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及项羽的火烧咸阳等事件,从西汉开始,人们所能够简单的先秦史书就比较少了,主要的有《春秋》或者《春秋左传》、《国语》、《逸周书》、《尚书》、《战国策》(还未汇编)等。司马迁在这些史料的基础之上写下了“通古今之变”的《史记》。西晋时期,人们又在河南汲郡的战国魏襄王墓葬中发现了魏国史官写下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改书记载了从黄帝到魏襄王二十年(前)的事件。
《史记》
此后人们研究先秦历史也就基本基于这些史料了。由于史料较少,先秦的许多历史迷雾重重,难以辨别。从20世纪早期发现了甲骨文后,考古成为了人们了解先秦历史的新窗口。在20世纪,人们通过殷墟遗址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铭文以及战国时代的竹简,汉朝的帛书等考古资料来重新考证先秦历史。然而在整个20世纪,考古学家虽然发现了许多出土于战国时代的文献,如《孙膑兵法》、《道德经》、《尚书》、《归藏易》等,但是却没有发现一本真正从系统的史书。
甲骨文
终于在21世纪,人们在战国竹简发现上有了新的突破。年,清华大学收藏到了一批竹简,被命名为清华简。这批竹简共有多枚,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以历史资料为主,如包括《尚书》、《逸周书》的许多篇章,楚国的历史文献《楚居》等,其中还发现了一部战国时代的史书,这部史书在古代从未被记载,被专家们定名为了《系年》。
清华简
《系年》的内容共分为二十三章,记载时间从周武王到楚桓王时代其中属于西周时期的有4章。《系年》记载的许多内容不见于《史记》《春秋》《国语》等史料,甚至和《史记》的内容有出入的地方,倒是和《竹书纪年》的记载有一些比较吻合的地方。
例如在对西周后期,“国人暴动”后的“共和”十四年的记载上,《史记》记载的是召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而《竹书纪年》则记载为共伯和干政十四年,“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系年》则记载为“龙(共)伯和立”,这句话证明了《史记》的错误和《竹书纪年》正确。
关于周幽王被杀一事,《史记·周本纪》记载为申国联合犬戎一起进攻周幽王,最后杀周幽王,“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系年》则记载为周幽王主动攻击申国以驱逐太子,而缯国趁机联合犬戎进攻幽王,导致西周灭亡,并没有说申国联合犬戎。这也能够解释在西周灭亡后,郑、申、晋、鲁等国可以一起护送平王东迁。如果申国联合犬戎进攻幽王,那么申国就和郑国等是敌人了。
幽王起师,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清华简·系年》
烽火戏诸侯
《竹书纪年》记载了幽王被杀后“二王并立”的现象,除了申、郑、晋、鲁等立太子为为平王之外,虢公翰在携拥立王子余臣为王,“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二王并立”的局面直到“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左传》中对此事也有提到“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这件事情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历史事件了,但是《史记》并未记载。而在《系年》中也出现了“二王并立”的记载:
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清华简·系年》
此外,《系年》还记载了周公东征具体过程、秦人的来源等史记缺乏的资料。因此,《系年》的史料价值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弥补先秦历史的缺漏,甚至还可以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