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子
《汉书》中记载,古代帝王世代都设有史官,国君的举止必定记录下来,目的是为了使国君言行更加谨慎,显示法制。左侧史官记言论,右侧的记事情,记录的事情就定为《春秋》,记录的言行就写成《尚书》。帝王在有生之年是不能看这些记录的,帝王们也都遵守这一制度。
到了周朝王室衰落,书籍残缺,孔子保存从前古人的大业。鲁国是周公建立的国家,有齐备的礼仪制度和器物,按照法度,因此让左秋明观看周王室的史官记事,记录功劳和刑罚,制定历法和礼乐制度,也就有了《左氏春秋》。孔子所著的《春秋》贬斥指责当时掌权的君臣贵族,和权力强大的势利。他们的事实都记录在了史传里,因此用了些隐讳的笔法写而不明白的讲出,为的是避免当局迫害。
春秋时期也因为鲁国的史书《春秋》逐渐的变成了特定的称谓,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也让“战国”成为后世区分战国时代的称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统一思想曾经听从李斯的建议,烧毁了民间的六国历史书籍。经过灭亡后,项羽又火烧咸阳,存放于国家图书馆的书籍全部也付之一炬,六国记载君王言行的《尚书》和记载事情的《春秋》也就消失了。
秦国丞相吕不韦曾经让自己在门客编著了一部《吕氏春秋》,这部书已经不全是历史,也收纳了诸子百家等,更像一部百科全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礼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周朝的制度也随之淡漠。
汉初时陆贾还曾编撰过一部《楚汉春秋》,收录了刘邦和项羽启事到那文帝初年的主要历史,更像是一部杂史。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是很多资料都参考了这部历史书籍,而这部史书在北宋时遗失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通史,自此以后,历代史学家就放弃了以“春秋”做为史书名字的历史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