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三经在南宋才确立,而真正重要的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现在所说的儒家“十三经”其实是在南宋才得以确立,在此之前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先来说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秦始皇“焚书”之后,很多如《诗》、《书》类的典籍就失传了。

其实秦始皇只是不允许民间私藏“诗书”。

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也就是说,所烧的只是非国家正规出版的书籍,并不是将这些作品全都焚毁,所以这些儒家经典在官方和民间自然都是有流传的,项羽幼时就曾学过诗书,便是证明。

要知道“十三经”的意义,就要先知道“十三经”的发展源流以及增改过程,还有这些作品中哪部分内容才是最为丰富的。

“十三经”的确立过程

汉代的学者把很多他们认为内容高深的作品称为经,虽然当时人主观上都认为这些是儒家典籍,但客观来讲,作品却不限于此,比如《离骚》就曾经叫做《离骚经》。

汉代儒家经典中还只有五经,即:

《诗》、《书》、《易》、《仪礼》、《春秋》。

直到唐代,先是将“五经”拓展为“九经”。

此时将《春秋》分出了三个版本,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三传”,即《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其中《左传》偏重记人和事,《公羊传》偏重“微言大义”,《谷梁传》偏重思想流变。

又将《周礼》、《礼记》加入“经典”行列,与《仪礼》并称“三礼”。

这样一来就凑成了九部经典,合称“九经”。

同样是唐朝,开成年间要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此过程中又添加了三部作品:

《孝经》、《论语》、《尔雅》。

这样就凑成了“十二经”。

唐朝到宋朝之间有一个小插曲,后蜀刻石经的时候,将《孝经》、《尔雅》排除,第一次增加了《孟子》,这时只有“十一经”。

直到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独立出来,和《论语》、《孟子》凑成四书,官方才正式认可了《孟子》“儒家经典”的地位。

直到此时,儒家“十三经”才正式确立。

如何来保证官方编订的“十三经”能正确无误地传播?

古代没有先进的印刷技术,为了保障读书人读的是正版经典,就出现了“石经”的雕刻。

以国家的名义,将这些经典刻成石碑,立于太学门口,供天下士子抄录、拓印。

这件事情有文字可考的,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七次,其中三次形成了所谓的“三大石经”。

“熹平石经”: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立于洛阳太学,后来在董卓焚烧洛阳时损毁。“正始石经”:刻于曹魏正始二年,立于洛阳。“开成石经”:刻于唐大和七年,立于长安。因为使用了“古文”、“篆书”、“隶书”三种文体,所以又被称为“三体石经”。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石经”。

除此之外,后蜀刻的“十一经”被称作“蜀石经”,比较独特的是它将“注”一并雕刻。

两宋分别在汴梁、临安都刻了石经,清代乾隆年间在北京也刻了一次石经。

“十三经”中地位不同,后人的注解更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