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关云长读春秋显忠义,三国志他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www.zherpaint.com/m/
上联“文夫子,武夫子,两个夫子”下联是:“作《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这是湖北省荆州市春秋阁的一副对联。春秋阁高13米,阁楼内有关羽读《春秋》的塑像,所以叫春秋阁。《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写道: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意思就是过五关斩六将的事,还记得吧?大丈夫应该以讲诚信,重义气为必备条件。将军你是一个深入了解过《春秋》的人,难道不知道卫国的庾公之斯,追击郑国濯孺子的事情吗?(这个事情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全自己的信义不忍伤害,自己箭术的老师的老师。)《三国演义》中关羽夜读《春秋》,是他的一个标志性动作,也是《三国演义》为关羽量身定制的人设。它的作用是为了突出展示关羽的忠义形象。关羽为什么读《春秋》?因为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说的意思是:孔夫子亲自编写的《春秋》,一经面世,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一切乱臣贼子都会感到非常的害怕。《春秋》是孔夫子根据鲁国的历史文献整理、修订来的。那是一部简史,非常非常的简单,简单到,几乎只记录的事件,比如: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赢了。不论是日常事务,还是国际战争,总之都是一句话就写完了。关羽读这样的书读得津津有味,真的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果然正史中关羽读的并不是《春秋》而是《左传》,裴松之给《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做注解的时候,引用了《江表传》的内容:“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另外在《三国志·吕蒙传》中写道:“斯人(指关公)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意思都是在说,关羽好学《左传》并且朗朗上口。《左传》又名《左氏春秋》,它的作者是一位名叫左丘明的专业史官。儒家经典可以分为经、传两类,他们之间相当于教材和教学辅导书一样的关系。在今天看来《春秋》就是一部简史,而《左传》却可以看作一部记事周详的史书,没有了《左传》完全看不明白《春秋》,但是“传”在儒家确实地位很低的一种,他只是帮助人们理解《春秋》的一部辅导读物。现在很多人在解读关羽为什么读《左传》时,很容易会去想《左传》的思想,因为在《左传》中,左丘明对事情都会按照儒家的道德去评判,所以关羽这种爱憎分明,是非道德观很强的人,就会非常喜欢。这些固然有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我们翻看史书就会发现,《左传》不仅仅是一部教科辅导书,也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它是让很多大将喜欢的兵书。提到兵书我们一般会想到《孙子兵法》,曹操日理万机,还要亲自为《孙子兵法》作注。但是我们看《孙子兵法》就可以看出,它是纯干货,绝对都是数学公式级别的内容。但是《左传》确实一本例题集一样的存在。《左传》汇集了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实战案例,从组织、部署、攻杀、防守,从计划开始,到计划中的变数,再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情况,从前线到后勤,从内政到外交,从战前动员到战后总结,甚至从我方视角到对方视角的切换,写的具体而丰富。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有一句“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这是恭维王将军的,很巧妙地把王将军比作“杜武库”,“杜武库”叫杜预,这个人是个学识渊博的奇才。杜预最喜欢的书就是《左传》,他自称有“《左传》癖”,他还为《左传》做了注解,唐朝科举教科书,《左传》部分用的就是他的注。现在我们口中的“诗圣”杜甫当时就非常得意,经常炫耀自己是杜预的十三世孙。历史上爱好《左传》的将军也大有人在,东汉开国名将冯异、南朝名将羊侃都是《左传》的粉丝。《三国演义》塑造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是为了突出他的忠义,但是正史记载了关羽爱读《左传》,则说明关羽是一个爱学习,并且他有着武将最为必要的军事修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