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庸读吕札记3读吕氏春秋孟春纪

北京什么医院皮肤科好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72176/

(克庸读《吕》札记3——)

读《吕氏春秋孟春纪》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服

原文:衣青衣,服青玉(大意:穿青色的衣,佩青色的玉)。

周按:服,训作动词“佩”。如李斯《谏逐客书》“服太阿之剑”的“服”,即用此义。“服”字的本义,应当是屈服(其甲骨文字形,右边为一只手压在一跪地人形的头上,左边是其声符“凡”。因凡、舟二形相近,金文遂将声符“凡”讹作“舟”,隶书又将声符讹作“月”,字遂定形为“服”),从“屈服”这个本义无由引申出“佩”义,那“服”的“佩”义,又是由何而来的呢?

形训、义训都讲不通,那就只剩下声训一途了。

我们讲过,上古时期,汉语本无轻唇音(“f-”这个声母是后来才分化出来的),今以“f-”为声母的音节,当时一律以“b-”“p-”为声母。因此“服”的上古音为“並母职部”,与上古音为“並母之部”的“佩”音近(二者並母双声、职之对转),故“服”可用来充任“佩”的假借字。

由此,又联想到了“思服”一词。

《诗经·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毛传:“服,思之也。”一直以来,人们依据毛传,把“服”解释为“思之”。但“思服”二字中已经有个“思”字了,“服”如果也训“思”,那岂不是叠床架屋了?于是人们又把“思服”的“思”字,解释为“无实义”的助词,这样就不会与“服”字的“思之”义犯重了。但由“服”的本义似乎也引申不出“思之”的意思,所以“服”字的“思之”这个字义由何而来,恐怕还得通过音训来找答案。

求之音训,“服”字实乃“□[左‘忄’、右‘備去掉亻’]”字之假借。据《说文》,这个带竖心的字为“憊/惫”的本字。而“憊/惫”训困病、疲极(《广韵》:憊,“羸困也”;《通俗文》:“疲极曰‘憊’”)。字从“心/忄”,暗示了这个“疲”不仅在身,不仅表现在满面菜色一脸病容,而且更疲于心,更在于那令人夜不能寐的无尽思念。

看来,音训可真是个好东西。倘若只重形训而忽视音训,那么许多训诂难题就难以解开了。

◎祈谷

原文: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大意:这个月,天子在元日向天帝祈谷)。

周按:祈谷,古代乞求谷物丰收的祭礼。由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田间表演似地作出扶犁鞭牛等耕地动作,以祈求上苍保佑五谷丰登。

“祈谷”,又称“祈年”(秦有“祈年宫”),明有“祈谷坛”,清朝雍正时改称“祈年殿”。“祈谷”的意思是乞求谷物丰收,“祈年”的意思同样是乞求谷物成熟(“年”训谷物成熟。《说文》:年,“谷熟也”。《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又,《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故“祈谷”、“祈年”皆为乞求谷物有个好年景的意思。

◎牺牲无用牝……

原文: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无用牝,禁止伐木,无覆巢,无杀孩虫胎夭飞鸟,无麛无卵(大意:令祭祀山、林、川、泽祭品不可用母的,不得伐木,不得倾覆禽兽巢穴,不得杀初生的幼虫、胎中及刚生的小动物和空中的飞鸟,不得杀幼兽,不得取鸟卵)。

周注:命,下令(《玉篇》:命,“教令也”)。

牺牲:祭祀时作为祭品所用的牲畜。

牝,母,雌(《说文》:牝,“畜母也。”引申指各种雌性鸟兽)。

孩虫:初生之虫。

胎夭:尚在胎中的和刚出生的动物。

无麛(mí)无卵:不要(“无”通“毋”)杀兽子,不要取鸟卵。《礼记·曲礼下》“士不取麛卵”,孔颖达疏云:“‘麛’乃是鹿子之称,而凡兽子也得通名也;卵,鸟卵也。”

周按:这段话表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早就萌生出了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朴素意识。山林川泽,民生所系,固然要舍得去祭祀,但又决不可以此为口实,破坏了生态平衡。所以一入春,主事者就要下令告诫人们,牺牲不得使用母畜,春天万木刚开始成长,故不得伐木,也不得倾覆禽兽巢穴,要给万物生息的空间,幼虫、幼兽需要保护,天上的飞鸟正为幼鸟打食,故不可猎杀。总之,不能杀幼兽,不能取鸟卵。

细思之,华夏文化所肯定的“凡事熟虑其后”(与“杀鸡取卵”的一刀子买卖截然相反)和“延后享受”(与“超前享受”的及时行乐截然相反)的处事特点,与华夏先民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存方式是分不开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94.html