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冤枉的国家总理,什么都没做却背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现在说起来儒家经典,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来《论语》,虽然今天《论语》的名气很大,但是在古代《论语》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只是给小孩子读的启蒙读物,属于“经史子集”里面的子书。在儒家系统里有一部经典远比《论语》的地位高很多,而且我们现在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以从这部书中找到源头,这部书就是《春秋左传》。例如我们平时常说的所谓“春秋笔法”,说的就是孔子编订春秋的时候,语言非常简单,简单到一年只用一两句话就概括完了,而且是一字之褒一字之贬,所用的笔墨非常少就能对一个人一件事做出评判,我们常用“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这样的话来形容孔子这部《春秋》的威力。但如果我们真的去读一读《春秋》似乎完全看不出里面有什么深意,通篇都是某年某日哪国领导人到我国访问,某年某日我国领导去了哪国进行外交活动,只读《春秋》的话,你完全读不出里面任何的微言大义,甚至读完你还会发生疑惑,难道是自己悟性太低,完全看不出孔子他老人家的深意吗?问题的答案就在于要读懂《春秋》这本教材,你还需要一本非常重要的教辅《左传》,只有读通了《左传》,才会明白《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一字之褒一字之褒到底表扬了谁又批判了谁。(1)爱读《左传》的关羽三国时代留下的故事很多,尤其是《三国演义》的流行塑造了很多经典形象,为了烘托关羽文武双全的形象,罗贯中给关羽设计了一个经典场景,那就是夜读《春秋》,以此来彰显关将军不但勇贯华夏而且还是个心中有笔墨的文武兼同的人物。但事实上这里罗贯中搞错了一件事,关羽夜读的不可能是《春秋》,因为春秋是在是简单枯燥无聊到极点,如果关将军夜读的是《春秋》不仅仅是反人类反趣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读《春秋》根本对于行军打仗没有任何帮助。但《左传》可就不一样了,那里面可是有着非常丰富精彩的故事细节,各种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应后果都说的很清楚,而且还有从对方视角和我方视角来分析事件,可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了解古代军事政治的必读书目。当时的武将打仗,时间紧任务重,一般没有时间读书,如果读书也是读一些非常有实际价值的书,《左传》就是这么一本读了立马就能上手的书,当时的很多武将都对《左传》爱不释手,灭吴的西晋名将杜预就号称有“左传癖”,一生简直就是书不离手。一个灭了吴国最后统一了中国的大将居然对《左传》如此痴迷,可见这本书在武将心中的地位,顺便说一句这个杜预就是杜甫的十三世祖,杜甫在世的时候,就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是杜预的十三世孙,只不过后来杜甫的名头盖过了杜预,才有了反过来的介绍,说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世祖。那么为什么会有关羽夜读《春秋》的说法呢?事实上是因为,《春秋》过于简单,给他做注释的《左传》干脆就把《春秋》原文直接附在了上面,而且《左传》的全称叫做《春秋左氏传》,所以久而久而关羽读的《左传》就慢慢变成了《春秋》,不过因为《左传》里含着《春秋》你要硬说关羽夜读的是《春秋》也不能完全算错。(2)过于简单的误会《春秋》就是因为记录事情过于简单了,所以如果你只读《春秋》的话,很多事甚至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错判,比如说《春秋》里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叫做“赵盾弑其君”,如果你仅仅是看到这一句话,你肯定立马能想到这是在批判赵盾这个人,因为古代用“弑君”这个词往往是非常不好的,孔子做春秋乱臣贼子俱就是体现在这里。而且当时记录这件事情的就是著名的秉笔直书的史家楷模董狐,没错就是那个文天祥正气歌里大力弘扬的不屈精神的代表人物,“在晋董狐笔”说的就是这个人。这么一看,那这个赵盾铁定就是坏人了,你看不管是孔子的记录,还是董狐秉笔直书的性格,这件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呀,如果你从这一句中能看到这么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初步具备了孔子做《春秋》的精神,能从一句话中体会到那种善恶褒贬的含义。但是,如果你真的这么理解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个赵盾是个好人,不但是个好人而且还是故事赵氏孤儿的祖父,就是这么一个好人居然被《春秋》不明不白的记了这么一笔,如果没有《左传》的解读,恐怕赵盾真的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3)赵盾弑君赵盾当时是晋国的国家总理,总览国家大小一切事务,是当时国际舞台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但是日渐长大的晋灵公觉的有这么一个大人物在,心里总是不爽,于是决定杀掉赵盾,结果听到风声的赵盾跑掉了。但赵盾毕竟总览国家事务很长时间,很多人都是忠于赵盾的,于是赵盾的堂弟赵穿把晋国国君晋灵公给杀死了。这件事发生在赵盾出逃期间,大家都不敢说什么,只有董狐秉笔直书写到“赵盾弑其君”,把这件事明明白白的写在了史书上,理由是赵盾身为国家总理,发生这种事情,应当负主要责任,而且后来也没有惩办凶手,所以弑君的背后主谋一定就是赵盾。这件事在《春秋》上面的记录就是一句话,赵盾弑其君,如果没有《左传》详细的记录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恐怕赵盾这个晋国的好总理真的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面去了。记录历史本来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很多事记载的简单了容易造成误会,你要是记载的过于详细了,其中很多细节就只能脑补来解决了,因为毕竟记录着大多数都没有在现场亲眼目睹事件的发生,比如下面这个还是赵盾的小故事,就很能说明这问题。(4)历史与小说赵盾在历史上被记录了一笔,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是国家总理还得继续当下去,毕竟自己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总理,不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就辞职不干。但国君还是看赵盾不爽,于是这次决定派刺客刺杀赵盾,结果刺客偷偷潜入赵盾家中,发现赵盾天不亮就穿好衣服,正襟危坐在家中等待上朝,这个刺客见到这样的场景,于是说了一句,在家里都如此恭敬的人一定是个好总理呀,杀他对不起人民,不杀他对不起自己的主子,两难之下,于是选择了自杀。这件事是被记录在左传里面的,你能看出来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故事的问题并不在于刺客会不会自杀,在古代因为几个桃子就自杀的例子都有,这个刺客自杀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个故事的问题在于,从头到尾此刻说的那番话都是只有刺客一个人知道,他究竟是怎么被记录到史书上面去的呢?事实上史书上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话语和内幕都是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的,但是偏偏史书却明确的记载了这些话,这不是简单的写作手法的问题,而是中外的史书写作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对于那些过于简略的记录,我们其实都会进行一件事,那就是脑补。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境或者根据别人的转述,尽可能的去记录当时的历史,是史书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如果要具体到心里活动,吃了什么饭,走了多少路,这些可就是小说家们要做的事情了。但事实上,小说和历史的写作,本质上都是同源异流的,只不过历史的记录,都是在合理的脑补范围之内,小说的写作同样也是脑补,不过尺度比历史记录更大胆一点而已。从赵盾弑君案的记录我们能够看出来,看上去严肃的历史记载其实有时候也免不了一些脑补,事实上脑补是我们每个人天生的技能,我们厌恶真空,所以必须要让事情连贯起来,不过幸好是有更详细的记录,不然赵盾这个人真的可能就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成为千古被人唾骂的对象。即便是这样,还是会有人质疑《左传》的记载,比如著名的文人欧阳修,他就曾质疑《左传》上所说的,认为《春秋》上说的弑君就是弑君,赵盾这个大坏蛋不应当被当做好人再解释一番。总结:历史与小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源自于人们对认知的需求,那就是不由自主的会去脑补一些自己认为非常合理的画面,因为人类就是靠着故事来认知这个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