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出现的和氏璧,你知道后来究竟

众所周知,古代的玉玺是我国封建皇帝的印章。传国玉玺无疑是所有珍宝中最珍贵的,数千年来,它的传奇已经充满了神秘色彩。这枚玉玺之所以称为传国玉玺,与历史上赫赫着名的秦始皇不无关系。就让咱们一起来解开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失落之谜。

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叫卞和,在山中偶得一璞玉,认为是世之瑰宝,就献给楚厉王。楚厉王又一时难判断它的价值,便让玉匠确认。碰巧这个宝玉是属于隐藏不露的那种类型。楚国的玉工也难以判断它的价值,便称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这下彻底害惨了卞和,卞和因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四肢,落下永久残疾。直至楚武王登位,卞和又一次献上宝玉。楚武王和玉工们又一次冤枉了他。卞和再次被判犯有欺君罪,甚至右脚也被切断。

楚文王登基后,年迈的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嚎啕大哭。楚文王知道后很奇怪,就派人去问。卞和说:“我并非哀叹自己的命运,而是为手中的宝玉被不识货的人看做是普通石头感到悲哀。总有一天有人会证明我没有说谎。”

楚文王就叫人将卞和的石头剖开,细心调查,果真琢出了一块稀世奇玉,就用卞和的名字命名这块宝玉。“和氏璧”因此得名。

自从有了和氏璧后,围绕它的传说一个接一个地发生。楚威王时,昭阳灭掉了越国,为楚国立下了丰功伟绩,并得到了和氏璧的奖励。和氏璧进入“流通通道”。

后来,昭阳去了赤山。山下有一个深水池。昭阳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在水潭旁边的建筑中设下宴席,期间昭阳便拿出“和氏璧”给客人们看,这时池里突然冒出一条大鱼,这条大鱼足有一丈多长。而且这条大鱼出现后还带出一群各种各样的小鱼。

大家都觉得很奇怪。纷纷跑到水池边去看鱼。众人对这奇特景象都赞不绝口。可当他们都回到房间时,发现“和氏璧”像长了翅膀一样无影无踪了。昭阳的情绪也很不好。他怀疑门人张仪偷了。

于是便对张仪严刑逼供,拼命想找出宝玉的下落。可偷和氏璧的并非张仪,再怎样打也打不出宝玉来。结果,张仪被拷打的奄奄一息,身体恢复后偷偷的跑到了魏国,辗转反侧最后到了秦国。帮助秦国出谋献策。

“和氏璧”实际上是被别人偷走的。昭阳在楚国的势力很大,宝玉窃后,他悬赏千金追查“和氏璧”的下落。由于风太紧,小偷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出手。

后来,在赵惠文王期间,“和氏璧”突然出现在首都赵国。侍者缪贤用五百两金购得此宝玉,十分喜欢。赵惠文王听说后,屡次暗示缪贤将宝玉送给自己。缪贤总是舍不得。赵王急了,索性派兵到缪贤家抢走了“和氏璧”。结果,这件事动静太大了,让西部的秦国知道了。秦王写了一封信给赵王,说他愿意用十五个城市来换这块“和氏璧”。

那时秦强赵弱,赵惠文王怀抱着宝玉,急得不知所措。大臣蔺相如临危请命,导演了一出“完壁归赵”的故事来。“和氏璧”在赵国宫廷中保存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元前年,秦灭赵后,“和氏璧”落入了秦国之手。

到了秦始皇时把“和氏璧”定为传国玉玺,令丞相李斯在玉上刻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希望能代代相传。没想到在秦二世手里就亡了国。刘邦进咸阳后。子婴献上和氏璧交给刘邦。西汉时期,外戚王莽篡夺了皇位,那时皇帝刘婴才两岁,传国玉玺由汉孝元太后代为保管。

王莽让自己弟弟王舜向汉孝元太后索要,汉孝元太后破口痛骂,并气忿地将传国玉玺摔在地上,国宝被摔得缺了一个角。虽然后来用黄金镶补,但从那以后“和氏璧”便留下了暇癖。

东汉末期,传国玉玺又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当时时局动荡,汉少帝连夜出逃把传国玉玺遗落宫中,等他回来时,玉玺早就不见了。不久,长沙太守孙坚征讨董卓时。在洛阳城闹一口官井中发现了这枚传国玉玺。

从那时起直到唐朝,随着政局的动荡和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侵,传国玺几易其主,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手中。唐朝灭亡后,至五代十国时,传国玉玺再次失踪。从宋太祖赵匡胤时,就再也没有人见到过这块刻有;奉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

然而,对传国玉玺发现的记载却有很多。例如,北宋绍圣三年,咸阳段义在挖地基盖房时,挖出了一枚玉玺。经多个翰林学士鉴定,认定是秦代的传国玉玺。明朝弘治十三年,又发现传国玉玺,但皇帝认为这不是真的。据传,清初期,宫中藏有一枚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那一枚才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可就是这枚玉玺却受到乾隆皇帝的冷落,乾隆认为这是假的,并非真正的国宝,也是伪造出来的。而真正的传国玺究竟在哪里?直到现在也没人发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