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转》中确实有“黄泉见母”这个故事,故事的整体叫做“郑伯克段于鄢[yān]”。这是《左转》中非常著名的一篇。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说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故事在我们村人尽皆知。故事来自于我老家的邻居,为了称呼方便,我就把他称为秦大爷吧。
秦大爷如今年近六十,有弟兄六个,他是老大。但是,秦大爷的母亲秦老太太(现在就她一人尚在,秦老太翁早已仙游了),却不知道因为啥,非常不喜欢秦大爷。打个比方,她有十块钱,便分成5份,六个儿子,只给五个人,就是不给秦大爷。
曾经有一次过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差点和秦大爷打起来,闹得很多人都去劝。后来传起来,我们才知道:原来是秦老太太,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在城里的房子留着也没什么用,毕竟房子只有一套,而儿子却好几个,不知道分给谁。于是就背着秦大爷,在年底的时候,和她另外五个儿子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卖完后,兄弟五个把钱一分,从头到尾,没提秦大爷的事。
可是他们却又商量着,秦老太太年纪大了,弟兄六个轮流着伺候吧,一人一个月。
秦大爷是老大,第一个月秦老太太就跑到他家了。秦大爷一脸懵,卖房子的事还是后来听别人说起来的,于是心里不高兴了。卖房子的钱我一分没见到,现在给你养老了,倒是想起我来了。
于是,秦大爷说啥不同意一人一月这事。秦老太太就开始撒泼,说秦大爷不孝顺,养育之恩被狗吃了……三言两语,双方越说越生气,差点打了起来……
其实,我邻居这个事,和《左转》中的“黄泉见母”这个故事类似,归其根本,都是“偏爱”两个字引起的。
一、慈母纵子乱
《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是由郑庄公、共叔段和他们的母亲武姜三个人共同演绎的。
郑庄公和共叔段,都是武姜的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的待遇,在武姜那里,却截然不同。郑庄公因为出生的时候是难产,着实让武姜遭了回罪,所以武姜对这个大儿子,处处透着厌恶,连名字都起得很草率,透着厌恶之情,叫“寤生”,便是脚先出来的,难产。
等到小儿子共叔段出生后,武姜把所有的“慈爱”都给了这个小儿子,她先是争取让小儿子当储君,但是失败了。而等到郑庄公当上国君后,她又开始给小儿子共叔段争取各种“越界”的利益,比如封地、俸禄等等,郑庄公似乎是顾全亲情,几乎都答应了。
到了后来,共叔段仗着母亲的宠爱,越来越无法无天,居然要密谋叛乱谋反,并和母亲武姜共同商量,武姜便答应做内应,要一起把那个讨厌的大儿子拉下来。
叛乱如期举行,但是,郑庄公不是个好惹的人,他隐忍不发,只不过是想找到机会,一举搞定这个被宠坏了的弟弟,之前对他的一再忍让,都是骄兵之策。
所以,郑庄公三下五除二,便把这个弟弟共叔段的叛乱给压灭了,而且对母亲武姜做内应的事,更是耿耿于怀,于是将母亲武姜囚禁了起来,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当然,郑庄公一时气愤不过,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和誓言,后来似乎是后悔了,但其实我觉得,郑庄公或许是因为听到了某些舆论,说自己不孝顺,为了统治,所以才“后悔”的。郑庄公一有后悔之意,便有臣子来献策:让他在地下挖了地道,在地道里相见,不就是“黄泉”了吗?
据说郑庄公和母亲武姜相见后,母子两人抱头痛哭,上演一番令人感动的母子亲情,两人也“和好如初”。但这个眼泪是真的吗?两人真的能和好如初吗?怕是未必。
《左转》中评价这段历史,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六个字。意思是说,共叔段作为弟弟,做了不该做的事,故不言弟;郑庄公对弟弟失了教育的责任,所以不言兄,而只是称为郑伯。
二、我之看法:偏爱和溺爱,都是一剂毒药
历史上,许多人都评价过这个故事。但无论如何评价,对于武姜,都是持批评态度的,这一点,我是非常认可的。
要知道,春秋战国时代,嫡长子继承制是普遍现象,是国家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但是武姜作为母亲,却假装看不到这一点,一味放纵自己的偏爱感情,最终导致了骨肉相残的悲剧。
这是非常值得人们引以为戒的事情。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不会出现“骨肉相残”这么严重的事情,但是,因为偏爱,导致打官司、上法庭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尤其是子女比较多的家庭。这样的事,不仅让人大跌眼镜,而且很伤一家人的感情,最后闹得亲人如仇人一样,实在得不偿失。
父母爱孩子,本是人之天性,但是,对于某一方的过分偏爱,却是非常不可取的。“黄泉见母”这件事便是最早的前车之鉴,而我邻居那件事,也同样令人唏嘘。
当然,现在家庭中,很多只有一个孩子,偏爱不再有,但溺爱又来了(其实偏爱不就是一种溺爱吗),因为父母溺爱,导致孩子最终走上“歪路”的事例,更是多如牛毛。所以,骄纵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呢?
过分溺爱孩子的父母,初衷只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好处,殊不知,这恰巧成了害他们的毒药。
韩非曾说:“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古往今来,那么多警示,为什么总有人不当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