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为巩固政权,在全国推行分封制,用以拱卫王室。武王时期主要是分封了先王的后代和功臣谋士,成王时期,周公摄政,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所分封诸侯各国必须服从周天子,但王室东迁,周王地位一落千丈,而一些诸侯国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国势日渐强盛,称霸于诸侯。
在中原地区的四周先后兴起了齐、晋、楚、吴、越五个霸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被称为春秋五霸,五霸国不仅与自己周边地区的诸侯国联姻,他们之间有时也把联姻作为纽带,建立同盟国。
一、齐桓公
齐襄公统治后期,国家陷于混乱,诸公子逃亡,公子小白逃到莒国,公子纠逃到鲁国,齐襄公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回国继承君位,在回国的途中,公子纠的谋士管仲在半途中射杀公子小白,但只是射中了配钩,公子小白躲过一劫。
最终公子小白于公元前年回到齐国即位,史称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通过积极改革内政,取得了很大成效,达到“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显著成绩。
齐桓公依靠国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些小国自然愿意和齐联姻,一方面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取得齐国的庇护。
因此,齐桓公不仅与周王室联姻,还与众多诸侯国进行联姻。齐候“好内”是事实,但这也是齐桓公巩固盟友关系的手段之一,通过政治婚姻与一些国家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有利于齐桓公的霸业活动。
对被联姻的诸侯国,主要是希望得到齐国的政治、军事援助。当时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就是响应周王的号召,尊崇周王室,“攘夷”就是保护中原诸侯国免遭周边民族的入侵,在北方“存邢救卫”号召下驱逐了戎狄的入侵,在南方暂时挡住了楚国对中原小国的蚕食,并通过葵丘会盟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齐桓公成为中原首霸,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室又嫁女于齐国。齐国也为了提高自己霸主的合法性,积极与王室联姻,取得王室的承认。周王室也派人参加齐国主持的诸侯之会,可见周王室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蔡姬是蔡穆候的妹妹,蔡国在蔡桓侯的时候,都已开始惧楚,到蔡穆侯时期,齐桓公称霸于诸侯,蔡穆侯为了争取齐国的庇护,来抵挡楚国的不断北进,主动与齐国联姻。后来蔡姬与齐桓公发生矛盾,齐桓公就把蔡姬送回蔡国,蔡穆侯却把蔡姬又重新嫁出去。这下触怒了齐桓公,出兵伐蔡,最后蔡穆侯也被齐军俘虏。
可见诸侯之间的政治联姻,只有在共同利益的情况下才能维持,一旦发生摩擦就可能会兵戎相见。齐桓公与晋国联姻,齐、晋本为世婚,齐姜是齐桓公之女,齐姜所生之子,还被晋献公立为太子,所生之女为秦穆夫人,可见晋国重视与齐国的关系。
当时齐桓霸业正成,希望取得晋国的支持。当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齐国时,齐桓公还将宗室之女嫁给他。此时齐桓公是霸主,重耳期望得到齐国的政治援助。
但两年后,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希望得到齐国援助的愿望破灭,重耳一行就离开了齐国,重耳能够成功的离开齐国,齐姜可谓功不可没,齐桓公之所以嫁女与重耳,首先重耳贤明,随从也都是有志之士,重耳如果回国,就会感恩齐国,这样对齐国的霸业是有帮助的。
齐桓公还嫁女给鲁僖公。鲁僖公夫人姜氏就是生姜,虽然没有明确记载是齐桓公的妹妹,但生姜疑为齐桓公之女,而不是齐桓公之妹。因为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死距鲁僖公即位已经三十八年,因此不太可能是齐桓公的妹妹,而是齐桓公之女。
齐、鲁之间自鲁桓公之后,娶于齐,齐桓公是当时霸主,鲁国自然要和齐国联姻。从上可知,齐桓公时期,不仅改革内政加强国力,而且也积极从事联姻外交,当时除了周王室,嫁女给齐桓公的诸侯国,大多是为了需求庇护,免遭北方戎狄的侵扰、南方楚国的进攻。
而齐与晋的联姻一方面是齐晋世婚,另一方面晋国作为北方的大国,可以作为重要的外援。总之,多数与齐国的联姻都从齐国得到了援助,而齐国主持的会盟与军事行动,大多数联姻之国也参与了进来,婚姻成了联系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纽带。
二、晋文公
晋献公时期,发生骊姬之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先后辗转狄、卫、齐、曹、宋、郑、楚、秦之国,可谓是尝遍人世沧桑,最后在秦穆公的帮助下,返回晋国即位,这就是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回国后,重用贤臣,改革内政,很快结束了政局动荡的局面,从而为晋文公称霸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由于晋文公长期流亡国外,并与所流亡之国缔结了婚姻关系,使得晋文公时期,与一些大国,如齐、秦关系融洽,并在最后与楚争霸时,站在晋国这一边,由此可见其联姻具有很强的政治功用,这也是晋国得以取胜的外部条件。
晋文公自“骊姬之乱”后,流亡到狄、齐、秦三国,都嫁女给晋文公,晋文公重耳首先逃亡狄,是因为狄是重耳的母国,后来狄还将俘虏的女子嫁给重耳,重耳在此主要是避难,之后晋惠公派人去刺杀重耳,重耳得到消息非常震惊,离开了狄。
到达齐国后,齐桓公给重耳很高的礼遇,并把宗室之女嫁给他,重耳这时才稍微安定下来,想依靠齐国的力量等待时机,但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内乱,最后不得不离开齐国。
一路辗转,最后达到秦国,在重耳到达之前,秦国正在为晋国太子逃跑一事苦恼,重耳到达后,秦穆公就想支持重耳返回晋国即位,并把宗室五女嫁给重耳,秦穆公是想以此来笼络重耳,将来干预晋国内政,秦穆公正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帮助重耳回国即位的。
晋文公所娶的女子中,对晋文公也有一定的影响,狄女季媿、齐宗室之女齐姜、秦宗室之女,都曾帮助过晋文公,树立个人信念,特别是齐姜,对重耳的影响比较大,重耳在齐国生活得比较安逸,不想离开齐国,齐姜就和他的随从商议,不仅帮他树立了坚定的立国信念,还帮助他离开齐国,秦女怀赢由于曾经是晋怀公在秦国做人质的夫人,所以晋文公对她很反感,最后怀赢一语点醒晋文公。
轻视怀赢就是轻视秦国,晋文公认识到秦国的重要性,随之对怀赢恭敬起来。这对他取得秦国的支持是很有帮助的。晋国与周王室联姻。王室东迁之后,与诸侯无异,在面对外患,狄人不断侵扰,周天子也需要加强与各国的联系,因此周天子也需要以嫁女的方式取得大国的支持,齐国为霸主时,嫁女于齐。
晋国自文公继位后,打败楚国成为当时的霸主,周天子不顾同姓不婚的禁忌,嫁女与晋文公晋、周联姻正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与所流亡国缔结的婚姻,虽然在当时有出于自保的考虑,但在回国之后,就变为两国友好的纽带,特别是与齐、秦的联姻。晋文公回国后,积极从事霸业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尊王”,第二阶段是打败楚国。
在这两个阶段,齐、秦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在“尊王”的过程中,晋文公打“尊王”的旗号,不仅得到周王室的支持,也博得其他诸侯国的好感,周王室为了感谢晋国,还赏赐了八个邑的土地给晋文公。在与楚国的对峙中,齐、秦都派人到达城濮,晋国得到了广泛支持。
再加上内部团结,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之后在践土大会诸侯,取得了霸主的地位。可以说晋文公在取得霸主的过程中,齐、秦的支持是比较关键的,取得齐、秦的支持,与晋文公在流亡时与他们缔结婚姻,从而得到两国政治、军事上的援助。
三、楚庄王
楚庄王于鲁文公十四年即位,在位二十三年,是春秋时期的又一霸主。楚庄王即位时,国内叛乱,西南蛮夷入侵,可谓是内忧外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楚庄王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首先平定内乱,其次解除外患。
楚庄王与郑国和越国进行联姻。楚庄王与两国的联姻,政治作用是显而易见,不仅使北方和南方的边境相对安宁,暂时避免了四面受敌的局面,而且还可以作为外援,在必要的时候请求援助。
因此,楚庄王在确保北面与东面相对稳定安全后,全力对付西南蛮夷的入侵,楚庄王采取了骄兵之计与分进合击的战术,集中力量打击庸国,并且展开了灵活的外交手段,联合秦国、巴国,在三国联军的攻势下,彻底击溃庸国,不仅使楚国解除了来自西南的军事威胁,后方得到安定,而且楚庄王可以集中全力进行争霸战争。
楚庄王在即位之初与郑国联姻,主要是稳固北方边境,集中力量对付国内的叛乱和蛮夷入侵,一旦威胁解除,就会北上争霸,而郑国是首当其冲,楚庄王围攻郑国都城三个月,最后迫使郑国屈服。
可见,楚庄王与郑国的联姻,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楚庄王是楚国的称霸之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孙叔敖,使楚国国力达到鼎盛,对外不断用兵,打败晋国取得霸主地位,迫使中原小国臣服自己,把楚国的霸业推向顶峰。
同时,楚庄王灵活利用婚姻外交,在国内不稳定,外部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充分利用婚姻,结交政治上的同盟,一旦政局稳定,外部安稳,就会北上争霸,婚姻之国也要服从自己争霸的需要,如果与争霸利益相悖,虽然有婚姻关系,也会爆发战争。
四、吴王夫差
吴国在阖闾时期,对内改革政治、军事,对外不断对楚国进行袭扰,最终在伍子胥和孙武的帮助下,攻进楚国都城郢。这一时期,吴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可以说吴王阖闾为吴国以后的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这一时期,吴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付楚国上,吴国南面的越国趁机入侵吴国,吴国在结束对楚国的战争后,反过来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利用死士,挑战吴国军队,最后打败吴国军队,吴王阖闾也因此受伤,最后因伤而死。
夫差即位之后,发奋图强,重用伍子胥等人,举全国之精兵,在夫椒打败越国军队,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却没有听从相国伍子胥的忠告,彻底灭掉越国,为自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夫差凭借强盛的武力不断对中原用兵,与齐国、晋国争雄,争霸中原,在黄池之会上达到顶峰,盛极而衰用在夫差身上再合适不过,诚然这主要是夫差穷兵黩武所致,但越王勾践卑躬屈膝,用金钱、美女麻痹夫差也有一定的关系。
在得到二位美女之后,日夜饮酒作乐。勾践经过“十年生养,十年教训”,最终灭掉吴国。当然我们把西施、郑旦迷惑吴王,而最终使吴国灭亡,是不合乎历史事实的,但越国利用美女,消磨夫差斗志,转移夫差对越国的注意力,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夫差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听从伍子胥的谏言,灭掉越国,扫除北上中原的后顾之忧,最后一代霸主身死国灭。这在春秋争霸战争中是绝无仅有的。
五、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于鲁定公十四年即位(前年),正值吴国强盛时期,虽在檇李之战中打败吴国,但之后被吴国差一点灭国,自己也成为吴国的阶下囚。到吴国为奴后,表现出对吴国的忠诚,三年后被放回越国,为了复仇,勾践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养”的国策,暗中发展实力,增殖人口。
勾践自己也以身作则,衣不重采,食不重味,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之后勾践北上争霸,与齐国与晋国在徐州相会,周天子也派人赐胙。
勾践是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当时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勾践称霸,首先是晋国六卿擅权,国内争权夺势;其次是齐国田氏实力发展壮大,这两个曾经的霸国,都没有力量参与霸权的争夺。
不过勾践虽然建立霸权,但接近于春秋末期,争霸战争接近尾声,进入战国后,越国实力大减,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
为了亲楚抗吴而与楚联姻,越王勾践之女嫁给楚昭王,两国联姻有深刻的政治原因。越、楚两国对联姻都持积极的态度,对越国来说,越国面临吴国的威胁,吴王阖闾为报鲁定公五年,越国趁吴国伐楚之际,攻入吴国之仇,同时越王勾践新立,国内政局不稳,出兵伐越。
由于阖闾的轻敌,越王勾践在檇李大败吴军,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即位,一心想要报父仇,于鲁哀公元年,吴军败越军于夫椒,越国几乎亡国,在此情况下,勾践采取了大夫逢同的联姻建议。
越国就与吴的世仇楚国联姻,越国与楚国的联姻收到了积极的效果,首先楚国虽遭到吴国重创,但楚昭王勤政,楚国国力渐渐恢复,仍然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越国就与楚国联姻,这给越国带来了丰厚的政治利益。
越王勾践还送美女给吴王夫差,这也是大夫逢同厚吴的一种表现,越国与吴国联姻,主要是麻痹吴王夫差,勾践一再表示遵从吴国的意志,美女珍宝不断送给夫差,让夫差对越国失去了防范,最后在夫差北上争霸的时候给吴国一击,沉重打击了吴国。
对楚国来说,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不断扰楚,特别是在楚昭王时期,吴国攻入楚国都城,国力大损。同时,楚国内部危机不断,费无忌进谗言杀害了楚国左尹,国人怨愤。
楚国这真可谓内忧外患,为了减轻吴国的威胁,楚国也积极与越国联姻,用越国牵制吴国。两国联姻都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吴国,一旦吴国败亡,越、楚联盟也就结束,甚至两国兵戎相见,战国时期越国最后被楚国所灭。
六、总结
婚姻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何时,婚姻形态都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春秋时期霸主政治婚姻是当时社会政治、外交的重要反映,正如《礼记》记载:“合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之所论,合姓之好是春秋时期政治婚姻表面上所奉行的冠冕堂皇式的名义,但不是其国家之间所表现出的唯一的动机。
春秋时期,周王室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国通过会盟成为霸主,周王往往会赐命予以认定,春秋时期可以说是天子与霸主共存的时期,共享王权。
由于霸主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联姻作用认识的差异,政治联姻对联姻之国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至于春秋时期霸主政治联姻的历史影响而言,政治联姻不仅促进了两国人员的相互交流。霸主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联姻活动,又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政治联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缔婚国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战争。但政治联姻最终是为政治利益服务的,霸国有时为了争霸的需要,要充分利用联姻之国来加强自己的实力,这样又反而加剧了大国之间争霸斗争的剧烈性。由于无限制的霸权争夺战,最终为霸权的消亡留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