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战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楚地受封于周成王时,活动于汉水和长江中游之间,居于群蛮之中,一直排除在华夏之外,进入春秋时期不久,楚国国君即自称为王,后被周惠王授为南方夷越之长,是春秋时期诸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
楚穆王十二年(前年),穆王去世,庄王熊旅即位,庄王即位时年龄不到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 公子燮 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 楚庄王三年(前年),楚国发生大饥荒, 一直臣服于楚国的 庸国 也发动各 蛮族 部落造反,而前不久才被楚国征服的 麇国 人也带领各夷族部落在选地集结,准备进攻 郢都 。 天灾人祸逼得楚国几陷崩溃。而少不经事的楚庄王,却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之中,整日田猎饮酒,不理政务,朝中之事交由成嘉、 斗般 、 斗椒 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但是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楚庄王终于同意伍举、苏从等人的建议,决定此后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楚庄王开启霸业自此始。
楚庄王经平定内乱与灭庸后,统治已趋稳定,遂萌北上图霸之志。其时,中原国家仍以晋实力最强,它西抑秦东制齐,秦、齐虽渐上升或恢复,仍非晋之强劲对手。楚庄王便连秦合齐,来压制晋国。
楚庄王八年(前年)春,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 勤王 ”名义攻打陆浑之戎,至于 洛水 ,直抵 周天子 都城 洛邑 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 问 九鼎 之大小、轻重。这时周王朝是彻底在诸侯国中丧失了威严。
晋楚两国爆发多次战争,多数是各有输赢。在楚庄王十七年(前年)开春,经过一个冬季的休整,楚庄王趁势而起,以令尹 孙叔敖 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将右军。楚庄王亲统楚国三军精锐部队悉数北伐郑国。晋国派兵救援,两军于 邲地(今河南郑州西北)交战, 楚国大败晋军。
邲之战 后,楚庄王饮马黄河,进逼中原国家,迫使郑、许归附,继而灭萧(宋的与国),又攻宋并使其与楚媾和。这样,中原主要小诸侯国皆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
可惜英雄命薄, 楚庄王二十三年(前年),楚庄王突然病重,他已经预感到自己不久人世,招重臣至病榻之前,立年仅十来岁的太子审为楚君,是为 楚共王 。公子婴齐摄军事,主内外,掌握了楚国的军政大权。 楚庄王尸骨未寒,贵族间的新仇旧恨迅速暴露,楚国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中。
楚庄王死后几十年间,楚国国力直线下滑,很快被晋国反超。 至 楚昭王,几为吴国所灭,楚国永恒的退出了争霸行列。楚国的霸业渐行渐远,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