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秋时代,居然能够出现弭兵现象,无疑是历史的异数。
所谓弭兵,是指由宋国出面主持、晋楚两国主导的和平谈判,精髓就是两个超级大国捐弃前嫌,不仅不再相互开战,也不欺负对方的附属国。两个超级大国如此讲究,整个世界自然和平可期。
这样的活动三十年间举行了两次,分别是公元前年的“华元弭兵”和公元前年的“向戌弭兵”,尤其是后一次获得了比较严格的遵守和执行,造就了中原地区超过四十年的总体和平局面。
这样的盛举,其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战争从来都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手段和最终手段,即使是无奈的和平,双方也从来没有坐下来,正式谈判约定。
即使放眼全球史,也只有到近现代,才有类似和平之举。(最早的大概是年的维也纳会议。)如果参考二战之后的以美苏为代表的“冷战”历史进程和表现,您估计会愈加发觉春秋弭兵的可贵。
因此,到底为什么会出现弭兵之会,真正的原因值得探讨。
过往的观点不外乎三个层面。一是以郑宋为代表的广大中小国家,百余年来一直被动卷入大国争霸的漩涡,“国人”厌战情绪高涨,渴望国际和平的“民意”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二是楚国陷入晋国“联吴制楚”的战略被动,在与晋国的对抗中全面落入下风,已无力再北上“入侵”中原;三最重要,那就是晋国也受制于国内的内讧等各种因素,再加上它注定灭不掉楚国,因此明智选择和为贵。
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总以为,即使如此,弭兵的出现并能够成功,本应只是历史的偶然,它并不必然出现。
比如郑宋等中小国家。晋楚争霸有个规律,郑国挨打是前戏,晋楚决战是高潮,而宋国归属则是验证。无论谁想争霸,郑国肯定先挨打,而宋国最后屈服于谁,就证明谁是霸主,这种规律屡试不爽。又比如鲁国,只要齐国一动争霸的念头,它就肯定先挨打,谁让它就杵在齐国家门口呢?因此,郑宋鲁等国都是棋子和战场,他们就算再渴望和平,决定权也不在他们手里,注定要看晋楚齐等大国的脸色。
那晋楚两国就是真心诚意地渴望和平么?显然也不是。第一次弭兵之会,我在《麻隧之战:晋国的外交陷阱和秦楚的战略颟顸》中已经明确指出,与楚国的结盟只是晋国拆散楚秦联盟的战略手段罢了,其后晋国固然不当回事,而楚国也迅速违背盟约,双方随之发起鄢陵决战,此时距离第一次弭兵不过四年时间。
而二次弭兵,楚国的目的其实和当初的晋国一样,它绝不是追求和平,而是希冀稳固北面中原防线,从而集中全力对抗身后的吴国。吴国也不是不想参与此次弭兵,但晋国太明白楚国的心思,所以“谢绝”吴国出场,否则二次弭兵肯定黄。
最“奇怪”的是晋国。可以说,齐桓公逝世以后,晋国基本上就一直是中原诸侯的霸主国,晋楚虽然你来我往打的频繁而热闹,但实际上楚国的胜率不超过20%(双方大概有11场大战,楚国只在楚庄王时期赢了2场,其余全败),一直是处于下风的。
尤其是晋景公以来,晋国连续击败齐国、秦国和楚国等三个头号强敌,威震天下;晋悼公“复霸”时期,晋国发动“三驾疲楚”以及湛阪之战等战役,联合吴国将楚国全面削弱,使其不仅无力北上,甚至都要自身难保。
因此,应该说,二次弭兵时的国际局势,已不再是晋楚两强争霸,而是“一超三强”,其中一超无疑是晋国。
就算晋国真的吃不掉楚国,但如此大好局面和趋势下,晋国就算不“趁他病要他命”,也可以等待时机,随时出手。但晋国偏偏没有这么做,反而主动选择弭兵,如果您是晋国的决策者,您会做出这种战略选择么?
既然晋国的做法并不符合常理,那弭兵又怎么会是必然出现的呢?
最重要的是,晋国作为超级大国,只要它不愿意弭兵,弭兵就注定不会成功。
换言之,弭兵之所以能够成功,恰恰是因为,晋国出现了一个真正“反常”的决策者。
而这个人,名叫赵武,经过上面的分析,估计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他才应是春秋弭兵偶然出现的实际原因。
这个赵武,便是大大有名的“赵氏孤儿”,只是和流传甚广的戏曲文艺等有所区别,他的人生经历没有那么离奇和夸张,“复仇”更不是他人生的主要任务和追求。
赵武,是巨人赵盾的孙子,赵朔的儿子。他幼年时的确遭逢“下宫之难”,赵氏家族几乎被晋景公屠戮殆尽。作为“独苗”,年幼的赵武一直韬光养晦,其后在自身努力和赵氏故旧的帮助下,渐渐又回到了晋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公元前年,士匄逝世,赵武接过执政大臣和元帅的正卿职位,成为晋国真正的决策者。
表面看起来,赵武人如其名,似乎也是一个爱好动武的人。当上正卿之后,他的第一个重要表现,便是提议晋国向齐国用武。
当时齐国发生内乱,大夫崔杼干掉了齐灵公,迎立了齐景公。更重要的是,此时距离公元前年的栾盈之乱不过两年,而栾盈之乱,正是齐国怂恿扶持的,而齐国也在同年的萦庭之战中杀死了大量晋军士兵。值此齐国动荡之际,赵武自然力主攻打齐国。
虽然不排除有新官立威的意思,也有报仇的心理,但这些都并非赵武的真实目的,因为在齐国认怂求和后,赵武很快就同意并接受了。他之所以打齐国,其实只是要折服齐国,打消齐国再次挑战晋国霸主地位的不良企图。
也就是在这次和齐国结盟的“重丘之盟”上,赵武向世人宣告了他真正的施政纲领和政治追求,原文如下:
“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齐崔、庆新得政,将求善于诸侯。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礼,道之以文辞,以靖诸侯,兵可以弭。”
翻译翻译:齐国不会再闹事,楚国令尹这个人我也比较了解,大家若能都以礼而行,弭兵就可以实行,天下就会安定。
意思很清楚,这个名叫赵武的人,骨子里却一点都不“武”,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和平主义者!
相比先轸、赵盾、郤克、荀偃等晋国历代“正卿”,赵武可能“武功”大有不如,然而不得不说,正是这位对“武功”兴趣不大、甚至有些反感的晋国正卿,才最终造就了“春秋弭兵”的盛举!
正是因为获知了赵武的真正追求,宋国的大夫向戌才被推荐给了赵武。
向戌是华元弭兵事业的继承者,出于宋国的利益以及个人扬名的追求,他开始积极为此事四下奔走。短短一二年间,他的足迹遍及晋楚齐秦四个大国和沿途一众小国,虽然中间困难众多、矛盾重重,但总算基本说服了各个主要国家。
终于,在公元前年夏天,以晋楚为代表的14个国家齐聚宋国的西门,再一次上演了33年前的“西门之盟”和弭兵之会。
这一次活动其实全程暗流涌动,尤其是楚国心怀鬼胎,甚至没少故意添乱。然而为了达成弭兵的最终目的,赵武智勇兼备,通权达变,粉碎了不少楚国的无理要求。
尤其是在会盟最后的“歃血”流程,楚国突然提出要先歃血,因为谁先歃血就代表谁是盟主,赵武为了顾全大局,展现出了礼让之风,最终同意了楚国的要求,不和楚国争这个风头,赢得了当时乃至后世的普遍赞誉。
因此可以说,赵武追求国际和平的“初心”是二次弭兵的源头,而赵武会盟阶段的努力和礼让,也让弭兵成为真正的现实。向戌固然因此而流芳千古,但赵武的作用才是真正的核心主导。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赵武的个人性格和独特追求?
按说,“赵氏孤儿”的幼年悲惨命运,更大的可能是造就一个仇恨全世界的复仇者,这样的人若是权力在手,无疑是世人的灾难。
然而一路走来,我们没有看到赵武真正报复过谁。
对于头号仇人、晋国国君,他和他的祖父赵盾截然不同,他不仅不念旧恶,反而一直致力于晋国国君的权力集中和尊严维护,尤其是晋悼公,应该是赵武一生最尊崇和信赖的人,可惜晋悼公英年早逝。
即使是曾对赵氏落井下石的栾氏家族,我们也没有看到赵武在关键时刻的报仇表现。
相比个人和家族仇恨的“遗忘”,赵武对于世界的包容和怜悯更令人仰止。他甫一执政,便“令薄诸侯之币而重其礼”,减轻各国向晋国的进贡。弭兵之举不用说,更是造福世界的和平盛举。
而之后的数年间,赵武创立了“客大夫”制度,不仅“楚才晋用”,全世界的人才他都欢迎并重用,一时间海纳百川,晋国成为了当时举世公认的“灯塔国”和很多外国士大夫的“第二故乡”。
可惜,天不假年,这位春秋历史上和平至上的伟大政治家并没得享高寿,公元前年,也就是仅仅执政七年之后,赵武便离开了人世。
据说在最后几年,赵武经常觉得身心俱疲,大有朝不保夕之感,这大概和他幼年的惨痛经历有关吧,而应该就是因此,赵武相比一般的公卿大夫,更能了解民间的疾苦和世人的苦难,也造就了他博大包容、热爱和平、野心消弭的非凡性格。
※幻宇小说《太古灭世记》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敬请收藏阅读。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