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出生于-年,是巴西安汉人,也就是现今的四川南充市,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从小熟读历史著作和文献,让陈寿在文学和经学方面也有着较高的造诣。其父亲是参军,通晓军事知识,这一点也深深影响着幼时的陈寿。
根据《陈寿传》中的记载,陈寿留下的作品众多,而最为人熟知的还要数这本《三国志》。但与作品本身相比。小编更喜欢去分析作者本人。在二十四史中位居前列的《三国志》,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探索空间,更让世人对那段奇妙的三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那么,这本著作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不为人知的陈寿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陈寿的学术渊源。
根据《华阳国志》中记载,幼时的陈寿拜谯周为师傅,谯周有着“硕儒”和“渊通”的称号,可见学识之渊博。而作为陈寿的启蒙老师,在陈寿后来的著作中,其涉及的经学、史学、子学等观点和见地都与谯周一脉相承,纵观陈寿在《三国志》中的思想传达,这位启蒙老师对陈寿的学术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作为他出类拔萃的学生陈寿,是一位学有师承的大学者。他所著的作品中,都有着客观求实,公平公正语言简练的鲜明风格。但在其著作的《三国志》中对于《公羊》学却有着些许微言,显然这是不符合他一贯的行文风格,但细细梳理陈寿的经历就发现,他这一思想的出现与他少时所学的《春秋三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对《春秋三传》的深入学习,离不开谯周。
不仅如此,谯周精通历史文化,在教授陈寿的过程中,更是撰著了大量的史学著作。对历史无法掩饰的这种热爱,让陈寿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言传身教。
不仅如此,在对陈寿学术渊源的分析中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在他众多的著作中,涉及范围之广内容之全面是他人无法企及的,但唯独对于子学却从未提及,我们再来看他的师父,不出所料,对于子学也是同样的不重视。
由此看来,陈寿更像是谯周的复刻,无论是人生观、思想观还是价值观,都深受其老师的影响。但毕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陈寿的成就也算是没有辜负其师父的谆谆教诲了。
一个成功人士,除了需要有指引方向的引导者,还要有互相扶持的朋友。陈寿无疑是幸运的,在从学业生涯转向官宦生涯的过程中,他在太学的师兄弟:子油、颜回、子夏等人都时刻影响着陈寿的内心;谯门子弟中的李密、文立等人也常与陈寿相互切磋。当然,这些都是积极向上的影响。陈寿也有不幸的时候,在陈寿的官宦生涯中,不仅遭遇了宦官黄皓的打击和弄权被贬黜,更永久的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从此一蹶不振。这段经历对于陈寿来说,是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甚至是让他颓废了多年,直至遇到了司空张华,陈寿才以孝廉的身份重新回到了官场上。而这段经历的出现,也深深地激励了陈寿的著述之心。最终呈现给世人一部荡气回肠的《三国志》。
“以吏为师”和“师学”是我国中国学术文化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教育传播途径。而自魏晋南北朝后,开始经历了群雄割据学术变迁的世乱之期,教育传播方式也开始转向以家族为中心。而陈寿不仅有着庞大且复杂的家族体系,更有着谯周这样一位实力雄厚的启蒙老师和数量众多的同僚和乡贤,这些都深深的影响着陈寿的学术思想,这才让我们看到了学术价值极高的《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