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地跨东经°45′~°06′、北纬31°13′~32°37′,北邻河南省南阳市,南与荆门市相邻,东接随州市,西连十堰市。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就存在着多个诸侯国。那么,问题来了,春秋的7个小国,均位于今襄阳市一带,你都知道吗?
一、樊国
首先,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朝时期,存在两个樊国,一个姬姓樊国,另一个则是嬴姓樊国。对于姬姓樊国来说,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最终被晋国吞并。与此相对应的是,就嬴姓樊国来说,和秦国、赵国等诸侯国同宗同源。嬴姓樊国的疆域,大约在今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一带。春秋中后期,楚国向中原地区扩张,从而将嬴姓樊国消灭。
二、卢戎国
古卢国又名“卢方国”,“古卢国”。今通称“卢戎国”,据学者考证,古卢戎族本于卢水、渭水或岷江上游的甘肃一带,故名“卢戎”,炎帝姜姓戎人。后参加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战役,成为了牧誓八国的一员。西周建立后,卢戎国受封为子爵之国,并迁移到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一带。对于子爵这一爵位,显然相对较低,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爵这一爵位仅高于男爵。
大约在公元前年,楚国消灭了卢戎国。古卢戎国文化遗址在今南漳县九集镇、清河农场、襄阳区卧龙镇以及襄城区尹集镇、欧庙镇的一部分。古卢戎国的国都在今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潍水流域的支流三八河(三八水库)西岸旧县铺村,当地称之为“土城”。
三、唐国
唐国,周成王灭古唐国后,分封其弟叔虞于古唐国的故土。尧的后裔则改封至现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一带。公元前年,唐成公与吴王阖闾、蔡国在柏举之战击败楚国,次年唐成公被复仇的楚国所灭,其后遂不见记载。
四、阴国
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阴国为尧帝的后代建立的诸侯国,因位于楚国的荆山之北而得名。
阴国都城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一带。对于阴国来说,古城遗址位于今老河口市袁冲乡杜家庄村古城水库淹没区。据《襄阳府志》、明清《光化县志》记载:“周,阴仍为国,后入于楚”。
春秋时期,楚国消灭了阴国。秦朝时期,在该地区设立阴县,唐朝时期,改阴城县为阴城镇,宋朝时期,以阴城镇设立光化军,设乾德县。
五、谷国
谷国,出自赢姓,与秦国和赵国同一个源流,都是黄帝的后裔,至舜的时候,被赐姓为嬴。《谷城县志》中记载“西周封嬴绥为谷伯,名为谷国,都城建于谷山。古谷伯城在城北15里之谷山,《水经注》作谷城山,亦作谷神山,山上有庙祀谷伯嬴绥。””《左传》亦载有:“桓公七年,谷伯绥来朝。”谷伯绥,嬴姓,名绥。春秋初谷国国君。周桓王十五年(前年),曾去鲁国(今山东曲阜)朝会鲁桓公。对于谷国来说,主要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一带。春秋初期,楚国消灭了谷国。
六、鄀国
鄀国,春秋时期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国君为允姓,位于秦国和楚国之间,最终为楚国吞并。春秋时期,鄀国迁移到河南淅川南边内乡县境,称为下鄀。
公元前年,鄀国在亲近秦国还是楚国的问题上来回摇摆,秦国攻入鄀都商密,其疆域被秦国占据。在此背景下,鄀国人就此迁徙至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一带,被称为上鄀。迁徙之后,鄀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不知何年最终被楚国灭亡,完全成为楚国疆域的组成部分。
七、鄾国
最后,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鄾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镇一带,这是一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周桓王十七年(公元前年),楚国派道朔前往邓国出使,道朔和另一名巴国使者在邓国南境遭到鄾国人的袭击,结果财物被掠,道朔等人被杀。
得知这一消息后,楚国自然十分愤怒,于是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巴联军攻打鄾国。由于鄾国与邓国互为姻亲,邓国即派了养甥和聃甥率军援助鄾国,爆发了著名的“楚巴与邓之战”,经过三次进攻后,楚巴联军前后夹击,打败了邓国,灭了鄾国。这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发生在襄樊地区最早的一次战争。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春秋初期,鄾国就被楚国吞并了。所以,在历史上,鄾国自然没有什么存在感了。总的来说,在春秋时期,今襄阳市一带存在以上7个小国,结果,因为楚国的扩张,这些小国基本上都被楚国消灭了。换而言之,春秋到战国时期,今襄阳市一带主要属楚国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