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
《春秋》简介
《春秋》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作者是孔子。《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鲁哀公二十七年)据鲁国史官记录,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加以整理删订而成。它按年、时、月、日编排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开创编年体的先例。
编年体介绍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春秋》主要内容
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史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下至鲁哀公14年(前),凡年间的政治、军事、外交、祭曲、灾异等事,均有所记载。
《春秋》历史地位
《春秋》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史学及史传文学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古代文学史、思想史、经学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现存的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是春秋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经学中无论讲哪一派,都还要“六经”说起。因此《春秋》在这些学术领域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