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在齐襄公时期,奸臣专权,国家混乱不堪。鲍叔牙保护小白逃到莒国,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齐襄公十二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仅仅过了一年,雍林人又杀了公孙无知,并准备重立齐国君主。公子小白先知道此事,马上动身离开莒国,赶赴齐国。鲁国支持公子纠,听说以后,马上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准备继承君位,并派管仲带兵拦截公子小白,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中腰带。公子小白倒地装死,管仲信以为真,马上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放心大胆的按照诸侯的礼仪,派出隆重的仪仗慢慢的送公子纠回齐国,过了六天才到齐国。这时公子小白已兼程赶回了齐国,在高傒的帮助下登上了国君的宝座。
管仲拜相公子小白即位后,就是以后赫赫有名的齐桓公。立即出兵攻打鲁国,鲁国战败。这时鲍叔牙给鲁国国君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公子纠和齐国国君是兄弟,齐桓公不忍杀之,要鲁国把公子纠杀了,还有管仲和公子纠的老师召忽是齐桓公的仇人,要鲁国把他两人送到齐国来接受处置。如果鲁国不从,齐国将发兵攻打鲁国。鲁国刚刚打了败仗,不敢再与齐国交战,只好照办,杀了公子纠,召忽想到齐国也是死,自杀而亡,管仲被鲁国押回了齐国。
齐桓公因为在回国争夺王位的路上被管仲射过一箭,险些毙命。齐桓公就要杀了管仲报一箭之仇。这时鲍叔牙极力劝阻道:如果君上只想治理好齐国,那么有鲍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要称霸天下,那么不但不能杀管仲,还要委以重任。管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齐桓公也不甘心只把齐国治理好,想要称霸诸侯,就不计前嫌听从鲍叔牙的建议,等管仲到了齐国,齐桓公和管仲谈论治国平天下之术,管仲之才使齐桓公大喜过望,任命其为大夫,管理政事。
自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后,君臣同心,励精图治,整顿朝政、推行改革。同时还起用了一批各有才能的贤士。齐国强大起来以后,又提出了尊王攘夷,存亡续绝。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狄族的进攻,又联合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齐桓公重用管鲍,强军富民,九盟诸侯,三平晋乱,平复卫国,驱逐戎狄。至此齐桓公的威信大增。公元前年,他大会诸侯于葵臣,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成就霸业后的齐桓公开始亲近小人竖刁、易牙、开方等奸佞小人,疏远贤臣,极近奢靡享乐,多亏有管仲把持朝政,才不至内乱。可是当管仲死后两年齐桓公病重,易牙等奸臣封锁宫门不许任何人进出,不但不给齐桓公医治,后来连的饭也断了可叹一代霸主竟活活饿死。齐桓公死后几个儿子忙于争夺王位,直到齐桓公死去67日后,才在老臣的建议下发丧,齐桓公的尸体已腐烂不堪,可叹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