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里的故事三十八

自负其志行险道,天诱其衷得善终

——卫成公的故事

卫国因卫懿公的昏庸荒唐而招来狄人入侵。鲁闵公二年(前),懿公被狄人杀死,国亡。中原诸侯复立卫戴公,寄居曹国。戴公立不到一年死,卫文公立。

鲁僖公二年(前),齐桓公率领中原诸侯在楚丘为卫国修筑城池,恢复了卫国的疆域。为防止北边狄人入侵,鲁僖公十二年,中原诸侯又帮卫国建筑了外城城墙。

鲁僖公十八年冬,邢国与狄国联军进攻卫国,围住莬(wèn)圃城。强敌压境,卫文公害怕自己像其父亲懿公那样,国破被杀,于是把召集大臣及宗族父老兄弟到朝堂开会,提出把卫国国君的位子让出,说:“如果有人能治理好卫国,姬燬我愿意服从。”与会人员一致不同意,卫文公亲帅卫军到訾(zī)娄驻扎。狄、邢联军见没有取胜的把握,就撤回去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接,重耳一班人只好乞讨。卫文公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鲁僖公二十四年,卫文公准备兴兵讨伐邢国,以报五年前邢君联

合狄人侵犯卫国之仇。大夫礼至对卫文公说:“没有控制邢国的城防守卫,不可能得到邢国。请君允许我们兄弟两人到邢国去做官。”成公同意,二礼到邢国,果然得到邢君的重用,做了邢国的卿。僖公二十五年,春季里,卫文公率军进攻邢国,兵临邢国都城之下。礼至兄二人与邢国将军国子一起在城上巡视,二礼一边一个,将国子的左右手向后往上扳起,按倒在地上,杀死。正月丙午,卫成文姬燬入城,灭了邢国。邢国与卫国是同姓之国,其始封君是周公第四子姬苴。灭同姓是违反周礼的,所以《春秋》在记录这件事时,用了“卫侯燬”三个字,直呼卫侯的名,是对卫侯蔑礼行为的笔伐。礼至把自己的功劳铭刻在青铜器上,铭文是:“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

冬季,卫文公主动出面调解鲁国与莒国的矛盾。十二月,鲁、卫两国在洮结盟,鲁国与莒实现了和解。

等晋公子重耳回国为君时,卫文公已经不人世,死于公元前年,即僖公二十四年,其子卫成公当政。但晋文公并没有忘记报复曹、卫二国昔年对他的无礼。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兴师讨伐曹国,军行到卫国边境,才向卫国提出借路,这显然是蔑视卫国,也许晋文公有意如此。卫国不同意借路,晋文公改道从南河入曹。这又给晋、卫两国关系添上一抹阴影。卫君想把卫国绑在楚国的战车上,卫大夫们不同意,把卫成公赶出都城,让他住在一个叫襄牛的小镇上。

晋国军队围攻曹国都城时,曹向楚求救,楚国令尹子玉率军围攻宋国都城以解曹围。晋军攻入曹国都城,活捉曹共公,灭了曹国。楚令尹子玉率领陈国、蔡国及少量楚军在城濮与晋军对决,楚、陈、蔡三国联军失败。卫成公得知楚军被晋军打败,害怕。不等晋文公上门讨伐就出逃到楚国,由于卫国不是楚国的盟国,楚国不能提供安全保护,卫成公只好逃往陈国。晋文公在王城召集诸侯盟会,卫成公派大夫元咺陪着自己的弟弟武叔到天子王城受盟。

有人在卫成公面前说元咺的坏话:“你流亡在外,元咺已经立武叔做卫国国君了。”元咺的儿子元角跟在卫成公的身边,卫成公把他杀了。元咺与武叔完成了卫成公的使命后回到卫国。

六月,晋国人送卫成公回国。在回国的路上,卫国大夫宁武子与卫国其他官员在宛濮盟誓,誓词是这样说的:“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不有居者,谁守社稷?不有行者,谁扞(hàn)牧圉(yǔ)?不协之故,用昭乞盟于尔大神,以诱天衷。自今日以往,既盟之后,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有渝此盟,以相及也。明神先君,是纠是殛(jí)。”这段话译成现代汉语是:天给卫国降祸害,使君臣不能同心协力,因此有君逃亡在外所造成的各种忧患。现在天引导人回复善良的本性,君臣心平气和。要是没人留居卫都,哪个来守护国家?要是没有人跟着国君出行,有谁来护卫周游在外的国君?因为君臣不协和,所以在你这尊大神面前诉明,我们举行盟誓,请求大神作证。借助您神力,启发他们内心的善良与真诚。自今天以前的一切恩怨都已过去,盟誓之后,跟随君主出行的不要自恃其功,留居国内的不要害怕受到惩罚。如果有违反这次盟誓的,罪罚就降临到他身上,请伟大英明的神祇(qí)与历代先君灵魂对盟誓人的违盟行为进行监察,并实施诛杀。

卫国人听说这次盟誓,不再相互猜忌。卫侯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回到卫国。宁武子先进城,长牂(zāng)是守门官员,宁武子派他作迎君入城的使者。卫成公与长牂一同乘车进城;公子歂(chuán)犬、华仲在前面开道。卫成公的弟弟武叔正要洗头,听说君回国了,心里高兴,用手握住披散的头发跑步出来迎接,被卫成公的前驻放箭射死。卫成公知道弟弟没有罪,把头枕在武叔尸体的大腿上大哭。歂犬害怕君追究责任,往外逃走,被君派人追上,杀死。元咺逃往晋国。

卫成公与元咺在晋国打官司,由晋国上卿主持审理,宁俞武子作副手,卫大夫箴(鍼)庄子做卫侯的代理人(坐),卫大夫士荣做主审法官(大士)。卫侯输了官司,杀了主审法官士荣,砍掉了箴庄子的脚后跟。卫成公认为宁武子是忠臣,免予刑罚。晋文公把卫成公抓起来,送到京师王城,交由周天子处理,周天子把卫侯关在深幽的牢房里,宁武子负责给卫成公送粥。元咺回到卫国,立公子瑕为君。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派医生衍鸩毒卫侯。宁武子贿赂医生,减少毒药剂量,卫侯不死。鲁侯为卫侯说情,分别给周天子和晋侯送礼,卫侯获得到释放。卫侯获释后即给卫国大夫周歂、冶廑(qín)一边送礼一边许诺:“如果你们能把我接回卫国,恢复君位,我任命你们作卿。”周、冶二人杀元咺,同时还杀了子适、子仪二人。卫成公回国,在太庙里祭祀卫国的历代国君。周歂、冶廑已经穿好礼服,等待君的召见,接受委任。卫君先召周歂入殿,周歂走到门口,遭遇暴力,立刻死亡,传出话来,说是周歂得了急病死在门口,冶廑主动要求放弃了卿位。

僖公三十一年,冬季,北方狄人围攻卫都楚丘,一番虏掠后,走了。卫成公决定迁都到帝丘。帝丘在濮水的北面,故后来称濮阳。帝丘是夏朝都城遗址。迁都前,占卜,卜官说:“有三百年命运。”迁都后,卫成公楚见卫康叔对自己说:“相抢走了你给我的祭祀物。”相是夏朝的第五代帝王,史称帝相。卫君命令祭祀相,宁武子不同意。说:“鬼神,不是同族人祭祀他,他不会接受。夏代后裔中现在有杞国和鄫国,他们干什么去了?帝相不在这个地方接受祭享已经很久了,这并不是我卫国的过错。卫国是周成王时周公策命的封国,依照周礼祭祀,不能把帝相掺和进来,请君改变祭祀相的命令。”

僖公三十二年(前),夏季,狄国发生动乱,卫成公率军侵略狄国,狄人请求讲和,秋季里,卫国与狄国订立盟约。

晋文公季年(僖公三十一年),诸侯到晋国朝会,卫成公不去参加,却派主政大夫孔达侵略郑国。晋文公于鲁僖公三十二年冬去世。鲁僖公三十三年死,鲁文公元年(前),晋襄公已经为父亲晋文公完做完了祥祭(1),派人通知与盟诸侯出兵讨伐卫国,诸侯联军行至南阳时,晋大夫先且对晋襄公说:“跟着人家犯错有祸害,请君先朝觐周天子,我在这里看着军队。”晋襄公听了先且居的话,到温朝见周王,请示伐卫,回来后,命令先且居与胥臣率领联军讨伐卫国。五月辛酉是阴历初一,晋军围住卫国的戚城。六月戊戌,拿下戚城,活捉了守城大夫孙昭子。卫君派人向陈国报告,请陈国给他们出主意。陈共公说:“晋国伐你卫国,你反客为主去进攻晋国就是了,我给你们作调解。”于是卫国孔达率军进攻晋国。君子以为古,所谓“古”,就是遇事自己不思考、拿主意,去与外国人商量决定。

第二年,即鲁文公二年,陈共公逮捕卫国主政大夫孔达,把他押送到晋国,替卫国向晋国请求讲和。文公三年,卫侯到陈国,感谢陈共公出面调和卫国与晋国的矛盾。文公四年春,晋国把孔达送回卫国,是因为晋襄公认为孔达为人善良,是个好人。夏天,卫成公到晋国,拜谢晋君不计前嫌。

鲁文公八年,春,晋襄公指示大夫解扬把匡、戚两地的田归还卫国,在办完归还卫田的事后,再把国君女婿池的封地还给郑国,其地界自申邑到虎牢。

鲁文公十五年,卫成公参与晋襄公在扈举行的诸侯盟会,这次盟会是商议讨伐齐国,由于晋国得到齐国的贿赂,战事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鲁文公十七年(前),春,卫大夫孔达参加由晋国大夫荀林父牵头的伐宋战役。

鲁宣公六年(前),春,晋、卫两国入侵陈国,原因是陈国亲近楚国。鲁宣公七年,卫国大夫孙桓子到鲁国盟会,商量与晋国盟会。

卫成公死于鲁宣公九年,即公元前年。

文公五年,晋大夫阳处父到卫聘问,返回途中经过宁邑,宁赢跟着阳处父,走到温,宁赢返回自己的家。宁赢的妻子问宁赢跟着阳处父干什么,宁赢告诉妻:“我看这个性格刚硬。《尚书·商书·洪范》里说:‘沉潜刚克,高明柔克(2)。’阳处父的个性偏于一端,可能不得好死。刚是天的德性,但它不干扰四时运行,何况人呢?并且,这个人华而不实,他将会惹上一身的怨恨。干犯常规,聚集私怨,他将不得安身。我担心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因与他接近而遭遇祸害,因此,我离开了他。”

注:

(1)祥祭:周礼规定,父母死后,子要守孝服丧三年,其间要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其中祥祭分为小祥和大祥。小祥十三个月,大祥二十五个月。大祥二十五个月算作三年。三年期满,举行祥祭,孝子脱下丧服,所以称为“祥”,身着丧服是凶。大祥后,孝子素缟麻衣,到禫祭后才除去。《礼记·玉藻》:“缟冠素纰,既祥而冠之也。”《礼记·闲传》:“期而大祥。”宋代陈澔《礼记集说》:“二十五月大祥,二十七月而禫。”

(2)“沉潜刚克,高明柔克。”语出《尚书·洪范》。古人主张中庸。“沉潜”有阴柔、深藏、懦弱、退却的意思,这些特征都达不到中。“高明”有刚强、开明、爽朗、进取的意思,这此特征过了中。注意,所谓中,不是简单的、用尺来度量的中点。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说:过于阴柔,要用刚强来弥补;过于刚强,要用阴柔来调节。阴阳、刚柔参半才是中。

江西风景

江西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