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最后一霸,名不见经传的楚庄王,一

出名要趁早,但也不乏支持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春秋时期,枪打出头鸟是常有的事情。楚庄王即位时虽尚不足二十岁,但是古人成熟都比今人要早许多,他之后隐忍多年,既不趁早出名,亦不大器晚成,这或许就是他的智慧所在吧!

歌剧·楚庄王

麻痹对手

中原霸主晋国被秦国打败之后,南方楚国正如日中天,一心想要和晋国争霸。但随着楚成王的去世、楚庄王的登基,楚国正值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且不说国内公子仪与公子燮的犯上作乱,就说他国的虎视眈眈吧,此时的楚国根本就不适合大鹏展翅。所以,楚庄王才不顾晋国的挑衅,不管大臣的反对,饮酒作乐岂不美哉。麻痹对手,往往才是最致命的,荒唐的背后,是长时间的准备。

荒唐的背后是长时间的准备

准备展翅

当时楚庄王下了一条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是死路一条。面对楚庄王整日沉迷酒色,大臣伍举、苏从实在是不能沉默了,那就爆发吧!

伍举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驾,身披五彩,样子极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楚庄王和爱臣

一鸣惊人

以前的楚庄王有多荒唐,如今就有多圣明!他亲贤人,撤小人;制兵器,操兵马;体百姓,安民心。试问,这样的国君如何不能够带领国家一鸣惊人、逆袭问鼎呢?

楚庄王首先收服南方许多部落,这些部落大多都是受到晋国怂恿而脱离楚国的;其次打败宋国;最后打败戎族,直到周都洛邑附近才停止。楚国的大翅初露锋芒,崛起指日可待。

一飞冲天

问鼎中原(志向)

此时周天子早已名存实亡,很多诸侯都不惧怕他,楚庄王也不例外。楚庄王在洛邑郊外举行阅兵,周天子只好派大臣王孙满去慰劳他。他俩谈论天下大事,九鼎孰轻孰重?

王孙满说:“国家的强大,主要靠德行服人,不必去打听鼎的轻重。”

楚庄王也知道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其地位是不可能动摇的,只好作罢。

楚庄王·剧照

饮马黄河(实现)

在那以后,楚庄王打理国家得到隐士孙叔敖的帮助,日复一日,国力就更加强盛了。孙叔敖的能力十分出众,名声十分高洁,正是因为楚庄王的任人唯贤,他才心甘情愿为其效力。

楚晋必有一战,如今时机已成熟。公元前年,楚庄王打郑,晋国救之,他们于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晋国不敌惨败,一半人马停留在了历史当中,另一半人马逃到黄河边上。自此之后,楚庄王真的饮马黄河、逆袭问鼎了。

楚庄王出征雕像

结语

当晋国大逃亡时,楚庄王并没有赶尽杀绝,他说能够报仇雪恨足矣,何必杀那么多人呢?

一环扣一环,能够成为春秋五霸最后一霸,这其中皆是楚庄王的智慧所在。他以名不见经传麻痹对手,然后准备展翅、一鸣惊人,最后展现问鼎中原的志向,通过饮马黄河证明自己,大智若愚的他值得尊敬!

我是真假历史回声,千百年来,白云悠悠,滚滚历史,故事何其多,所幸能够遇见你们,感谢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