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春秋 >> 春秋简介 >> 山海经九尾狐

山海经九尾狐

《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又云:“其有四足,其叫声如婴儿,有时也能吃人,而吃了九尾狐的肉,也可以不逢妖邪之气。”西晋著名文学家郭璞在注释中说:“太平则出而为瑞。”

祥瑞的内涵有二:

一是为王称帝,国家昌盛之兆。《吴越春秋》载:大禹年三十而未娶,因在涂山看到九尾白狐,以为为王之吉兆,乃娶涂山女。故有涂山之歌唱道:“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

二是婚姻爱情之兆。大禹遇涂山氏之女事例中的九尾白狐,显然同时具有婚姻吉兆的意义。《诗经·有狐》更是以孤独、抑郁、流浪之狐,作为婚姻与爱情失其时之人类,加以吟咏歌唱。故汉代班固《白虎通义》以狐为兆示“子孙繁息”之德兽。从而为后世以狐之性能比喻人类性爱魅力,埋下伏笔。

其负面的也有二:

一是《东山经》曰:“凫丽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日蛰侄,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郭璞注:即九尾狐)。大量的食人记载彰显了九尾狐作为祥瑞同时又有着另一面的凶恶。

二是在经历千年流变后的九尾狐不仅食人的形象越发突出,更多了魅惑的狐妓形象,不仅如此在元代时更成了奸诈的代名词。六朝时李逻注《千字文》“周伐殷汤”,已谓妲己为九尾狐,明人小说《封神榜》则更发挥其说,因而乃成为妖媚工谗的女子主称谓。

九尾狐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动物形象,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总是和神秘文化联系在一起。在众多的兽类形象中,九尾狐形象的特征是鲜明的,社会覆面也极为广阔,一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和其他文学意象几样,九尾狐意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有自己的生活原型,有在原型基础上的分化演变。

妲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美人,不仅因为她是纣王的宠妃,而且在《封神演义》中,妲己更因“魂魄已被狐狸吸去,死之久矣;(九尾狐)乃借体成形,迷惑纣王,断送他锦绣江山”,成为普罗大众追捧的对象,真正走入民间。武王伐纣因年代久远,很多细节已经无法考证,但《封神演义》中借助神魔想象,把焦点聚集到了妲己身上,更准确的说是借妲己秀美皮囊的九尾狐身上。九尾狐妲己入宫后,纣王就被深深吸引,不仅从此后宫没有女人再得宠,就连朝政都不再理会,虽然有很多异人和大臣劝谏纣王,但九尾狐妲己仗着纣王宠幸,一一化解危局,还把姜皇后比干以及很多无辜的人害死。

在中国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狐狸不比龙凤麒麟,是很难保住它的神圣地位的。尽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经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经,不免胡作非为,就像没成正果之前的孙猴子一样。不过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最厉害的天狐--九尾天狐却仍保持着正派风范。可惜九尾狐的光荣史终究是要结束的,只不过因为它神通最大比别的狐结束得晚一些,也正因为它神通最大,当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一起读故事,学历史,品人生,明道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