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无人破解的华夏百科全书,山海经出自何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也被誉为“中国神话的百科全书”。其内容非常广泛,以神话和传说的形式记录了古代中国各地的历史和民俗。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部分,莫过于描绘的地理特征、动植物以及奇珍异兽。这些异兽形态千奇百怪,有的是蛇身人面,有的是龙头马身,还有的是鸟翅虎爪,形象生动,令人目不暇接。除了异兽,在整部《山海经》中,作者对于地理之内的矿藏、动植物特性等,都有明确的交代,如“某某山,多金、多玉”,亦或是“某某生物,食之如何”,以及山和山之间的距离都有明确记载。一直以来,后世都对《山海经》争议颇大。

大文学家鲁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古人臆想出的书籍,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坦言道:“余不敢多言也”,连博学强记的太史公都不敢对其做出评价,这无疑也为《山海经》蒙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山海经也许并不是一部神话故事传说这么简单,里面记载的正在不断的被证实,也就是说,山海经中记载的事情都是有事实依据的。这么来看的话,山海经的作者肯定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人,至少也是走遍大江南北的人。那么作者是传说之中的仙神,还是一些会法术的巫师。在那个没有高铁、飞机和网络的年代,他是如何做到把无数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以及神话故事如此详细的记载到书中的,关于《山海经》作者是谁的问题,历代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推测,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说法,并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种说法是《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这是最早也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它认为《山海经》是由夏朝的治水英雄大禹和他的儿子伯益共同编撰的。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山海经》中记载了大禹治水时所经过的各地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以及他所划分的九州和九山。另外,《山海经》中也有对夏朝第二任君主夏启的详细描述,说明它可能成书于夏朝时期。这种说法得到了东汉哲学家王充和晋代注家郭璞等人的支持。然而,这种说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和疑点,例如《山海经》中有许多春秋战国以后才出现的地名和词汇,以及与其他古籍相矛盾的记载,说明它不可能是夏朝时期的作品。

第二种说法是《山海经》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邹衍。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它认为《山海经》是由齐国的神仙家邹衍所作,他是五行说的创始人,曾提出过天地人三才、四时五行、九州八荒等理论。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山海经》中有许多与邹衍思想相符的内容,如对天地万物的分类、对五行相生相克的描述、对九州八荒的划分等。另外,《山海经》中也有一些与邹衍本人有关的记载,如他曾经游历过各地,见过许多奇异的景象和生物,他也曾经遇到过一些神仙和妖怪。这种说法得到了清代学者刘师培和近代学者陈寅恪等人的支持。然而,这种说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和疑点,例如《山海经》中有许多与邹衍思想相悖或者无关的内容,如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对巫术宗教的描写、对民族风俗的介绍等。

第三种说法是《山海经》的作者并非一人,而是由多个时代的多个人参与编撰而成。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说法,它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历经长期流传和不断增删的书,它的各个部分有不同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反映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山海经》中有许多与其他古籍相互印证或者相互矛盾的内容,说明它不可能是一人一时所作,而是借鉴或者修改了其他书籍的资料。另外,《山海经》中也有许多与不同朝代和地区有关的记载,如对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的描述,以及对中原、西域、南方、东方等的介绍,说明它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这种说法得到了北魏郦道元、北齐颜之推、清代王夫之等人的支持。然而,这种说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疑点,例如《山海经》中有许多内容是相互重复或者相互矛盾的,说明它可能经过了多次的修改和汇编,而且可能有些部分已经失传或者被篡改,导致它的原貌已经难以还原。

关于《山海经》作者是谁的问题,没有一个确定而统一的答案,只有不同的观点和推测。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和理由,但也都有不少的问题和疑点。据传《山海经》最初是对一幅山海图的描述,而这幅图据说是由大禹刻在象征九州的九个大鼎上面的。在当时,这九鼎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王权,是传国之宝,我们所熟知的“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就来自这九鼎。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神秘的九鼎经历了夏商周三朝,在秦灭周朝统一六国之后,便神秘地消失了,而山海图也就随之不见了,只剩下了传世的《山海经》。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找到九鼎,就能揭开《山海经》的秘密。但是,直到今天,这九鼎的下落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山海经》作为一部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虽然《山海经》的作者和成书时间仍存在着争议,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