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郑阿春的名字而避讳春秋为阳秋,

北京医治皮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96744.html

小A读《晋书》系列文集《晋书笔记》之读《晋书列传第二》后妃列传第十六篇:简文宣太后郑阿春

文:小A斯蒂芬

原文:简文宣郑太后,讳阿春,河南荥阳人也。世为冠族。祖合,临济令。父恺,字祖元,安丰太守。后少孤,无兄弟,唯姊妹四人,后最长。先适渤海田氏,生一男而寡,依于舅濮阳吴氏。元帝为丞相,敬后先崩,将纳吴氏女为夫人。后及吴氏女并游后园,或见之,言于帝曰:郑氏女虽嫠,贤于吴氏远矣。建武元年,纳为琅邪王夫人。甚有宠。后虽贵幸,而恒有忧色。帝问其故,对曰:妾有妹,中者已适长沙王褒,余二妹未有所适,恐姊为人妾,无复求者。帝因从容谓刘隗曰:郑氏二妹,卿可为求佳对,使不失旧。隗举其从子佣娶第三者,以小者适汉中李氏,皆得旧门。帝召王褒为尚书郎,以悦后意。后生琅邪悼王、简文帝、寻阳公主。帝称尊号,后虽为夫人,诏太子及东海、武陵王皆母事之。帝崩,后称建平国夫人。释文:简文宣太后郑阿春,郑州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人。郑阿春出身世家冠族。她的祖父郑合做过临济县令。她的父亲郑恺,字祖元,做过安丰太守。

郑阿春少年时父母双亡很孤单,又没有兄弟,只有姐妹四人,她又是最年长的大姐。最先她嫁给了渤海郡一个姓田的人家,生下了一个儿子后就守寡,于是就依附在舅舅濮阳吴氏的家中。

晋元帝司马睿为丞相的时候,元敬皇后虞孟母先去世了,于是就打算纳吴氏家族的女儿为夫人。当时郑阿春与吴氏家的女儿一同在后园中游玩,大家看见后,就去对皇帝司马睿说道:“郑氏家族的女儿虽然是个寡妇,但是论贤德要远强于吴氏家族的女儿。”

建武元年,郑阿春被纳为琅邪王夫人,并非常得到宠幸。郑阿春虽然得到了宠幸,但是还是经常有忧烦的神色。帝问她原因,郑阿春回答说道:“臣妾有三个妹妹,中间那个已经嫁给了长沙人王褒,剩下的二个妹妹还没有嫁人,我害怕会因为我做了王妃,而没有人敢去向她们求婚。”皇帝就因为这件事非常庄重的对刘隗说道:“郑氏家族的两个妹妹,卿你可以为她们寻找可以许配的人家,让她们保有曾经的尊贵地位。”刘隗于是就举荐了自己的从子刘佣娶了老三,而让最小的许配给了汉中人李氏,全都显赫如过去的门户一样。皇帝召王褒为尚书郎,以取悦郑阿春的心意。郑阿春生了琅邪悼王、晋简文帝、寻阳公主。司马睿称尊号的时候,虽然太后郑阿春依然是夫人的名分,但是皇帝下诏让太子和东海王、武陵王全都以母亲的地位来对待侍奉郑阿春。皇帝司马睿驾崩去世后,太后被称为建平国夫人。

原文:咸和元年薨,简文帝时为琅邪王,制服重。有司以王出继,宜降所生,国臣不能匡正,奏免国相诸葛颐。王上疏曰:亡母生临臣国,没留国第,臣虽出后,亦无所厌,则私情得叙。昔敬后崩,孝王已出继,亦还服重。此则明比,臣所宪章也。明穆皇后不夺其志,乃徙琅邪王为会稽王,追号后曰会稽太妃。及简文帝即位,未及追尊。临崩,封皇子道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国,奉太妃祀。释文:咸和元年(即公元年,晋成帝司马衍年号)郑阿春去世,简文帝当时为琅邪王,正在服重孝大丧的。有关部门认为琅邪王已经被过继,对生母的丧礼应该降级,可是琅邪国中的大臣们不能够进行纠正,就启奏免除琅邪国相诸葛颐的职务。于是琅邪王上疏说道:“去世的母亲生前在我的国家生活,在我的府第去,臣虽然已经被过继,但是并不改变丧礼的等级,这样才抒发了心中对她的情感。当年元敬皇后去世,孝王也已经过继,但是也服重孝大丧。这是非常明白的先例,也是臣所效法的宪章依据。”明穆皇后没有强迫他改变主意,于是就徙封琅邪王为会稽王,追封郑阿春号为会稽太妃。等到晋简文帝即位的时候,没有来得及对郑阿春进行追尊。但是在临驾崩去世的时候,封皇子司马道子为琅邪王,领会稽国,侍奉太妃的祭祀。

原文:太元十九年,孝武帝下诏曰:会稽太妃文母之德,徽音有融,诞载圣明,光延于晋。先帝追尊圣善,朝议不一,道以疑屈。朕述遵先志,常惕于心。今仰奉遗旨,依《阳秋》二汉孝怀皇帝故事,上太妃尊号曰简文太后。于是立庙于太庙路西,陵曰嘉平。时群臣希旨,多谓郑太后应配食于元帝者。帝以问太子前率徐邈,邈曰:臣案《阳秋》之义,母以子贵。鲁隐尊桓母,别考仲子之宫而不配食于惠庙。又平素之时,不伉俪于先帝,至于子孙,岂可为祖考立配?其崇尊尽礼,由于臣子,故得称太后,陵庙备典。若乃祔葬配食,则义所不可。从之。

释文:太元十九年(即公元年,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晋孝武帝下诏说道:“会稽太妃有文王母亲一样的德行,她那美好的声音融汇在耳中,生育下圣明的君主,光芒照耀这大晋朝。先帝追封尊崇这样的圣明善举,可是朝议却没有达成共识,这种情况好像是有些被歪曲。朕追述遵行先帝的志愿,常常在心中想起这件事。今天我要仰奉先帝的遗旨,依据《阳秋》(即《春秋》,因避讳郑阿春名字而改)以及两汉孝怀皇帝时期的故事,给太妃上尊号为简文太后。”于是为太后郑阿春建立庙宇在太庙的路西,陵寝叫做嘉平陵。

当时很多大臣们都上奏请旨,大多希望郑太后应该匹配晋元帝一同接受祭祀。皇帝就因为这件事询担任太子前率的徐邈,徐邈回答说道:“臣按照《阳秋》里面的记载认为,母以子贵。鲁隐公尊敬桓公的母亲,就另外建立的宫庙进行祭祀而没有让她进入惠公的庙里配合接受祭祀。再者说以往的时候,太后不是先帝的正妻原配,我们作为子孙后代,又岂能为祖先考证设立原配呢?对太后的崇敬尊敬已经达到了极点,也是由于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才得以尊称为太后,并建立陵庙完备了制度。假如让太后合葬晋元帝配食太庙,则是于义理所不允许的事情。”于是就听从了他的观点。

小A斯蒂芬发表于年11月8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