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先秦历史,《左传》清华简《繫年》乃至《竹书纪年》谁的可靠性最大呢。我有一种深深的悲哀。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即使清华简《繫年》和《竹书纪年》是出土的,难道当时也是凭空出现的,而毫无借鉴呀。
别的不多说,只说自己的观点,这个观点也必将被实证。最可靠的历史就是《左传》,清华简《繫年》可以参考,而最不可靠的书籍就是《竹书纪年》。
《繫年》说实话,也是一个历史的总结,而资料来源无非是尚书春秋左传而《竹书纪年》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竹书纪年篡改了历史内容的真实,而竹书纪年编年的真实也不过是来自尚书,春秋,左传。从当前来看,在《繫年》竹书纪年之前,无有别的史料文献。更重要的是,也只有《尚书》,《春秋》,乃至《左传》都是经过严格考据的。
悲剧的是当今学界完全颠倒,反而是竹书纪年最可靠,真是吊诡至极。
为何当今的学界宁愿相信繫年竹书纪年而不相信更早的尚书,春秋,左传。而且若不是孔子周游列国搜集资料,谁有这样的能力编写历史,除了孔子还有谁。
孔子对于历史的态度和求真求实的态度,超过任何人,连有阙文的文献都不用。因为无法考据了。这一点可从两段话看出来。
《礼记·礼运》说:“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就因为这,孔子未收录连山和归藏易,无他,资料不足征。不完全,不能足够证实。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孔子对资料的收集可以说任何一个字都能经过严格的考验和质疑。
我奇怪的不相信孔子,不去相信君子求真务实的品质,去相信战国百家的那些胡诌八扯的邪说,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剧。
因此,若是不相信《尚书》《春秋》以及《左传》,却去相信后世三百年的文献,这样的荒诞都能发生,才是让人警惕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