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县这个偏塞乡村,因何被众多史书浓墨重

#临沂深度文旅#在临沂市平邑县城南边的一条窄僻山道走廊边缘的山脚之下、温凉河畔,静静地怀抱着一个村子——南武城村。南武城村是平邑县的南部边境,同时也是临沂市的南部边境。因为翻过山头再向南,就是枣庄市了。图中红十字处便是南武城村然而就是这个今天看起来静谧的不能再静的小小村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却备受史学家、文学家的青睐,在《春秋》《左传》《史记》《论语》《竹书纪年》等等众多史典文献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并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予以保护。这个村子里,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南武城与先秦巨贤大家都知道孔子所教有72贤人吧。其中有三个人跟这南武城的关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他们的事迹,还分别衍生或印证了三句至理名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曾参曾参是鲁国南武城人,孔子高徒之一。《战国策》中记载: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这篇古文非常好理解,在这里我就不加翻译了。看到这则故事,你有没有觉着有点眼熟?对,就是那句出自臭名昭著的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其身份请自行去问度娘)之口的名言——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其实,早在多年前中国的先贤们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且更何必用千遍之多,只要三遍就足以让亲妈都不信任自己的儿子 第二个圣贤的故事来自《论语》: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个故事便是“杀鸡焉用牛刀”一句的出处。故事是说,孔子的高徒子游在任武城宰的时候,孔子来到武城,听到这里琴瑟相合、唱诵诗歌之声不绝于耳,便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看来孔老夫子也是有小心思地哈,其言外之意请看官们自己揣摩吧)。子游就反驳孔子说:“我听先生们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普通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和教化。’”孔子闻听便对学生们说:“弟子们,子游说的对,我刚才只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到武城当年的文化教育是何其兴盛。第三个圣贤便是澹台灭明对于孔子的徒弟澹台灭明,他似乎不像子路、颜回等人的名气这么大,但从他身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成语,如今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以貌取人。《史记》中记载: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状貌甚恶。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故事的大意是说,当初澹台灭明拜在孔子门下学习,孔子因其相貌丑陋便认为他没有多大的能耐。哪想到人家自拜师之后,便时刻注重修养身性,处事光明磊落。后来子羽到楚国游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学派,影响深远,才学在各诸侯国之间广为传颂,门下学生有多人。孔子闻听后悔万分,说出了“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句千古名言。澹台灭明在楚国去世后,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故乡,今天在平邑县魏庄乡土桥村,还能看到他的墓址。春秋末期开始崭露头角在《春秋》和《左传》中,都有“城武城”的记载,但《左传》的记录更加详细:(鲁襄公十九年)齐及晋平,盟于大隧。故穆叔会范宣子于柯。穆叔见叔向,赋《载驰》之四章。叔向曰:“肸敢不承命。”穆叔曰:“齐犹未也,不可以不惧。”乃城武城。这件事的大体经过是:公元前年,齐晋两国在大隧这里讲和结盟,鲁国大夫穆叔和晋国的正卿(相当于今天的省委常委、武装部长)进行了会谈,接着又拜见了晋国大夫叔向(本名姬肸~音xī),以《诗经·载驰》第四章来表明了鲁国有保卫家国的决心,却众志难酬的困境,同时也是在暗示晋国要提防日益强大的齐国。叔向听懂了穆叔借诗明志的寓意,因此才说肸岂敢不从命,也算是表明了晋国的态度。所以,叔向回到鲁国告诉鲁襄公:“齐国还没停止四处入侵征伐,我们不得不担心和防备”,并接着在齐、鲁两国相交的重要隘口修筑了武城。南武城自此走上历史舞台。兵家必争之地自鲁襄公十九年为防御齐国而修筑了武城之后,这里的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多次著名战役的突破口。比如说:公元前年,吴国进犯鲁国,就是从南武城而进,一路杀到泗水,进而威逼鲁国国都曲阜的。公元前年,鲁、邾两国交兵,鲁国在武城全歼邾军。公元前年,吴国还是从这里攻入鲁国。公元前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二人“斗宝”,魏王因有可“照车前後各十二乘”的宝珠而轻视齐王。哪想到齐威王说:“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即南武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因此,“惠王惭,不怿而去”。   再到西汉时期,樊崇率领赤眉军占领了南武城,在此与官兵周旋。明末清初,有位农民起义领袖王肖武,占领了南武城后自称“九山王”,同官府在这里斗争了十余年。南武城,虽位置狭僻,但依山傍水,既有山川险峻的雄浑,又有清河弯弯的柔和,因此自古便人才辈出、文武兼备。这也是沂蒙山虽然钟灵毓秀,但却不事张扬的真实写照吧。(注: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