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夜读春秋,读得进去吗

引语:关羽为何对《春秋》情有独钟?夜读《春秋》是《三国演义》为关羽塑造的经典形象。那么《三国演义》为什么要让关羽读《春秋》呢?又则,历史上关羽究竟是不是喜欢读《春秋》呢?今天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探讨。在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山公园内有一阁宇(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年重建),此阁三面环水、绿树掩映、环境幽静,是因关羽镇守荆州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阁内供奉正是关羽拜读《春秋》塑像。孟子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俱”,其实讲的是孔子编写《春秋》目的和初衷。历史上的春秋时期上承西周礼制社会,下启战国乱世争雄,在这样一个时代巨变的时期,固守礼制传统与突破礼制藩篱相抗争,形成了礼乐崩坏与礼乐维护相交织、相抗争的局面。孔子哀叹当时的礼崩乐坏,他要弘扬正义,表扬好人好事,批判乱臣贼子,让天下万世的坏人忌惮。在此环境下孔子亲手编写的这部经典史书的意义远远大于书中内容。《三国演义》中设立关羽读《春秋》这样一画面就是为了凸显关羽的忠义、大义凛然形象由此和曹操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裴送之注引《江表传》写道:“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由此可知,历史上关羽爱读的并不是《春秋》,而是《左传》。那么关羽为什么爱《左传》而不是《春秋》呢?这就要从这两本书的内容说起。上面我们讲了孔子写《春秋》的意义,殊不知书中内容枯燥无味,基本上就是每年只记几件鲁国大事,每件事都只有一句话。用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某年某月,某国国王来访;某年某月,某国攻打某国,赢了……而且整个跨度余年,贯穿我们现在称之为的“春秋时期”。试想,让你拿着这样一本书夜读,会是个什么情形,一定是片刻工夫就会乏味的困意浓浓、倒头大睡。你让关羽彻夜挑灯夜读,这是何等的残忍。《左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恰恰是把《春秋》讲的事件按记叙文的要求写得活灵活现、跌宕起伏,让关羽读得心潮澎湃、欲罢不休。所以不管是读《春秋》还是读《左传》,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他考虑的大概不是那本书更有趣而是他要塑造的人物更应该读那本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