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无相有道原创并独发百家号,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家博物馆藏战国谷纹玉环中国玉器之所以具有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玉器中所蕴含着的厚重人文内涵。
纹饰是玉器最重要的装饰方式之一,玉器的纹饰就是玉器装饰的方式,主要指人工雕刻方式。
古代玉器的纹饰特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玉器的时代特征,了解并掌握不同时期的古玉纹饰特点,对于古代玉器的鉴定和断代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战国龙凤玉佩的谷纹谷纹是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玉器中最为常见的传统装饰纹样,大量出现在这一时期的玉器当中。
战汉时期是中国玉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谷纹作为玉器巅峰时期的典型纹饰,是这一历史阶段玉器装饰的主流纹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龙纹玉璧上的谷纹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形状类似于倒写的“e”字母,到了战国时期则发展为“逗号”的形状,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又俗称“蝌蚪纹”。
古代玉器上谷纹的雕琢方法一般有三种,一是谷粒为阳雕凸起,弯曲的尾巴为阴刻线;二是谷粒与尾巴都为阳雕凸起;三是谷粒与尾巴全部使用阴刻线来刻画。
谷纹1谷纹2谷纹3此外,谷纹还常常被称作“卧蚕纹”或“涡纹”,事实上,这三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一般来说,人们常把带有粗壮圆实尾巴的谷纹称作“卧蚕纹”,而简单地使用阴刻线来刻画谷纹形状的纹饰称为“涡纹”。
到了汉代出现了仅雕刻点状凸起,取消了谷纹的小尾巴,从而简化出了乳钉纹。
汉代乳丁纹玉环关于谷纹的由来,古代学者相信其出自周朝“制礼作乐”文化体系中的礼仪玉器。
《周礼·春官》中记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并将这六种用于朝聘的西周礼仪玉器统称为“六瑞”。
战国谷纹玉璧但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为《周礼》是根据西周及历代史料编撰而成的儒家经典,其成书时间大致在两汉时期。
而汉代距离西周的时间距离长达余年,这就相当于现在的我们去描述南宋时期的人文风貌,难免会出现谬误与偏差。因此《周礼》中不可避免地被植入了很多两汉时期的文化理解。
同时,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玉器中并没有谷纹的装饰纹饰,而最早的谷纹玉器出现在春秋时期,因此可以确定,谷纹并非出现在西周,而是随着古代玉器不断的发展,在春秋时期演变出来的。
山西博物馆藏春秋龙形玉佩的谷纹还有一种说法,对于谷纹的由来是这样理解的,由于谷纹是谷物发芽时的样子,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而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发展而来,因此谷纹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
从民族情感上讲,这种解释非常合理。但是,合理未必是真理,历史上谷纹也曾被叫做“蝌蚪纹”或“卧蚕纹”,因此如果仅从感性的角度去解释谷纹的由来,显然还是有些牵强。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战国龙首带钩的谷纹事实上,谷纹的产生远没有这么简单,它是从古代玉器的传统纹饰中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经过古人无数次的摸索与总结最终演变而来的,可以说谷纹是玉器纹饰发展演变的实物佐证。
商代玉器中就已经隐约可见谷纹的雏形,在殷商妇好墓出土玉器中,就可以见到很多带有谷纹基础特征的玉器纹饰。
商代玉器上双勾阴线纹饰中的谷纹雏形商代玉器上双勾阴线纹饰中的谷纹雏形这些商代玉器中作圆形收尾的长条勾卷状纹样,以往被统称为“云气纹”或“卷云纹”,纹饰末梢的圆形恰如谷粒,整体好似拉长的谷芽,这就是谷纹的雏形。
西周玉器纹饰中依然可见同类型的纹饰,这些古代玉器上的卷云纹、人纹、鸟纹、龙纹等传统纹饰,在艺术表达与时代审美的不断发展中,开始越来越追求立体与完善。
西周玉器的“一面坡”刀法就是中国玉器纹饰由平面走向立体的过程中过渡阶段的产物,这种装饰上的艺术追求,最终形成了更具表现力和立体感的玉器纹饰。
西周玉器上双勾阴线纹饰中的谷纹雏形西周玉器上双勾阴线纹饰中的谷纹雏形西周玉器上双勾阴线纹饰中的谷纹雏形随着西周玉器纹饰进一步的发展,至春秋时期出现了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的“龙首纹”,龙首纹也叫“蟠虺纹”,“虺”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小蛇,“蟠虺”就是指盘曲的小蛇。
龙首纹是春秋玉器最常见的纹饰,随着龙首纹由双线、单线向压地隐起、剔地浮雕的不断完善,春秋玉器的纹饰风格继续向立体纵深发展。
山西博物馆藏春秋玉璧上的龙首纹山西博物馆藏春秋玉珩上压地隐起龙首纹山西博物馆藏春秋玉珩上剔地浮雕龙首纹到了春秋中晚期,在龙首纹的基础上经过简化与变形,谷纹最终形成了。
但是这一时期常见龙首纹、卷云纹与谷纹一起出现的情况,也称“云谷相杂纹”。
因此如果见到具有这类纹饰特征的古玉,基本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山西博物馆春秋玉管饰上的龙首纹和谷纹战国时期的玉器装饰风格,基本呈现一种由复杂繁缛向筒约成熟的方向发展,因此更为简洁清晰的谷纹终于发展成为玉器的主流装饰纹饰。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战国凤形玉佩的谷纹满城汉墓出土西汉出廓玉璧的谷纹可以说谷纹是先秦时期玉器纹饰的一个总结,是古代玉器传统纹饰的杰出代表。
这些充满神秘纹饰的作品,我们只要结合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会发现这既符合社会历史又符合美学史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战国龙凤双联玉佩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战国龙首玉珩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战国龙形玉佩随着春秋玉器上谷纹成为一种新兴的纹饰,反映出古代治玉工艺与审美的进步。
到了战国时期,由于铁质铊具的出现,玉器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谷纹也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战国时期的谷纹形象最为精彩,是谷纹艺术发展的最高峰。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战国龙形玉饰的谷纹西汉玉器的谷纹装饰基本上是战国的延续。东汉制玉总体上数量减少,并有趋简风尚,乳钉纹的出现,为谷纹做了一次总结。
从此以后中国玉器的谷纹装饰大致走上两条路线:一条是保持战国、西汉风格;另一条是继续作乳钉纹形式。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兽衔璧玉铺首古代玉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历代学者对中国玉器的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自东汉以来,历代文人学者都曾对先秦玉器中的“礼仪玉器”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编撰了《礼图》。
宋初经学家聂崇义纂辑的《三礼图集注》中就有古代谷璧、蒲璧的绘图。
宋代《三礼图集注》中对谷纹玉璧的误解但是由于时隔久远,信息资料又欠发达,结果古人将画了谷穗和蒲草的玉璧简单粗暴地理解成了“谷璧”和“蒲璧”,显然这样的结论与事实相去甚远,甚至让人觉得可笑。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正是在古人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钻研的基础上,中华文明才得以薪火传承、继往开来。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掌握翔实而准确的图文资料已不再是难事,在如此便利的客观条件下,对于古代玉器与历史文化的学习,需要我们更加认真的对待,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