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克庸读《吕》札记15下——)
读《吕氏春秋先己》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原文: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大意:夏启与有扈氏在甘泽交战而未能取胜,六卿请求与有扈氏再战。夏启说:“不可。我的土地并不狭小,人口也不稀少,与有扈氏交战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我的恩德少而教化也未能作好啊!”于是夏启居处不重席,吃饭不二味,不张设琴瑟,不整理修练钟鼓,少年男女不修饰打扮,亲近族人敬爱长辈,推重贤着任用能者。一年后,有扈氏归服。所以说意欲胜人者,必先战胜自己,意欲评论别人者,必先评论自己,意欲了解别人者,必先了解自己)。
◎周注:
夏后伯启:即大禹之子启。因启为夏朝君主,故称“夏后”(“后”、“司”二字的甲骨文形体为镜像关系,字义同为“发号施令者”)、“夏伯”(伯,《说文》:“长也”)。南宋时已有本子将“夏后伯”误作“夏后相”,盖因“伯”字古时多作“柏”,后人疑其为“相”,遂妄改致讹。
有扈:古国名。据传夏后启立,有扈不服,因有甘泽之战。
六卿:分掌国政的官员。
复之:与有扈氏再战(复,重复;之。代词,代“与有扈战”)。
不浅:不狭小(浅,狭小,不宽广。《文馆词林》引曹摅诗《赠王弘远》句云:“穷巷湫隘,环堵浅局”)。
处不重席,食不贰味:居处不重叠其坐席,吃饭不上两种菜品。
不张:不张设。
不修:不整理、修练。
子女不饬:年轻的男女不修饰打扮。子女,泛指年轻男女;不饬,不修饰打扮,“饬”通“饰”。
期年:一周年(“期”,一周。如“期年”、“期月”)。
◎孔子见鲁哀公
原文: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于已身者乎”(大意:孔子谒见鲁哀公,哀公道:“有人对我说:‘治理国家者,治理于朝堂之上罢了。’我觉得这是迂阔之言。”孔子说:“这并非迂阔之言。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在自身有所得者也会有所得于他人,在自身有所失者也会有所失于他人。不出门而使天下大治,大概只有懂得反过来在自身修养上下功夫者才能办到吧”)!
◎周注:
语……曰:对……说。
迂言:迂阔之言(迂,曲折、迂远)。
其惟知反于已身者乎:大概只有懂得反过来在自身下功夫的人才能办到吧。其,表示推测、意志、劝勉等语气。如“其陈桓公之谓乎”的“其”表示推测;“吾其还也”的“其”表示意志;“君其勉之”的“其”表示劝勉。本句中的“其”表示推断。惟知……者,只有懂得……的人。反于己身,反过来在自身下功夫。
周按:
“反于己身”,本自儒家的“反求诸己”理念(“反求诸己”是说,凡事不成不要纠缠于外部原因,而应反过来在自身找原因。诸,“之于”二字的急读合音,义同“之于”,“求诸己”即,寻求原因于自己)。《礼记》:“发而不中,则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离娄上》:“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些出自儒家经典的话讲得都是这个道理:成事的主因,只有“反于己身”才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