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制陶人老李头总是忙碌的,从不停下手中的活和客人说话。四爷是小镇唯一有文人气度的人,着青衫,留长鬓,度方步。他总是在制陶人面前冲最好的珍藏,让制陶人艳羡不已,多了对壶的留念和感知,有了不舍和爱惜。
往往此时,两个人是不谈茶的,茶,都用来品了,他们说的更多的是儿时的记忆,那些美好和他们嘴边的胡须一样,都发白了,谈起来,还津津有味,笑声找不到一丝掩盖。
老,盖不住浓浓的茶味。两个人的茶世界除了两把木椅和一张桌子外别无他物,他们的唇边世界比天还大,春天的恩赐,都装在这小小的陶壶里,不知倒出了他们多少心事。
两位老人都是懂壶的:四爷是沏茶高手,铁观音到了他手里,就被他赋予了更多的诗意;老李头自不必说,那壶出自他手,每一个气孔都是熟悉的。
两个人,一壶茶。①陶,在茶水外细数春秋。②茶,是陶壶里最大的隐士。我喜欢他们喝茶的样子,陶壶是他们中立的智者,茶碗成了游走的侠。人老了,茶是新鲜的,回忆是新鲜的,甚至,还有童年的趣事,几十年的事都就着茶,灌进肚子里。陶醉,人怎能不醉?
1.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两位老人都是懂壶的:”中的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C.时间很玄妙:无湃无际、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绵绵岁月,悠悠历史。
D.幸福生活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2.文中①②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第二句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四爷是小镇唯一着青衫、留长髯、踱方步的有文人气度的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D
①采用拟人手法,将“陶”人格化,并且明写“陶”实写人,表现出人物历经沧桑之后的从容和淡定。②采用比喻修辞方法,以“茶”喻人,表达出悠游于生活的自在与惬意。
①在内容上突出的重点不同:原句重点落在“着青衫,留长髯,踱方步”的外在衣着和神态上;改句重点落在“有文人气度的人”上。②在句式选择上特点和效果不同:原句为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改句为长句,表意虽然严密,但读起来比较拗口。③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表达效果有差别:原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出四爷的神情和气质,突显出他的性格特征;改句仅是概括性的平实说明。所以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强。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题干中冒号作用为:总领下文,意味着下文是对上文的分说。
A项,提示下文。
B项,提示下文。
C项,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后面是解说。
D点,总领下文,下文是对上文的分说,与题干中所言文中句子冒号作用相同。
故选D。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关句子为:①陶,在茶水外细数春秋。②茶,是陶壶里最大的隐士。
①赋予无生命的物体“陶”以人的行为动作“细数春秋”,“细数”是细节,化抽象为具体形象,“春秋”借代指人生经历。词句将“陶”人格化,亲切生动可爱,极富感染力,表面实写“陶”内里虚写人,表现出两位老人走过人生数十载,懂得了珍惜,品味出生活的美好,笑看沧桑坎坷变故,淡泊名利热爱生活,认真用心、脚踏实地,豁达淡定乐观从容,。
②本体为隐士(两位老人),喻体为陶壶,相似点为盛装美好,前者是对待生活的达观态度,后者是美味的珍品,用“是”勾连本体和喻体,属于比喻中的暗喻修辞,喻指对待生活、人生的态度:认真生活,勤奋务实,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享受,自在闲适,悠哉乐哉,美好快乐幸福开心地度过每一天。化抽象为形象,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本题考查对不同句式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找到相关句子并加以比较:原句为“四爷是小镇唯一有文人气度的人,着青衫,留长鬓”;改句为“四爷是小镇唯一着青衫、留长髯、踱方步的有文人气度的人。”
结合不同点体会表达效果的差异处。
显而易见两种表达字数相近,但语法结构和句式不同。原句由三个句子构成,属于复句。改句是一个由三个以上定语组成的长单句。原句成分简单,表意更通俗易懂直观,改句成分复杂表意隐晦不明朗。原句由三个短句构成排比,读起来节奏感强,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便于抒发感情。改句相对拗口、表达繁复。
原句让“有文人气度的人,着青衫,留长鬓”单独成句,各自独立,用逗号断开,停顿较长,更突出强调四爷的气质、外貌、神情等特点,突出文人气质。改句以定语或者短语的方式并列成排比词语,用短号连接,读起来短促,一带而过,泛泛而写,给人印象不深刻。
冒号的作用及例句:
1、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2、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
会上,李书记指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3、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4、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话题:诚信。”“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5、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江南,我转得最多的地方,是曲曲折折的小巷。那一条条幽静的巷子,狭窄且。小巷,是一首轻柔的诗,(),或似一曲渺茫的戏文,它从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或是明清的烟云中,款款地吟出。日月轮转,曾经的戏园已无踪影,的古迹已光彩不再,而小巷依然是旧时容颜。江南的雨,惆怅,委婉。如梦,如歌,如韵!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犹如丝竹轻弹,声声清越,悦耳动听。老旧的青石板路,湿湿潮潮的,石隙间探出幽幽苍苔。青苔爬上老墙,攀上瓦檐,阴凉湿潮的地方,皆苔痕青郁。苔藓是大地的绿衣,(),从此便不再脱下。郁郁茂茂的苔藓,幽幽地生,寂寞地长,带着些许隐逸情怀,了老街人的记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悠长高朋满座鼎鼎大名染绿
B.漫长高朋满座闻名遐迩点染
C.漫长座无虚席鼎鼎大名点染
D.悠长座无虚席闻名遐迩染绿
2.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声声清越、悦耳动听的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⑴似一阙清浅的词⑵小巷穿上了它
①原文运用了比喻,将江南的雨比作轻弹的丝竹,形象优美。②原文将“声声清越,悦耳动听”单独成句,突出了江南雨声的清越悦耳的特点。③原文运用短句,与全文段的风格一致。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悠长”,久远,漫长。“漫长”,表示长的看不到尽头。形容时间或者道路长得看不见尽头。语境中说“那一条条幽静的巷子,狭窄且”根据巷子“小”的特点,不适合用“漫长”,选择“悠长”更合适。
“高朋满座”,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座无虚席”,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语境中修饰曾经的戏园,应该填“座无虚席”。
“鼎鼎大名”,形容名气很大。“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语境中修饰“古迹”,填“闻名遐迩”。
“染绿”就是染上绿色、染成绿色的意思。“点染”,绘画时画家点笔染翰,就是工笔画中的一种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语境中说的是“郁郁茂茂的苔藓”,对于“记忆”的形象影响,应该用染绿。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1)处注意前后语境“小巷,是一首轻柔的诗,(),或似一曲渺茫的戏文,它从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或是明清的烟云中,款款地吟出”,应该用比喻句与前后形成比喻兼排比关系,结构上保持“是一……(量词+形容词)的……(名词)”。另外还要有“诗”和“戏文”一类性质,为文学体裁,故填“似一阙清浅的词(散文或曲)”。
(2)处先看所在语境,即上下文——“苔藓是大地的绿衣,(),从此便不再脱下。”应该用拟人修辞,与“脱下”形成承接关系,故填“小巷穿(披)上了它”。
本题考查对不同句式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能力。
先找出原句和改句的不同处,从成分、字数、句数、语序、修辞等多方面观察比较。
原句为: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犹如丝竹轻弹,声声清越,悦耳动听。
改句为:声声清越、悦耳动听的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
①句式、成分上看,原文中“多情的雨”“声声清越,悦耳动听”多用四字、六字、七字的短句,成分简单,意思表达更简洁直白易懂,突出了江南雨多情、悦耳、美妙等特点;改句“声声清越、悦耳动听的多情的雨”定语多,成分复杂,理解起来需要用心思考琢磨,不能凸显意思,语言上节奏感和气势都不如原文。
②修辞上看,原句本体为“雨”,用一“犹如”巧妙比喻成“丝竹轻弹”,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多角度多侧面解读,便于读者理解。
③结构上看上下文,原文语境有“江南的雨,惆怅,委婉。如梦,如歌,如韵!”“老旧的青石板路,湿湿潮潮的,石隙间探出幽幽苍苔。青苔爬上老墙,攀上瓦檐,阴凉湿潮的地方,皆苔痕青郁”,可见原文也大多运用短句,改句表达风格上距离原文较远,原文更契合文风。
写作训练:人人皆有良知,皆有善根,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诗词鉴赏: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方法
写作指导:有“型”可依有“路”可行
高三写作训练:为蹭热点盲目跟风炒作,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