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汉一个大学生
因为自己的名字火了!
他叫啥名儿?
——春秋战国!
一听这个名字,你的反应可能是
啥?这是个网名吧?
还真不是!
这个名字不仅是身份证上的真名
人家还用了20来年!
春秋战国是武汉科技大学
国际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
高中就读于武汉六中
早在上大学之前
他就已经因为这个名字
成了学校里的名人
许多人会觉得
“春秋”这个姓,好特别啊
其实,这个姓并不是跟随爸爸或妈妈
春秋战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他的父亲姓刘,妈妈则姓李
那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
春秋战国透露
这是因为他的父亲
当时对历史十分感兴趣
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
是一个思想迸发的时代
拥有这个特别的名字
生活中的“乌龙”当然也不少
高考结束后出门旅游
由于认为准考证上名字太“假”
售票员没有为其办理学生票
而上了大学以后
多个群主
他要求实名……不过春秋战国倒是挺喜欢这个名字
有把“春秋”这个姓
传下去的打算
这么独特的名字
立马引发了大家的讨论热情:
有些人名,简直是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不敢叫”
那么,这位春秋战国到底姓啥?
真的可以像这样自己造姓吗?
大家为这事吵翻了
这一热烈讨论再次让大家注意到了中国的姓名和姓氏文化。中国人的姓氏就像分家族、别血统的标签,而在悠久的历史中,姓氏经过不断演变已经成为一种习俗和文化。11月7日,首届中华姓氏申遗大会在福州举行,两百余名专家代表与会,推动中华姓氏申报“世界记忆遗产”。
虽然我们习惯说“姓氏”,但姓与氏原本并不是一回事。“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上古八姓都带女字旁:姬、姚、妫、姒、姜、嬴、姞、妘。“氏”则是从“姓”中衍生的分支,姓贵而氏贱。简而言之,“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姓氏承载了对先祖的敬重、对家庭的热爱等,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
“名”源于主观创造,为父母所授,承载了个人喜好、人格特征、长辈愿望等。也是每个人的“身份ID”。为了让孩子的名字特别一些,父母总要绞尽脑汁。不过历史上关于取名也有一些特别随意的父母,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有“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即“郑伯是倒着出生的,把他的母亲吓到了,因此他就叫倒生。”
最高法:不可随意选取姓氏
甚至恣意创造姓氏
其实,《百家姓》中并没有“春秋”这个复姓。像春秋战国这样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而是由父母另造一姓的,此前也有这样一例。年,济南市民吕某给女儿起名为“北雁云依”,其中“北雁”为姓,“云依”为名,夫妻二人为女儿办理户口时被当地派出所拒绝。吕某以女儿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根据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立法解释,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
(一)选取其他直系长辈血亲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抚养人以外的人抚养而选取抚养人姓氏;
(三)有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当理由。少数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那么像“北雁云依”和“春秋战国”这样由父母在双方姓氏外另造一姓的,是否合法呢?
最高院从几个方面作出了解释:
一.子女承袭父母姓氏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倘若允许随意选取姓氏甚至恣意创造姓氏,则会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社会管理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二.公民选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中华传统文化中,姓氏体现着血缘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如果任由公民仅凭个人意愿喜好,随意选取姓氏甚至自创姓氏,则会造成对文化传统和伦理观念的冲击,违背社会善良风俗和一般道德要求。
三.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公民行使姓名权属于民事活动,既应当依照《民法通则》和《婚姻法》有关规定,还应当遵守《民法通则》的规定,即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通常情况下,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选取姓氏的行为,主要存在于实际抚养关系发生变动、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个人人格尊严等情形。仅凭个人喜好愿望并创设姓氏,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不符合立法解释的相关的情形,不应给予支持。
出于“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春秋战国的姓名依然可以使用
但如果几年以后
他还想为自己的娃造一个姓
就很难啦
(记者汪伟颋部分综合自最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