教化天下,拯救苍生。
所以他的墨学,一问世就注定与儒家针锋相对。
儒家全面地继承了周礼的核心思想。而周礼的基础,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宗亲,血缘关系上的。所以对待远近亲疏的人态度和关怀是不一样的。对人才的提拔使用也基于这种关系,只要是王的亲戚,一律许以高官、委以重任、持以重兵。这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最后一个王朝的结束。
墨子认为这种仁爱其实非常狭隘和自私。
所以他提出“兼爱”,即不分血缘、亲疏、等级、地位,平等地去爱世间的每一个人。而且推及到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系,也应该如此。(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那么天下苍生就会在兼爱互利中走向和谐与富足。
“兼爱”是墨家的思想核心。
这难道不是两千年后人们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吗?
这难道不是现代人正在追求和实践的“以人为本,天下大同”吗?
而“非攻”是“兼爱”的延续。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后天下纷乱无序,兼并战争愈演愈烈,致使生灵涂炭,百业凋零,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现状提出的。
“非攻”即反对霸权,反对一切不正义的战争。为防止和停止战争,墨翟提出了“七不”主张。即“大不攻小”、“强不辱弱”、“众不寡”、“诈不欺愚”、“贵不傲贱”
“富不骄贫”、“壮不夺老”。
现在看来,这就是现代版维持国际和平的准则。
这就是现代外交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原则。
对于儒家宗法体制下等级森严,任人唯亲的弊端,墨翟提出了“尚贤”,也就是任人唯贤。一个人只要品行高尚,能力突出,就应不论出身,地位,坚决提拔任用。即“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以爵、重予以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儒家继承了周礼“死等同生”的观念,认为人死了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生活,所以富贵者恨不得把他所能拥有的东西全都带到地下,在那里继续享受。因此厚葬之风盛行。所谓“诸侯死者,虚府库,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而众多平民因礼循旧,常常因为一个葬礼就破产致贫。这也是让墨翟极为痛恨的,他极力提倡“节葬”。应摒弃周以来的厚葬之风,重倡夏代节葬之风。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儒家提出的“命定论”,意欲让人们安守本分,安于现状,不要有非分之想,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墨翟却针锋相对地提出“官无常贵,命无终贱”,鼓励每个底层士人都勇敢地站出来,靠自己的努力和
抗争去改变命运,说不定能实现从草根到王者的逆袭。
这就是他的风“非命”思想,带着以人为本的温暖和努力变革的锐气,是不是也有着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儒家在奉行忠君,尊师,孝顺父母方面要求严苛,过于刻板,往往矫枉过正。
墨翟却大胆提出,天下为君,为师,为父母的人很多,但其中道德高尚,有智慧的人却很少,所以为臣、为生、为子者不能盲目遵从,而要理清是非,择善而从。这又是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伦理底线的强力挑战。
……
墨家的这些思想理念,几乎完全跳出了周礼的范畴,挣脱了它的束缚。极其大胆、极其理想、极其超前,足以让当时的统治者和世人目瞪口呆。
在我们今天看来,仿佛是现代民主文明在两千多年前的穿越,想要在那个时代燃起超越时代的民主文明的烈火,照亮那黑暗了太久的天空。
墨家的这些思想,从一问世就开始向根深蒂固,影响巨大的儒家发起了挑战和攻击,决定了他们之间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斗争宿命。我想,作为儒者的司马迁是不会认同的,他一定不会大书特写敌方领袖的传记,宣扬他们的思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样,墨家的这些思想如果得以实现,就会颠覆当时的社会根基,动摇统治者和利益集团的地位,因此,他们也是不会认同的。
所以,墨者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四面楚歌,举步维艰的窘境。但墨者就是墨者,他们不会只能坐而论道,不会坐等社会变革,他们会愤然而起,一手拿着超越时代的思想武器,一手拿着自己制造的守城武器,去面对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敌人,去对抗这个黑暗的时代。
云梯攻城二组织严密的革命侠义
公元年年,宋国国都商丘城内一片混乱,人心惶惶,很多富家大族开始逃离……,因为他们获知,楚国已经集结大军,不日将攻宋。虽然商丘城城墙高大坚固,前几次在楚军的攻击下幸免于难,但这次,楚王请了天下最著名的匠师公输般(鲁班)制造出攻城利器—云梯,这次宋国应该在劫难逃了。
这时,城外竟然来了一支约三百人的队伍,领头的自称是墨家弟子禽滑离,奉墨家巨子墨翟之命,前来协助宋国守城……。
随即,禽滑离领着墨家的三百弟子登上城墙,开始布置防守,同时开始大量制造守城器械。
这样的情景,在春秋战国时代曾无数次地出现,只不过由于墨者纪律严明,而且高度保密,任务完成后就悄然离去,所以很多事情鲜为人知,史书上也鲜有记载。
这就像现代革命时期的地下工作者,一次次完成了艰险的任务,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没人知道是谁。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墨家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根本原因。这是墨翟强调的士人虽然要有学问,,但是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所以墨者不会只是坐而论道,而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理想,改良社会。
而行动,尤其是事关生死和国家安危的军事行动,没有严密的组织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墨子的训导下,墨家逐渐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号令统一,保密性强的特殊团体。墨家的领袖称巨子,由德才兼备,英勇无畏,大公无私者担任,有号令一切的权利。墨翟,就是墨家的第一代巨子。
墨者必须无条件服从巨子的指挥,统一行动,同时严守墨家纪律,否则就会依律严惩,墨者在各国为官,俸禄必须全部上交组织,作为墨家的活动经费。
墨家的理想宗旨决定了墨者的行为方式,他们生活简朴,吃苦耐劳,常年奔波,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他们严守纪律,召之即来,勇往直前;他们为了大义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死也不旋转脚后跟,后退一步)
他们英勇壮烈的故事虽鲜见于史书,却散佚于其他著述,流传于民间。
腹黄杀子
秦惠王时,墨家的巨子腹黄在秦为官,深得秦王赏识。有一次,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念他年事已高,且无其他子嗣,就决定赦免他的儿子。但腹黄却不同意,他说我们墨家有规定,伤人者处刑,杀人者处死,禁止杀人是天下的大义。虽然大王您赦免了他的罪行,但我不能违背墨家的规定。于是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孟胜守城
楚悼王时,墨家有一巨子名孟胜,和楚国阳城君是好友。
有一次阳城君要外出远行,他知道墨者善于守城,就把守城的任务托付给孟胜。并把一块玉分为两半,作为信物,只有两符合一,才能移交。
此时楚国正值吴起变法,因触犯了太多官僚大族的利益,于是他们决定在楚悼王的葬礼上射杀吴起,阳城君也参与其中。
吴起被射杀时,伏在楚悼王尸体上,于是楚悼王尸体上也中了不少箭。按照楚律,“丽兵于王尸者,诛三族”,所以楚肃王即位后,楚国有七十多家被灭族,阳城君提起得到消息,逃亡国外。
楚肃王派兵来接收阳城,自然不会有信物,这让孟胜左右为难,走吧,已经答应阳城君替他守城;守吧,楚军大兵压境,自己区区一百八十人,肯定守不住。自己唯有以命践信,死在阳城了。
他的弟子徐弱劝他,你还是走吧,你死了墨家就会陷入绝境。孟胜回答说,我已经决定把巨子之位传给宋国的田襄子,这样墨家是不会灭绝的,我已经答应了阳城君替他守城,如果言而无信,以后就没人会相信墨家了。
于是,孟胜派三个武艺高强的弟子冲出重围,去宋国把自己的巨子令牌传给田襄子,自己则率领一百八十名弟子力抗楚军,全部战死。
那三名弟子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宋国,在把巨子令牌交给田襄子后,即刻要返回楚国为孟胜殉死,田襄子以新任巨子的身份挽留他们,三人不为所动,毅然返回阳城,死在孟胜身旁。
止楚攻宋
当墨翟听说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而他的好友公输盘(鲁班)正在为楚军制造攻城的利器—云梯后,知道这次宋国危在旦夕。便日夜兼程,赶往楚国郢都,由于路途遥远,他的脚底磨成了血泡,他简单地用布包裹一下便继续赶路。在连续走了十天十夜后,终于到达郢都。
他找到正在替楚军制造云梯的公输盘,
非常不高兴地说,北方有个人侮辱了我,我想请你帮我杀了他。公输盘没有说话,但脸色很不好看。墨子接着说,我可以给你千两黄金作报酬,公输盘恼怒起来,大声说道,我有自己坚守的道义,怎么能去杀人!
墨翟说,我千里迢迢赶来楚国,就是因为你帮楚国制造云梯攻打宋国。楚国土地广而人口不足,现在攻打宋国,就是牺牲不足的人口去夺取多余的土地,这不是明智之举。宋国无罪却去攻打它,这不是仁慈之举。你不用这个道理去劝说楚王,反而助纣为虐,你刚才说杀一个人是不义,那你帮楚国攻打宋国,会使成千上万的人丧命,难道就是你所说的道义吗?
公输盘哑口无言,认同了墨翟的道理。
但他说已经答应楚王,不能出尔反尔,不然楚王肯定会降罪于他,于是墨翟让公输盘把自己引荐给楚王。
墨翟一见楚王,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人,自己有装饰华美的车子,却去偷人家的破牛车;自己有绫罗绸缎,却惦记人家的破衣服;自己有山珍海味,却去偷人家的糟糠饭菜。
请大王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得了偷盗的病了。
墨翟话锋一转,对楚王说,你们楚国方圆五千里,物产丰富,应有尽有,而宋国区区五百里,土地贫瘠。你现在要去攻打宋国,就如同那个得了偷盗病的人。
楚王对宋国图谋已久,眼看唾手可得,又怎么会轻易放弃。于是哈哈一笑说:“你说得有道理,但公输盘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宋国,我是非攻打不可了”。
墨翟看楚王志在必得,便提议让他和公输盘先进行一场城池的攻防演练,等楚王看了结果再做决定。楚王欣然同意。
于是墨翟解下腰带作为城池,又找来一些小木片作为攻防器具,在楚王面前和公输盘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杀机重重的攻防大战。
公输盘先后用了包括云梯在内的九次进攻,但都被墨翟一一化解。公输盘最后无计可施,但墨翟的方法和器械还有很多没用到。
公输盘站起来说:“我还有最后一计可以赢你”,墨翟也点头表示认同。楚王莫名其妙,问是什么计策,墨翟平静地说:“他的计策无非是杀了我,这样就没人替宋国守城了,但他哪里知道,在我来此之前,已派我的大弟子禽滑离等三百人携带防守器械,去了宋国。估计现在已在宋国的城墙上等候多时了”。
楚王此时已知灭宋无望,只好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就这样,墨翟以自己的勇气和谋略,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一场战争,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他们更多英勇壮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湮没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这可能也是司马迁给墨翟立传时过于简略的另外一个原因。
攻城器械三不可思议的科技巨子
公元前年的楚国王宫里,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士兵,却杀机四伏的城池攻防大战正在进行。
可以说这是一场当时军事、科技思想最高水平的论道。但和当年两大圣人老子和孔子论道的形式完全不一样。
对战双方,一个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工艺巨匠,被后世尊为工艺祖师爷的公输盘(鲁班);一个是当时唯一科技学派的掌门人,被后世奉为“科圣”的墨翟。所以,这是当世军事、科技界的巅峰对决。
公输盘一开始就咄咄逼人,利用自己刚发明的、世界独一无二的攻城利器—云梯强行登城进攻。墨翟则使用一种名为撞车的武器(在有轮子的活动车架上安装一根撞杆,杆的前端固定有厚厚的铁器)进行防御。每当公输盘的云梯靠近城墙,墨翟就用撞杆将它撞倒或撞毁。
公输盘第二次使用的武器是冲车(又名攻城车,车上用绳或铁链悬挂一粗大横木,前端用金属包裹,通常利用惯性和士兵合力向前的推力来撞开城门)进攻。墨翟则利用火箭(箭身绑有涂满油脂的麻布,点燃后发射)把攻城车烧毁。
公输盘第三次采用地道掘进的方式从地下发起攻击,墨翟则采用从城内向城外斜切挖掘的方法找到敌方地道,然后用脏填水灌,烟熏火燎的方法,再一次打败了公输盘的进攻。
……
公输盘连续变换了九种方式攻城,都被墨翟一一化解,公输盘已黔驴技穷,而墨翟的守城器械和方法还绰绰有余。
墨家作为一个以精神思想立世的学派,竟然拥有当时最先进的军事防守理论和方法,并能制造世上最先进的防守武器。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这不奇怪,因为墨翟有着当时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教学理念和训练方式,将墨家打造成了一个当时独一无二的科学和军事研究的团队。
墨家一贯秉承“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的教学理念,强调所学知识必须应用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
而它作为一个参与军事行动的平民组织,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墨家弟子一般来自社会底层,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为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墨翟会根据他们的特点,能力,意向,分为谈判辩论,弘法传道,技艺技能三组进行训练。即“能谈辩者谈办,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使他们专攻一科,精于一科。
其中天赋秉异的部分弟子则进行全能训练,能做到“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
的境界,以后能胜任巨子或指挥人员。
墨家独树一帜,知行合一的学习精神和
分门别类,人尽其才的训练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墨者的科技意识和发明创造,率先推动了实用科技的发展。墨家著作《墨经》中已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还已经总结出“圆”、“倍”、“正方形”的定义。《墨经》中还有许多几何命题,如“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同圆的半径相等”、“矩形的四角都为直角”等。这些概念都比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学之父的欧几里得提出得更早。
墨家还发明了十进制算法。
墨翟还和他的弟子们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探索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
曾经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
英国近代著名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在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指出:墨家思想所遵循的路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早已产生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了,比希腊为早,印度亦不能比拟。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甚至断言,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墨子个人足以等同于整个希腊。
墨家在军事方面的著述和影响也毫不逊色。
《墨子》“备城门”后十一篇,可以说是军事防守的经典著作。它充分贯彻墨家以小博大,以弱守强的积极防御策略,从“战前动员”、“齐备物资”、“整体防御
”、“严明赏罚”、“指挥系统”、“侦察反渗
”、“众志成城”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构筑起固若金汤的铁城雄关。
它针对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方法:如水攻法,穴攻法,临高法,突攻法等,都有详尽完备的应对策略,并有各种守城器械的制作和应用方法。
从这些析厘剖毫,丝分缕解的细致安排,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众多墨者在无数血与火的防御战中,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总结的经验,是墨者留给后人不朽的军事文化遗产。
后世军事防御的理论方法,皆师从《墨子》,而差不多和它同时代诞生的另一部军事巨著《孙子兵法》则主要论述进攻,一攻一防,双峰并峙,极大的影响和改变了冷兵器时代中国的战争理论和发展方向。
墨者,以一介平民组织,却左右了一个时代的军事攻防,在历史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在世界军事史上也绝无仅有。
但是,墨家这个曾经产生过超越时代的大同理想主义,创造过一个时代的军事奇迹,领先过整个世界的科学发明的不可思议的革命者,还是陨落了。
可他从来没有消失。
年8月16日,以墨子命名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升空。墨子,仿佛又鲜活于这世间。
历史的长河在历经两千年的曲折险阻后终于来到了他曾经构筑过的,奋斗过的理想时代。他超前的美好理想“兼爱”,“非攻”正在一一实现;他赖以救世的革命组织正在被继承和发展;他沉默已久的思想之火必将重新燃起,去照亮新的时代。
也许
他从来没有离开
他只是在等待
等时光荏苒
看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