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发现战国竹书出土,重塑中国哲学史和

北京中科医院假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中国哲学史与学术史

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

中国哲学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如此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

中国夏王朝(约前21~前16世纪)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的诞生,经殷商(约前16~前11世纪),到西周(约前11世纪~前年),中国奴隶制进入鼎盛时期。

从西周后期到春秋(前~前)、战国(前~前)时期,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诞生并确立起来。公元前年秦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基本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人们通常将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先秦哲学。

中国学术历史的起源是打破奴隶制开始的,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也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自封建时代开启后,官学开始产生,人民意识逐渐苏醒,而中国史上第一个学术横行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

随着周王朝的衰落,民间私学林立,知识分子纷纷著书立说,通过不同的角度和理念去解释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从而聚拢一批批思想迥异的继承者,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相互论辩和探讨,最终推动学术运动的发展。

而在春秋战国之后,各朝各代都有学术运动,各大学说陆续登场,这就是学术的历史发展轨迹。而在后世学者的研究下,往往把中国哲学发展历史和学术发展历史并轨,因为都是关于学习系统、学习方法和学习理论的归纳与升华。

在这一切背后,对后世研究发挥巨大作用的,是一份份古书古卷的记载,从源头上讲,第一次哲学与学术运动的记录,靠的是春秋战国的竹书,而其中,楚国文献发挥着最大的作用,且看下文。

战国竹书与楚国文献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在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献中,简帛文献最为大宗。已发现的简帛,按照内容性质主要分书籍和文书两大类,此外还有书札、历谱、遣策和卜祷记录等。

由于内容性质不同,简帛书籍和其他类别在研究的方法途径上也有一些区别,所以有学者主张将它们分开来进行研究。简帛书籍按其年代又可分为战国、秦、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四组,其中战国一组年代最早,学术价值非常高,其文字又多与其他三组有较大差异。

而从书写材料看,简和帛根本不同,简也有竹简、木简之别。鉴于战国帛书只有子弹库楚帛书,其发现时代早,数量也少,学者研究比较多;而现在“已发现的战国简均为竹简”,换言之,已发现的战国简帛书籍除了子弹库楚帛书,就都是战国竹书,因此,将战国竹书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

在众多的战国竹书里,对于还原中国哲学史和学术史来说,楚国文献最为重要,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楚人信鬼神而嗜卜筮。”自春秋以来,楚国人迷信就是众所周知,他们的迷信有甚于其他诸侯国,北方的诸侯甚至把他们与蛮族放到了一起,称为“楚蛮”。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每战必卜,信封巫术的他们在军中会配有随军巫师,这些巫师有时也可“行谋士之职”。

楚人的军阵分为五部:前、中、后、左、右。每部军都会有斥候先行,这些斥候或步行,或骑马,都是手持茅草。茅草既为楚国的特产,亦是其祭祀占卜用的重要植物,斥候手持茅草作为信号之用,既有军事意义也有浓重的宗教意义。

其五军中,又以前军持茅草着最多,因此按这个原理可以判别楚阵五军的方位。“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出自《左传》的这句话,把楚国军阵的兵力部署很好地体现出来:左右军为策应,前军为先哨,中军为指挥部,预备兵力集中在后军。

楚国文献里记载的楚人如何利用鬼神之道来行军打仗的过程,其背后反映了楚人对世界、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理解,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哲学观之上,所衍生出来的具体理论和学术观点。

其次,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新郑),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楚文化。

从文化性质来看,楚文明更多地保留了中原姬周文明的特色,同时也吸收了少量蛮夷文化的特点,时间愈晚,自身的风格突现则相对较多,沿着整个楚文明始则模仿,继则变异,终则别创的发展路径前进。

楚文化继承了许多商周文化特点,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品更是独步海内外,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想象力和审美意识。楚国艺术设计乃至整个楚文化的成熟是在当时特有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追根溯源不能不与先秦时期的历史文明有关。

可以说,楚国文化比其他国家都更加完整地保留了商周文化的特色,而文化就是哲学、学术、时代等综合在一起的产物,楚国在战国属于大国,较少在国内发生战斗,所以楚国文献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了下来,这也意味着记录商周哲学和学术精华最多的文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历史的发展,每个朝代的哲学和学术都会结合时代特点而发生改变,从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和天道说的唯心主义哲学观,到衍生出来的儒学、道学,到两汉的老黄之学、儒学,魏晋时期的玄学,宋朝程朱理学等等,无不是哲学与学术的双螺旋结构催生下的产物。

而追根溯源,中国哲学与学术的发展渊源同古希腊一样,都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思想的启蒙所导致的,中国的哲学与学术之光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第一次的绽放,而记录这些光辉最多的,是出土自楚国地区的文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