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颜李学派的一位重要人物,个性豪侠,以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颜李学派是很重要的一支。与同时代成为显学的经学、朴学不同,颜元李塨的思想一直处于比较边缘化的地位,但在民间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颜李学派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位奇人王源。

王源字昆绳,号或庵,大兴人。早年的时候跟哥哥王洁一起与学者梁以樟交游。梁以樟喜谈宋儒,当时王源尚幼,听闻之后并不感兴趣。他比较喜欢前代典要及关塞险隘攻守方略,也就是军事历史类的知识。时人记载,“他少有节概,慕诸葛亮、王守仁之为人。从魏禧学古文。豪侠尚气,喜言兵。”常置酒痛饮,谈古论今,醉则“嘲谑骂讥”显贵时流。可见他是一位有侠气的读书人。

王源四十岁的时候,到京师游历。有人取笑他不会写科举应试的文章。王源大笑说:“这些东西还需要学吗?”于是就去考试,一下子中了举人。这时又有人劝他去应礼部试,王源推辞说:“我的志向岂是为谋个人生计?去参加考试只是为了避免被诟病说我考不上罢了。”

大学士徐乾学开书局于洞庭山,招天下名士来编书,也请到王源。诸公编纂文稿的时候,多向他请教。《明史》中的《兵志》,实出其手。

王源于同辈学人中唯独与刘献廷相友善,每天在一起,讨论学问,其见识都相近。刘献廷去世后,王源十分难过。但不久,他结识了颜李学派的重要人物李塨,对李塨的学问也十分佩服。由此拜在颜李学派门下。此时,王源已经有五十六岁了。然而他自负并轻世学的思想更加坚定,曾说:“吾所学及今始可见之行事,非虚言也。”他曾将颜元的理论说于大学者方苞,方苞宗程、朱,两人诘难不已。

王源为人以“实”自许,处世以“敬慎”为主。他自认“所重在品之真,肝肠洁白,才华其余耳”;在修习上他认为:“君子存心立身,无论有事无事大事小事,以敬慎为主,则善日积,而过日寡。”

王源的著作有《平书》,《易传》,《兵论》以及《或庵文集》十六卷。其中《平书》最重要,《平书》共十篇,一曰分民,二曰分土,三曰建官,四曰取土,五曰制田,六曰武备,七曰财用,八曰河淮,九曰刑罚,十曰礼乐。分上中下三卷。大意是秦代之法,为害千年,应该本“三代之法,而不泥其迹,准今酌古,变而通之,以适其宜,参取后制,一洗历代相因之弊,而返乎古,使遵行之毋失,亦可为一二千年太平之业,斯愚志也。”王源的田制思想是土地官有,士商工官不得占有土地。在商业问题上,主张提高商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取消一切繁苛的商税,统一按照商人的利润和资本的多寡收税。还提出商人按资本分为九等,税额达到一定标准的授予九品至五品爵。

在文章学方面,他独尊左传、史记和韩愈之文。清初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以魏禧、汪琬、侯方域为代表的一大批古文理论与创作家,他们不仅对秦汉以后历代散文理论做出了批评,而且还开启了清代桐城派散文创作。王源通过对《左传》《孟子》等先秦散文的评点,把《周易》中的天道与文道相结合,并借鉴《孙子》中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从他的《文章练要左传评》中足见他明鉴历史、兵文结合与对"春秋大义"的崇尚,由此可见清初遗民子弟心态的一个侧面。王源对《左传》中“虚实”、“错综”文法的评点可谓独出心裁,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王源的“尚兵”思想也是《左传评》一书最为重要的评点特色之一,“文法”探究中杂以“兵法”理念无疑使评点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时刻吸引着读者的兴趣。

他晚年四处漫游,见人不自道姓名,妻子亦不知其去向。

王源于六十二岁的时候去世。去世之日,神色自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