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从桓公被封、立国开始,先后更迭了三代国君,虽然其间天子也从幽王变成了平王,但王室与郑国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毕竟,郑国的国君是王室的亲族,又有拥立之功,三代人作为朝廷的卿士也尽心尽力,可以算是双方的“蜜月期”,也是郑国发展的“飞跃期”。不过,喜欢先秦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周郑双方的“蜜月期”到了郑庄公统治中期便戛然而止,甚至还出现了王室要与诸侯国互相交换人质这样不正常的现象。那“周郑交质”是如何产生的,其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咱们这就去了解一下、分析一下。
连续三代为朝廷卿士的“郑氏三公”说到“周郑交质”的发生,其实可以从上一次的“史话”讲起……等等作者同志,从上一次“史话”讲起?你糊涂了吧,上次可是“卫国史话”,你讲郑国历史怎么能从卫国的故事讲起呢?你是不是说错了,应该是从“郑国史话”讲起呢?各位别着急,听我慢慢说,的确是要从上一次的“卫国史话”说起才行。因为“周郑交质”这次事件就发生在郑国讨伐公孙滑之乱的第二年,即郑国联军从卫国退兵后不久,庄公和平王的矛盾就爆发了出来。
不知各位有没有细想过,郑庄公讨伐公孙滑如此兴师动众,“请”来了王师、虢国、邾国、鲁国(公子豫自行调动的军队)这么多的援军。结果却只是在公孙滑被擒后就立刻收手,没有向入侵过自己国家的卫国进行任何报复,是不是有点过于友好了?虽说以庄公的智慧,的确没必要跟卫国彻底撕破脸,但请了这么多援军至少也得跟卫国讨要点好处当作给各位盟友的报酬才是。庄公能如此痛快答应撤兵,除了剿灭公孙滑叛军的目的已经达成以外,鄙人认为与接下来的周郑关系交恶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正当郑国联合大军与卫国对峙的时候,姬寤生听说了周平王在私下里搞的小动作,迫使他不得不尽快解决郑国在外面的纠纷,好专心跟天子讨个说法。
那平王私下里在搞什么小动作呢?据《左传》所记:“(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这段记载就是说郑国从武公开始,两代人都作为平王一朝的卿士,把控着朝中的大权,让平王有了将其权利分给虢公的想法。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当然会引起郑庄公的不满。所以,姬寤生赶紧借“公孙滑之乱”已经平定的机会与卫国讲和,然后立刻入朝向平王问个明白。
《左传》中关于“王贰于虢”的记载平王见郑庄公来朝中“质问”自己,肯定就心虚起来。毕竟郑庄公现在手握大权,郑国国力又十分强盛,他这位没有什么实力的天子不敢得罪于郑国。因此,姬宜臼赶紧矢口否认,告诉庄公并无将权力分给虢公这件事。但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果真没有这种事也不可能凭空出现这样的传言,以庄公的智慧是不会听了平王嘴上的否认就轻易相信了。因此,姬寤生一定会反复追问,希望天子能给个说法。平王看到庄公如此气愤又执着,不提出个有说服力的办法是无法平息这场风波了,便提出来干脆双方互换人质,让王子狐去郑国,郑国则派世子忽到朝中。这就是文章一开头就提到的,“周郑交质”的事件。
人质交换完了,庄公也不好再逼迫天子了,平王当然再也不会让虢公来分权了,这场风波暂时就这么过去了。但事件过后,咱们作为后来人还是需要好好分析一下“周郑交质”产生的原因。为什么郑国当时的实力如日中天,甚至有“庄公小霸”之势,平王明明知道自己没有实力,怎么敢招惹强大的郑国呢?何况武公、庄公两代郑侯虽然强势又有些专权,但对王室还算忠诚,平王如此着急地要把他们的权力分出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在下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
周郑交质1、拥立平王的诸侯国相继没落,让郑国突显一家独大
大家回忆一下,咱们此前讲过拥立平王的众多诸侯国有:晋国、卫国、郑国、申国、秦国、缯国、许国、赵国等。因为缯国、许国、赵国基本属于看大国脸色行事,秦国又远在西部对王室事务难以插手,所以这四国暂不考虑。剩下四个雒邑周边的大国,在平王统治的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早拥立平王的申国,由于楚国的入侵,已经失去了往日推翻幽王时的辉煌,甚至还需要王室派兵支援才能勉强没被灭国。曾经在卫武公的管理下兵强马壮,在勤王时立下大功的卫国,此时由于前庄公偏爱幼子州吁,让新继位的桓公姬完难以立刻稳定国家。拥有征伐权的晋国更不用想了,随着文侯的离世,“嫡庶之争”成为了他们最担忧的麻烦事,整个国家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乱”。而郑国偏偏在那三个国家混乱之际,在武公、庄公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不仅把朝中卿士大权牢牢地握在手中,还能借用这权力“号令群雄”,成为雒邑周边一家独大的诸侯强国。
牢牢把住朝中大权的郑庄公正因如此,四个大国中三个都衰落、混乱,唯独郑国如此强势,当然会让平王感到来自他们的压迫感。所以,姬宜臼为了避免郑国日后有机会挟制天子,才想到再立一个可以制衡庄公力量的人,也就是南虢国国君虢公忌父了。
2、郑国内乱,庄公无暇入朝,给了平王“贰于虢”的机会
据《史记》、《左传》等史书所记,从郑庄公二十二年年初到庄公二十三年年底,郑国国内发生了“京城太叔之乱”。随着双方拉锯式的较量(包括郑伯克段;公孙滑借卫国援军侵郑;郑国联合邾国、鲁公子豫伐卫等),郑庄公至少有近2年的时间被拖在国内,无暇入朝去实行卿士之职。更何况共叔段叛乱的苗头早已显露出来,姬寤生极有可能为了做平叛的准备,需要长期留居本国国内,忽视了朝中平王的动向。
郑庄公命公子吕平定公孙滑之乱如此长时间没有主事的卿士在朝,平王当然会找其他诸侯国君来帮忙处理朝政。而南虢国刚好离雒邑也很近,他们的国君也希望通过帮天子分忧来拉近自己与王室的关系,所以虢公忌父便成为郑庄公无暇入朝这段真空期中最好的替代者。有了这样一段时间的磨合,平王认为南虢国可以依靠,加上郑国内乱这难得的时机,便动起了分权于虢的心思。
3、南虢国的实力,让平王看到了分夺郑国权力的希望
南虢国前身是周朝王畿“西大门”的守护者西虢国,由于他们长期与西戎各邦国交战,练就了不俗的战斗力。只是因为西周末年王朝实力不断衰弱,西戎诸国又屡屡犯境,让西虢国实在独木难支,才被迫迁徙到上阳城(今河南三门峡一带)成为了南虢国。也就是说他们这次迁徙,其实是保存了原西虢国的实力。
正因为南虢国保存了实力,才在东周之初成为拥立携王一方的领袖,率领着众多老牌诸侯国与平王一方的晋、卫、郑、申等国分庭抗礼。只可惜平王一方提前定都雒邑抢占了先机,让携王一方逐渐瓦解,最终连南虢国都背叛了姬余臣,转投到平王麾下。并且,在鄙人之前的文章中也分析过,南虢国投奔平王时是以携王的人头作为筹码的,所以别看他们晚于其他国家加入平王一方,却受到了姬宜臼的格外青睐。这又一次让南虢国保存了本国的实力。
平王与虢公忌父密谋分夺郑庄公之权再接下来,东虢国被郑国所灭,被平王改封到南虢国以北的下阳城,成为了南虢国的附庸北虢国。这一变化不仅让南虢国的实力变相地得到了提升,还让两个虢国与郑国不可能走到一起。所以,这一直保存着较强的国力、战斗力,又与郑国不睦的南虢国,当然成为了平王制衡郑国的希望。
4、庄公调动王师及虢国军队的行为,加速了平王与虢国的密谋
文章中,咱们讲到公孙滑从卫国搬来援军入侵郑国廪延时,郑庄公精明地没有让郑国军队去与叛军硬碰硬,而是向朝廷“请来”了王师和虢国的军队。但从刚刚的分析可以看出,平王本来就担心郑国一家独大,虢国又跟郑国不睦,从他们心底里都不会愿意出兵帮助郑国的。
那为何平王、虢公忌父又都派兵参战了呢?只可能是因为他们忌惮郑庄公手中的权力,被他强迫着出了兵。试想,郑国这样一个侯爵国,已经可以逼迫天子及公爵国听从他的调遣,怎能不促使平王和虢公忌父尽快合谋分权,甚至夺取郑国权力呢?
周平王姬宜臼5、虢公忌父想借机上位掌握大权,背后挑拨平王与郑国翻脸
各位想想看,南虢国由于最初拥立的是携王余臣,所以即使他们转投到平王麾下后,也因有过那段历史而不能掌握朝中大权(即与卿士之职无缘)。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和平王对立的历史逐渐被淡化,平王与南虢国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虢公忌父当然就有了想重新成为卿士并掌控权力的欲望。
刚好此时拥立平王的几大诸侯乱的乱、衰的衰,只剩郑国一家把持朝政还让平王产生了厌恶感。所以,哪怕郑庄公对天子还算忠诚和尊重,也禁不住虢公忌父经常在平王耳边煽风点火。更何况郑国三代国君都是朝中卿士,庄公多少也会显露出一些专权跋扈的行为,让虢公忌父的挑拨事半功倍。如此下去周郑交恶、平王翻脸便是必然的结果了。
虢公忌父挑拨平王与郑庄公关系综上所述,“周郑交质”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由于郑国长期把持朝政,引起了天子的担忧与不满。但实际上除了专权以外,还有以上这些原因促成了平王下定决心要分权给虢公忌父。只可惜平王这位天子实在是力有不逮,才演变成让王室更加丢脸的结局。那接下来,“周郑交质”给双方换来的和平能维持多久呢?郑国与王室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纠葛呢?咱们下次“郑国史话”再叙。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周郑交质、王贰于虢、郑卫和解、庄公质问天子、交质原因、郑国独大、郑国内乱、南虢强悍、庄公调王师、虢公惑天子、王室丢脸。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