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护近代才开始的并不是,早在春秋时期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大家好,我是阅史明心。本期为您继续解读《春秋》,当今社会人们对动物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像古时候需要靠打猎来获取动物的肉作为食品。工业化生产的粮食和养殖业已经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需求。

保护动物这一观念并不是近代才开始的,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并且这种意识在当时社会还形成了礼制。

春秋时期的动物保护

春秋时期人们对于动物的保护主要体现在狩猎这个活动上,有些人不禁有了疑问,既然是要保护动物怎么还会狩猎呢?

这要从春秋时期的社会情况说起,春秋时期的社会主要是农耕社会,人们的主食主要是农作物,也就是五谷杂粮这些。

当时的中原地区基本上还没有畜牧业,个别家中饲养几只家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因为饲养家畜首先需要有饲料。

而制作饲料的原材料也是粮食,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社会生产出来的粮食供人吃还很紧张。

没有多余的粮食来饲养动物发展畜牧业。当时农民家里饲养的主要是耕牛,养牛的目的也不是用来吃牛肉,而是用来耕地。

国家饲养的马匹是用来打仗的,因为春秋时期一场战争的胜利往往取决于自己军队中战车的数量。

而战车的数量是取决于马匹的数量,所以春秋时期饲养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保障。

春秋时期普通老百姓家中一日三餐是基本上是吃不到肉的,像牛肉、猪肉这些肉食基本上都是当时社会上的贵族才能吃到。

这些肉食在当时社会是很贵重的食物,两国结盟的时候,以牛肉为最高规格,猪肉次之,由此可见这些我们现在看起来很普通的食品,在春秋时期其实是很缺少的。

春秋时期狩猎的礼制

春秋时期老百姓平时吃不到肉,但是人的身体健康是离不开蛋白质食物的。虽然植物蛋白比如大豆也能补充蛋白质。

但是我们知道大豆的产量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比如玉米和小麦来说是很低的。所以当时人们对于肉质蛋白的补充主要就是靠狩猎。

当然在春秋时期,不同阶层狩猎的方法也不一样,比如平民阶层他们狩猎没有战马,没有兵器,自己制作的简易弓箭也无法和国家军队中的弓箭相比。

所以只能是捕获一些常见的动物,比如用网捕捞鱼,冬天用箩筐捕一些麻雀等等,像一些比较大的动物,普通老百姓是没办法打猎的。

在春秋时期,国家也会定期举行狩猎活动,国家举行的狩猎活动通常是由国君带领军队来进行。这一项活动,其实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狩猎得到的动物国君拿到宗庙用来祭祀神灵,祭祀后的动物分发给大家食用,作为贵族家中肉食的来源。

第二个目的,在狩猎过程中,实现对军队的训练,其实春秋时期的狩猎活动就相当于现在的军事演习。

因为在和平时期,士兵是没有实战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在狩猎过程中骑马和射箭的技术可以得到练习,还能增强军队的协作性。

既然狩猎活动在春秋时期这么重要,那是不是可以随意进行呢?当然不是,这就要提到我们上文所说的春秋时期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春秋时期,人们的思想还是很进步的,当时人们的观念是狩猎要有节制,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这样会破坏生态平衡。

春秋时期的人们规定一年之中,只有冬季才可以进行狩猎,这一规定在当时春秋时期整个社会来说是一个共识。

人们不仅是当做规定,而是把这一观念作为社会的礼制来遵守,可以说已经上升到了道德层面,这种意识即便是放在现在社会,也是很先进的观念。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春秋左传》

举个实例,比如春秋时期鲁桓公四年,正月的时候,这里要和大家解释一下,春秋时期的正月换算成现在的日历,大约在农历十一月份。正好是冬季。

正月,鲁桓公在郎地打猎。《春秋》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记录这件事的原因是由于正月正是狩猎的时间,鲁桓公遵守这一社会礼制,其行为是符合礼制值得赞扬的。

所以大家现在知道了动物保护并不是近代才开始的,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了这个意识。

文/阅史明心

图/网络

参考资料/

《春秋左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